杨艳。 受访者供图
杨艳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受访者供图
罗湖医院集团。
人物档案
驰援武汉雷神山抗疫的“罗湖女战士”
姓名:杨艳
职业:罗湖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护理组长、感控护士
杨艳拥有12年重症患者护理经验。今年2月17日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支援,最终作为罗湖医院集团唯一入选深圳市首批中医救援队的成员出征,前往雷神山医院接管感染三科六病区,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3月28日,在杨艳与其他72位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中医队负责的病区病人清零,零死亡病例,没有一例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
地标名片
2015年8月20日,罗湖医院集团挂牌成立,直面“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纪难题,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少负担”的罗湖医改,正式拉开帷幕。作为罗湖医改医联体建设的重要一步,罗湖医院集团整合罗湖区公立医疗机构的检测部门,成立了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这是一所集医、教、研、用于一身的大型、综合型、现代化、研究型医学实验室。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该实验室发挥了巨大作用。
地标情结
很荣幸能参与重症医学科的筹建开科全过程
在罗湖医院集团工作多年,杨艳为医院资源在科学的综合运用下,得到了最大化的整合与利用,并竭诚地服务于周边社区群众,深有荣誉感。她也得到很多成长的机会,参与了罗湖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筹建开科全过程,“我们见证了重症医学科的成长,重症医学科也成就了我们的成长”,这让她很有归属感。
读诗感悟
当初的画面在抑扬顿挫中涌现脑海
“读诗的过程中,那段齐心抗疫、合力支援的难忘时光涌现脑海,历历在目。”杨艳表示能够参加本次地标读诗活动深感荣幸,“谢谢给予我们这个职业的赞美和满满感动”。在她眼中,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有人都倾尽全力,而自己作为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新发型很帅吧,我要去打‘怪兽’啦!等我回来。”2020年2月17日下午,杨艳主动请缨,如愿坐上了大巴,前往距离深圳1038公里的雷神山医院,她发了这条朋友圈并配上剪短头发的照片。虽然语气中带着些调皮逗趣,但杨艳内心无比坚定与沉着,坚定来自于作为医护工作者的过硬业务能力与高尚的职业操守,沉着则是源于其背后罗湖医院集团全体成员,乃至全罗湖区的支持与力量。
争取
“单身、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深圳、不怕吃苦!”
“论资排辈也应该派我去市三院支援的。”疫情暴发后,深圳市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患者集中收治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杨艳报名选派去支援却落选了,她有点不甘心地找护士长“理论”。但也很快收拾好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本院发热门诊的工作中。
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月14日下午4点多,杨艳收到自愿报名前往湖北武汉支援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晚上8点多时,她得知几乎全院的护士都报名了,更有同事报名后向护士长强烈争取。回忆当时的情景,杨艳眼眶微微泛红:“平时聊到疫情大家都很紧张和害怕,但到了要挺身而出的时候,所有人都义无反顾。”
落选过一次的杨艳也不甘“落后”,给护士长发去能够胜任的信息:“科室放眼看过去就属我最适合去支援湖北了,ICU专科出身,考取了主管护师,目前单身,不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在深圳。1月份体检身体各项指标正常,院感意识强,最近支援发热门诊,防护服穿脱培训到位。从小能吃苦,不怕!”言简意赅,语气坚定。
“杨艳,现在有一个名额可以去援鄂,明天下午出发,但还不确定具体去哪里,也不确定当地情况怎么样,你要去吗?”“要去!”2月16日早上,接到电话那一刻,还在睡梦中的杨艳瞬间清醒了。紧接着,上交个人信息、购买生活物资、参加培训、剪掉长发……杨艳始终保持着淡定,完成了一系列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当天晚上,确定杨艳出征雷神山医院。
2月17日下午,因为怕父母担心,杨艳不敢让父母来送行,只叫了同是护士的好友。道别时,杨艳打开一张写着“悬壶出征披素甲,不破新冠誓不还”口号的字条给好友看,这个画面被记者抓拍到,也成了今后她开启这段回忆的“按钮”。
出征
坚强的后盾、康复的病人是坚守一线的动力
“我们重症医护人员冲到第一线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激情满满地去,也平平安安地回来。”带着护士长的叮嘱,杨艳与其他24名深圳中医药医护人员组成“深圳市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会同广东省中医医疗队60名医护人员启程北上,联合上海、吉林医护人员共同组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接管四个病区。
考虑到疫情发生地的防护级别更高,在出发前,罗湖医院集团不仅对杨艳开展了紧急培训,还调配了一批隔离衣给她带上,确保物资充足。背后有这样一个专业又强有力的后盾,越靠近雷神山医院,杨艳内心越发平静安定,“感觉身后就是一整个罗湖的力量,很有安全感”。
杨艳所在的感染三科六病区由省中医院和深圳中医院系统的72位医护人员组成,接管时还是空荡荡的,“时间紧、任务急,没有人比我们更清楚该怎么布置了”。为了能够尽快收治病人,抵达病区后,他们分工合作,争分夺秒地布置病区,小到病床床头的温馨提示要设计、打印、剪裁、粘贴,大到前前后后几十次地搬运医疗设备并安装……
2月20日下午,杨艳所在的亚重症科开放收治第一批病人。“不到两小时,科里的病患收满了。”因病区的特殊性,收治的患者均不能由家属陪同,杨艳在做好救治护理工作的同时, “我们也会给患者喂饭、翻身,跟他们加油打气,提供各方面的关怀”,像家人一样。
只身在雷神山的杨艳也同样不断收到来自深圳的关怀,“28号上午下班准备坐车回酒店休息,突然接到了区委书记打来的电话,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他提,这让我很感动,也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让杨艳始终冲劲十足,“而且领导们都去探望了我的父母,这也让我很安心”。更让她动力满满的是,患者的病情一天天慢慢好转了。
杨艳说起一个七八十岁的阿公的例子,“他刚住院时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也十分消极,无论做什么都不配合。但后来在我们耐心照料和劝导下,经过两周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也能自理了。热泪盈眶地感谢我们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还花了一个半小时用手机打了很长的一段感谢信。那一刻,我觉得吃什么苦都值得。”她眉飞色舞的,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
凯旋
坚守一线42天,“我只是做好了本该做好的事情”
3月1日,第一批病人出院,这给杨艳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3月23日,感染三科六病区实现重症清零;3月28日,实现中医队负责的病区病人清零,零死亡病例,没有一例轻症向重症转化病例。所有的付出终究都会有收获,在杨艳与其他72位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支援任务在42天后结束了。杨艳挥手告别病区,说了一句“希望再也不见”。
尽管媒体赋予她“最美逆行者”的称号,但在杨艳看来,从罗湖中医院去到雷神山医院,只是“换个地方做好本职工作”而已,“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回来后杨艳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8月14日,一名在水贝IBC盒马鲜生超市工作的员工在汕尾陆丰市确诊为新冠肺炎,那时杨艳恰好还在外地学习。
“应检尽检!”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罗湖区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织1000多名医护人员、3300名干部职工下沉社区一线,先后设置92个采样点进行集中采样……当天起,罗湖医院集团员工的朋友圈就很一致了:核酸采样的各种现场,背景是骄阳、暴雨、白天和深夜,身穿防护服,看不出谁是谁。杨艳学习回来马上投入到人力资源调控工作中,“之前争先支援的一幕又发生了,妇产科主任、肿瘤科主任和社康护士全科医生等全员参与,争分夺秒”。
作为疫情防控期间深圳核酸检测的重要力量,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实验室实行在社区筛查中综合运用“五合一”的“混检”方式,对重点人群“单人单管”,使得检测量提升5倍。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3班倒”工作模式,保证样本检测工作24小时不间断。
据了解,截至8月18日17时,罗湖区累计采样300054份,除此前已通报的两例无症状感染者外,均为阴性。其中,8月14日至17日4天累计采集样本数272014份,8月16日单日采样量达到121748份。
“这真的体现了‘深圳速度’与‘深圳质量’。”今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罗湖医院集团的一员,杨艳十分感慨:“经历了这些,我深刻认识到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群人的力量。这是深圳用自身发展教会我们的东西,希望深圳越来越好。” 文:谢粤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