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基层干部周燕贵为社区安置房建设支招:

一层精装房改两层毛坯房 帮村民增收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0月15日        版次:HA03    作者:蔡雯

  大亚湾区安监局组织专家在石化区开展检查工作。 图来自大亚湾区安监局

  周燕贵

  只要是群众需要的,没有他办不到的;作为党员干部,他敢于吃亏,勇于吃亏;他就是坜下社区党支部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周燕贵。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周燕贵自2006年上任以来,默默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贞誓言。近年来,周燕贵先后获“惠州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优秀工作者、“惠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大亚湾区“最美河长”等称号。

  推动政府出资建设“两层毛坯房”

  

  坜下社区原是大亚湾区霞涌街道一个村,2007年5月搬迁至西区街道移民村后由村改为社区,如今常住人口有3000多人。如何让村民在获得拆迁款后仍保持向上奋进的动力,是周燕贵一直思考的问题。

  2006年下半年,社区安置房的规划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周燕贵多次向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希望可以将最初的一层的精装房改为两层的毛坯房。他说,“多余的房间可以为村民在往后的日子里带来持续收益,而未经装修的毛坯房可以促进村民继续踏实工作。”

  另一方面,村民对周燕贵的支持也是推动实现政府出资建设“两层毛坯房”落地的主要原因。“最早我们也不理解周书记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做这件事情,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的长远考虑。”一村民感慨说。

  据介绍,这一番改动虽然需要村民自行对毛坯房进行装修,但同时也为他们日后利用空余房屋进行出租创收奠定良好的基础。2007年5月,坜下社区的居民正式搬入社区居住。得益于社区区管理完善,该社区房源租金普遍高于周边区域约两百元,极大拉动了居民收入的增长,解决了居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开办爱心食堂 定点放置垃圾桶

  

  2007年5月,从原霞涌村分离的坜下社区居民迁至西区街道上杨村区域,当时,不少村民仍保留着村中的生活习惯。为了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周燕贵不仅坚持每日到一线打扫卫生,还挨家挨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们逐渐意识到周燕贵不是一时兴起,为了避免第二日见到周燕贵还在自家大门前扫地,他们便捡起自己手中的扫把,做好自家区域前的卫生工作。

  “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就没有他办不到的。”提到对周燕贵的看法,村民何远忠说,除了亲力亲为,周燕贵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的事例也令他印象深刻。

  2008年,为解决社区老幼群体的饮食问题,周燕贵开创性地实施爱心食堂,为不便做饭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该社区爱心食堂的做法得到大亚湾区的一致认可并被全区推广,该项便民服务也开始由区有关部门统一执行。与此同时,坜下社区统一在定点放置垃圾桶,居民迄今也仍保留着垃圾不过夜,家门无异味的卫生习惯。2015年,坜下社区被评为惠州市文明社区示范点先进典型。

  

  润物无声 一对一指导年轻党员

  

  “年轻人要多到居民家中拉家常。作为党员干部,你们要敢于吃亏,勇于吃亏”……在社区党员会议上,周燕贵苦口婆心地向年轻党员干部介绍他工作的办事方法。他说,走进居民生活中,以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打动他们,要敢于跳出固有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以创新方式做好社区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周燕贵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他所说过的话——接地气、讲奉献、敢创新。“今天中午吃的什么菜啊?”“你感觉我们的社区文明建设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周燕贵凭借拉家常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做好文明城市入户宣传工作。

  对此,今年工作刚满一年的何日华表示自己收获很大,“我是拿着宣传手册逐条向居民灌输,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何日华感慨说,也正是因为周燕贵这种一对一的实战指导,才有了他如今的进步。

  “我们有工作经验,这是年轻人应该向我们学习的地方;年轻人有好的想法,这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我始终相信,这批年轻人是扛得起重任的一代人。”周燕贵说,疫情期间,社区年轻党员不分昼夜,持续冲在前线设卡量体温,为社区防疫工作作出极大的贡献。“他们有干劲、有体力、有担当,能够完成很多我们不能完成的任务。”周燕贵说。

  

  链接

  “保险+服务”筑牢企业安全屏障

  “现在保险范围不仅扩大了,还有安全生产专家进企业查找安全隐患,指导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日前,大亚湾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共保体邀请安全生产专家上门为投保企业做隐患排查和安全培训后,企业纷纷为其服务点赞。

  据介绍,自2020年8月起,大亚湾区便探索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共保体,统筹推进安责险投保企业事故预防工作。数据显示,仅今年8月,大亚湾区安责险共保体运营服务中心在对区内15家投保单位开展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中,共开展了19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服务,排查隐患88处,并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4家保险机构组建安责险共保体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简称为“安责险”,是指保险机构对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有关经济损失等予以赔偿,并且为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事故预防服务的商业保险。《大亚湾开发区关于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于2020年8月13日印发,正式启动安责险试点工作。

  安责险试点一年以来,该区已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1个由4家(人保、太平洋、大地、国寿财)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组成安责险共保体,并建设了大亚湾区安责险共保体运营服务中心,派驻保险公司、事故预防服务以及信息化平台机构,配置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共64名,开展集安责险理赔、事故预防、安全培训、保费补贴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目前,该区安责险为投保企业提供事故预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服务、安全风险辨识服务、评估和安全评价服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服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服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服务、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等。

  

  专家上门为投保企业排查隐患

  安责险事故预防机制能够真正落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关键因素。据悉,为建立集“保险+服务+科技+监管”为一体的“绿色”安全责任保险体系,打造具有该区特色的安责险监管平台,2020年7月,大亚湾区向全国征集30余名安全生产、信息化、保险服务专家参与并服务到安责险推进工作中。

  目前,在各方专家的指导下,大亚湾区已形成以“一个中心,两个支点”的建设模式,“一个中心”即以“大亚湾区安责险共保体运营服务中心”为枢纽,建立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投保企业、第三方事故预防机构、信息化平台机构的工作衔接制度,通过工作微信群,即时沟通和反馈困难、问题,形成“沟通、实施、跟踪、回访”的闭环工作模式。“两个支点”即以第三方事故预防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为支点,构建“互联网+安责险事故预防”模式,在开展事故预防的同时,对各项关键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录入信息化平台,通过数据的采集、专业的分析和信息化手段,得出企业的安全现状和风险等级评估,绘制出企业风险一张图,为各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消除一个隐患,就能降低一次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大亚湾石化区一化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专家上门排查隐患,提供安全生产培训,相当于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上了一道“保险锁”。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通讯员 王号昌 丁雪花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