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上热搜的杨丽萍
舞剧接连因“大尺度”引争议:本人无畏困扰,观众褒贬不一

1月29日,杨丽萍携大型舞剧《孔雀之冬》亮相天津大剧院。 新华社发
近日,遇见楚雄——中国绿孔雀之乡2023双柏绿孔雀文化季在双柏举行,作为“中国·双柏绿孔雀家园”的形象大使,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现身双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低调回应了此前关于2022版《孔雀》舞剧的争议。“它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美好的人类语言,它所阐述的是生命的意义。”杨丽萍直言。
争议 两部作品皆因“大尺度”上热搜
今年6月,有网友晒出一组2022版舞剧《孔雀》的剧照,其中有一张内容为男舞者穿着一条肉色紧身打底裤,侧躺在女演员怀里,有网友称:“不仔细看还以为全身赤裸。”为此,许多网友的指责谩骂扑面而来,2022版舞剧《孔雀》话题几度冲上热搜,备受讨论。杨丽萍团队随后发布该舞蹈视频的片段,男舞者的身体上原本是有白纱覆盖的。但视频发布后,争议并未停止,不少网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旧版《孔雀》的剧照并表示:“还是老版的《孔雀》好,积极健康正能量”。
这不是杨丽萍团队近日首次引发争议。
近期,杨丽萍及其团队创作的舞剧《春之祭》,已经连续多次空降微博热搜,一向深居简出的杨丽萍本人也连续数次做出回应,足见此事究竟引起了多大的波澜。
事情起因是有观众晒出《春之祭》演出的照片,其中的“阴阳双修”的画面,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热议。观众晒出的演出照片显示,男舞者穿着丁字裤暴露半个屁股,女演员穿着薄纱与男演员采取亲密姿势。一些网友认为这样的表演太大胆,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和负面情绪,不适合在公共舞台上呈现。
随着事情的发酵以及参与讨论的网友越来越多,#杨丽萍新舞再被批尺度大#很快就冲上微博热搜。据悉,《春之祭》是杨丽萍对法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同名音乐作品的重新诠释,官方的演出手册中形容这部舞剧“用东方的轮回重新演绎生命的意义,贯穿了杨丽萍一如既往的形式感与杨氏舞台美学”。
回应“进入剧场的观众会和我们灵魂沟通”
三个多月的时间,两部作品都因为“尺度”问题几度冲上热搜、备受讨论。
对于《春之祭》的争议,杨丽萍表示网友晒出的照片其实是“阴阳双修”的画面,是以充满野性、自然之美的方式表述了人与自然、天地的关系。她认为不能把艺术与“色情”混为一谈。
记者询问杨丽萍,部分网友对2022版的舞剧《孔雀》有一些不理解,对此怎么看?杨丽萍表示,2012版和2022版的《孔雀》,其内核没有变,舞蹈段落也没有变,它们大多都经过历史的考验,以及10年的锤炼,比如雀之灵、雀之恋、孔雀公主,还有此次引发争议的孔雀之死,“它们都非常美好。”杨丽萍说。
杨丽萍透露,2022版《孔雀》巡演的票房非常好。“我们三次去北京,两次去上海。走进剧场的观众和我们一起互动,我觉得这是灵魂的沟通。”杨丽萍表示,如果观看舞剧,观众会理解主创的诠释和表达,“不单是对孔雀,其实就像对凤凰一样,它是一种理想,是一种美好的人类语言,它所阐述的是生命的意义。”杨丽萍说。
据悉,今年6月这部作品冲上热搜后,杨丽萍和团队就在网上公布了该舞蹈的现场演出片段,这段展现的是孔雀生离死别的场景,男舞者的身体上是有白纱覆盖的,网友公布的剧照很多都是瞬间截图并放大之后的效果,因为角度和灯光的影响,与舞台上的实际呈现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另外,考虑到这部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演出须知中特别标注了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的要求,所以不存在“少儿不宜”和让现场家长尴尬的问题。
巡演“00后”舞者接棒《孔雀》
“孔雀”是杨丽萍塑造的经典舞台形象,多年来,杨丽萍一直坚持讲“孔雀”的故事。“孔雀舞是我们民间的舞蹈,我从小就习舞,最终在上世纪80年代时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舞蹈,在2012年的时候,做成了舞剧,经过10年的时间重新整合,然后进行巡演。”杨丽萍说。
据悉,新版舞剧《孔雀》于2022年9月开始全国巡演,讲述了一个丰富深刻的故事。在2022版舞剧《孔雀》中,杨丽萍不仅特别演出冬之篇章,还把自己定位为“召集者”,把舞台交给新一代舞者,让更多的年轻舞者担任主演,在舞台上发掘自己的能量,这也是杨丽萍认为2022版不同于2012版舞剧的部分。
“2022版的主题是传承,因为我觉得艺术作品,不应该只是展现一个舞者,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人类对美、人性、肢体之美的全面阐述,好的舞蹈艺术能够让人发现美,更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本身。”杨丽萍说。今年6月28日,2022版《孔雀》在广州大剧院的舞台迎来它的百场演出。该剧连演7场,为羊城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据悉,从男女孔雀,到“乌鸦”“时间”“神灵”的饰演者,几乎都是“00后”的年轻舞者。“我从这个版本演员的身上看到了非常棒的精神和体力状态,无论是扮演“孔雀”还是“乌鸦”的演员,都与角色非常贴合。”杨丽萍给予了高度评价。
她也透露,在刚开始创排时,角色的演绎和服装的运用都曾给年轻演员带来不小的难度。饰演男女孔雀的王思龙和乔月禹一开始总被超大裙摆束缚动作,后来慢慢找到了驾驭的方法。
饰演“时间”的范景玥原本坐车都会晕。“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一开始我只能转6分钟,就吐了。”而现在,作为连演99场都没有换过卡司的角色,范景玥的“时间”每一场要旋转135分钟,已经转满了13365分钟,近223个小时。
“作为前辈,要把美传承给后辈,让他们在舞台上绽放魅力。”杨丽萍说。
声音“感受到用心,但没有扑面而来的震撼”
2022版《孔雀》的全剧精华片段是“孔雀垂死”。在这个片段中,男孔雀为了换取女孔雀的自由,把全身美丽的羽毛让给了乌鸦,用生命诠释了爱与奉献。这也是此前曾受到造型争议的片段。
“这支舞蹈其实很难跳。”杨丽萍解释,男孔雀几乎完全是以身体面对观众,每个动作都有特别的展示。“没有了衣服,没有了修饰,要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块肌肉、每一个线条去表现一只濒死的孔雀是很难的。”
对于近期因舞蹈造型尺度问题引发的网络争议,杨丽萍回应:“几十年过去,我经过悲欢离合、时代变迁、起起伏伏,在我生命的长河里,最重要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要有认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坚守这个想法。因为你的心是纯净的,你的行为是美好的。”杨丽萍表示,自己的艺术并不是纯个人的标准认知,而是来源于天地自然。“我们会坚持自己对美好的认知,不会因此而困扰纠结。”
2022版《孔雀》,走进剧场的观众怎么点评?大部分网友直言,是为了“杨丽萍孔雀舞”而来,观后也很震撼。也有网友表示,舞台能感觉到对于服装和设计的用心,但整体舞剧有种割裂感。
“前面还是很典型的民族舞剧,到后面居然编了段现代舞,和前面虽然故事内容连续,但是编舞风格天差地别。用的音乐也是听出来了明显的剪辑痕迹,而且音乐风格大相径庭,前面是三宝的大师作品,让人梦回云南,后面用的是钢琴曲,整体比较割裂。最后一段杨丽萍的演出还是很感动的,先不说跳得怎么样,年龄和阅历摆在那里,就无法不让人尊敬。
“也可能我的艺术欣赏能力不够,看完后没有扑面而来的震撼,也没有回味无穷的片段。看来还需要不断努力,去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我妈最后看完的评论是:演员谢幕比舞剧本身好看。”该网友评价。
整合:董晓妍 来源:央视新闻、南方+、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