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对话香港珠宝设计师、大湾区青创项目导师郑陈曼芝
香港设计与内地产能融合 成就番禺珠宝世界地位


郑陈曼芝:广州潮钻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设计师俱乐部主席,从事珠宝设计30多年,从香港移居广州6年多。

N视频更多精彩
【通港财知道TOP访谈之湾区设计师】
我们将在这里展示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时尚设计师,如何在大湾区产业融合创新中,通过他们的努力实践,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引领湾区产业升级,为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消费观念的升级,品质生活的升级,以及这些先行者们对未来大湾区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珠宝首饰产业是广州市番禺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番禺珠宝业以“来料加工”的形式率先与香港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进而逐步形成完善的珠宝生产加工一体化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番禺已成为中国金银珠宝首饰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番禺珠宝镶嵌量超过世界珠宝业“龙头老大”——意大利维琴察,是全球最重要的珠宝生产地之一,也是最完善最具规模的珠宝供应链集中地。近日,我们采访了6年前从香港移居广州番禺的珠宝设计师郑陈曼芝。
作为香港出道、现活跃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宝设计师,郑陈曼芝说,她现在更看重内地市场充满活力的商机、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她认为,香港珠宝设计师的国际视野及设计理念与内地的产能相融合,是“世界珠宝,番禺创作”的基础。她强调,国家对大湾区的政策支持,不仅仅对珠宝产业,而且对整个文化产业都有非常正面的影响,可以吸引更多香港有才华的设计师,并通过珠宝设计,把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珠宝设计的实力。
南都:是什么契机让你从香港回到广州来发展呢?
郑陈曼芝:应该说当时我有一种预感,我认为互联网的发生,是内地发展的一个契机,当我看到这是一个发展契机时,我把在香港的写字楼搬来广州。其实早在1999年,我们已经开始在番禺投资加工厂,所以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我与内地的同事配合已经非常的成熟。以番禺为加工基地,向外发展海外市场,向内开拓内地市场,可以说是无缝连接。
南都:在广州发展的6年时间里,哪些方面让你最有感触?
郑陈曼芝:在这6年里,我带来了更国际化更成熟的设计理念,因为香港作为国际时尚之都,在产品的设计上,更擅长运用国际标准。但另一方面,我发现内地的发展非常快,几乎是三个月一变,整个产业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从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到直播带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常常与我内地的同事,以及合作的厂商来分享大家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经验,也共同做大了珠宝业这块蛋糕。可以这么说,我不仅把香港珠宝设计师的先进工艺带到了番禺这块宝地,我也把真正的原创珠宝设计带到了内地。同时我培育了一批珠宝设计的新人,如今他们已经成长为一支成熟的设计师团体了。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世界珠宝,番禺创作”,是名副其实。
南都:在培养年轻的珠宝设计师方面,你有哪些做法呢?
郑陈曼芝:我有幸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设计师俱乐部主席,我希望建立一个更好的平台来支持年轻设计师的发展。我自己是一个珠宝设计师,我可以给年轻的设计师很多建议,教他们如何做一个品牌出来。我鼓励年青的珠宝设计师积极参加各种比赛,通过一系列有主题性的比赛,去展示他们的才华,让刚刚走出校门的设计师懂得珠宝的艺术设计和商业设计的区别,让他们懂得如何设计出让市场接受的作品。我们已启动2022壬寅年“Tiger”生肖珠宝设计大赛,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设计师,鼓励更多的学生来参加这一盛事。
南都:现在国家给了大湾区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你觉得这对珠宝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郑陈曼芝:我是一个香港人,我切身体会到国家对香港人的全力支持,国家对大湾区的政策支持,不仅仅对珠宝产业,而且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都有非常正面的影响。香港有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包括时装、珠宝、动漫、电竞等专业的学生都非常有才华,也非常想一展抱负。目前大湾区有很多政策可以辅助这些年轻人创业,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大湾区青创项目的导师,我希望更多的年轻的香港设计师们可以加入这个行业。
南都:在去年,你推出了你从业以来最得意的作品——炫彩·12生肖,这件佳作的制作过程及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郑陈曼芝:过去二十年,我的设计更倾向于商业设计。但回到广州之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着迷,很想在我的作品里面展示出中华民族儿女的刚强和美丽。以国宝级符号做二次元设计,是我设计生命中的第一次,战战兢兢中的喜悦不可言喻,超过十个月制作过程,带着50多人的团队反复修改,过程中每一个工序都是挑战。12生肖运用了冷珐琅工艺,我相信这种工艺以前是没人用过,我以新工艺来展示中国5000年的文化。如果珠宝设计师能够多在中华文化的宝藏中寻找灵感,就可以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珠宝的设计水平。
产业融合观察
发挥大湾区产业协同效应 向“世界珠宝,番禺创造”迈进
7月19日,在全国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商务部公布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名单: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榜上有名。
近年来,广州市消费贡献率逐年上升,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城市居民生存型消费占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已超生存型消费。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下一步,广州将着力实施“尚品”“提质”“强能”“美誉”四大工程。其中,“尚品”工程,即把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引领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国际名师、名节、名品、名牌。而广州番禺区的珠宝产业正是有此优良基因和发展潜力。
番禺是全世界范围内著名的珠宝产业集聚地,过去二十几年,香港以来料加工的形式逐渐将珠宝制造基地北移,其中在番禺加工生产的珠宝占香港珠宝出口总量约70%,因此,番港两地珠宝产业发展已经深度一体化。
番禺区珠宝产业涵盖了珠宝加工、首饰镶嵌、原创设计、市场营销、配套服务等诸多领域,呈现以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并进的多元化发展形势。目前,番禺区集聚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珠宝加工制造企业400多家。2021年1-5月番禺区珠宝首饰进出口大幅增长,1-5月珠宝首饰进出口159.6亿元,增长79.7%。多年来,番禺与比利时安特卫普AWDC、阿联酋迪拜DMCC、美国GIA等国际专业机构建有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一座载有国际美誉的珠宝产业基地,也吸引了众多如郑陈曼芝这样的港澳设计师、企业家在此创业,充分发挥大湾区产业协同效应。与其他地方相比,番禺的珠宝设计师除了懂珠宝设计还懂珠宝制作工艺,他们大多在珠宝厂工作多年,深谙珠宝制作的整个环节。设计与工艺的结合,赋予了番禺珠宝作品更多的内涵与更完美的展现形式。
近年,随着中国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番禺珠宝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这为番禺建成具备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型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可以说,“世界珠宝,番禺制造”正在向“世界珠宝,番禺创造”迈进。
采写:南都记者 郑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