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写下“钱学森之问”的“深创”回答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伍曼娜 05-24 00:00

  机甲大师竞赛。

  智能时代,如何培养未来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使命下,加快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新时代赋予教育人的新任务。

  呼应时代之所需,2018年5月25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深圳中学、大疆公益基金会三方强强联手,正式创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秉承“创新引领未来”办学理念培养未来创新人才,该校被誉为“政府、名校、名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典范”。

  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在“名校基因+先进理念”的加持下,在高新科技企业的助力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改革,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学习中心”,开辟一条特色发展的育人之路。

  创新“深创”课程体系 获新课改实施重磅奖项

  课程是实施教育政策和理念的具体手段,良好的课程设计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想要回答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首先要在课程体系创新方面下足功夫。

  按照课程分类,该校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同时,课程采用分层、分类、分项三种方式实施,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生的课程学习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创新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个性化,发展差别化,路径智能化”的总原则,摆脱“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努力建构“深创”课程体系,做出了一所“创新教育试点学校”的“深创回答”。

  “深创”课程体系中的“深”,是对学情的分析更深入、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对教育的情怀更深沉;“创”,意味着鼓励课程设置创意无限、创造不断、创新不止。

  为保证学生个性需求,该校“深创”课程体系,通过多元课程培养核心素养,通过模块化学习,顺应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基础课外设置书法、阅读课;在数学基础课外,辅以游戏力思维课;将信息、科学课进行融合创新,开发《未来发明家》课程,在1-6年级开设不同主题的劳技模块课,涵盖“养成教育”“创意创造”“农耕体验”“手工劳作”等方面,分阶段培养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该校还以“项目式教学”和“综合课堂”为突破口,开设校本课、选修课、四点半活动课程共60多门,打破年级、学科壁垒,为拔尖创新型学生打开上升通道,支持学生跨年级学习、混龄学习;允许个别学生免修、选修,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同时,该校教师按需开课,学生按需选学,让学生“更有价值地学习、更主动地学习、更高效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以来,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在党总支书记钟蔚涛、执行校长姚旻怡的带领下统筹规划、积极行动,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践行,并参与南山区新课改一周年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申报评选。

  经过专家综合评审,全区评选出最高奖项一等奖30项。其中,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新申报的两项成果——“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素养课堂’教学指引”“聚焦核心素养提高课堂质效——深中南山创新学校‘素养课堂’优秀案例集”均荣获南山区新课程改革一周年成果一等奖。

  搭建科创特色校园空间 打造未来发明家梦工厂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带来的“压迫感”,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坐落在南山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的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地利”优势。该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打造科创特色校园文化,在提供泛在学习空间、创客体验中心、生态体验中心、特色功能室等方面,赋能学校科创特色发展。

  AR/VR沉浸区、实践体验区、资料查询区、自由阅读区……走进这所“全国首个‘航天科创之星’培养基地”学校,你会被一系列充满科技感、体验感的校园文化氛围所萦绕,一系列科创学习场景会与你不期而遇。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以“科技创新”为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建成3000平方米的“泛在学习空间”“创客体验中心”及“生态体验中心”,致力于全面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创客教育是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一张闪亮名片。该校建设机器人、航天、生物、STEAM等分类创客空间,搭建学子们释放创意、感知科学的重要场域,支持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完成有意义的项目式学习,培养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创客空间,堪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也是“未来发明家”的梦工厂。

  在实体空间之外,该校还为科创拔尖人才提供实践平台支持。扣人心弦的水火箭、气弓箭比赛,你追我赶的原电池小车、螺旋桨反冲小车竞技比赛;跌宕起伏的抛石机工程比赛,新颖有趣的鸡蛋撞地球……在学校举行的第三届科创嘉年华暨2023年南山区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试点赛)上,学校提供多样实践机会,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建校以来,该校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诸多优异的成绩,先后承办“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科普日”“深圳市创客节”“南山区科技节”等大型科创类竞赛十余次,在各级各类科创竞赛中获奖千余人次。2022年,该校朱哲予同学获评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有89人获得该奖项,广东占8人,朱哲予同学是深圳唯一获奖学生,一颗“未来发明家”新星从这里走向全国大舞台。 

  实现优质教师梯级培养平台 “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作为一所自带名校基因的“创新”特色学校,如何用好、用足名校资源,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沃土,深中南山创新学校一直思考和实践。

  在师资团队方面,该校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坚持践行“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师资储才理念。目前,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6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7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获得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共57人。

  为创建中国一流基础教育名校,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深中南山创新学校通过搭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采取自主研修、师徒结对指导、外出学校学习等多种培养方式,助推教师快速成长。

  此外,该校注重为各阶段的教师搭建风采展示平台,通过“新教师见面课”“新岗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课”等教研活动,促进不同阶段的教师提升教与研的能力,发挥不同阶段的专业辐射作用。

  学无止境,教亦无涯。作为深中集团校,与深中共同体各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样是教师提高能力、展示风采的重要机会。以课堂为契机,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借助深中集团校学科优质师资力量,积极举办或参与“同课异构”系列教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截至2023年底,该校教师累计国际级获奖4人次,国家级获奖31人次,省级获奖56人次,市级获奖81人次,区级获奖409人次。其中,获教学技能比赛或班主任能力大赛的有区赛特等奖6人、一等奖20人;市赛一二等奖6人。该校美术教师在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科学教师获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高质量学习常态优质课教学大赛二等奖。

  秉承“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深中精神,深中南山创新学校锐意改革谋发展、求实创新创特色,取得了傲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赞誉。该校学业质量稳步提升,在南山区名列前茅。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各方面表现遥遥领先!

  办学第二年,即2019年获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年度十大最受关注新锐学校”;研究成果《创新学校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南山区第五届教育改革创新奖一等奖。

  2021年,该校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首批实验校,被授予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入选全国首个“航天科创之星”培养基地。2023年,该校获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还上榜广东省中小学“优秀创客教育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深中南山创新学校正式入选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成为深圳市唯一入选学校!

  创校六年来,紧抓“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培养目标,深中南山创新学校让学子的奇思妙想在此绽放,让科技梦想就此启航,让创新和发展的火花在校园里持续闪耀。面向未来,为创建中国一流基础教育名校,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富有前瞻性的“创新”举措,也将为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创”示范!

  文:伍曼娜 制版:刘嘉琳 肖美连 严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