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天河优创”以赛促评首年,各路创咖现场打榜:

年度大考优中选优 众创孵化“老牌军”“新兵”同场PK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1月04日        版次:CB02    作者:夏嘉雯

  “天河优创”路演现场,入围创新载体代表签到后抽签决定路演顺序。

  周怀峰

  10月27-28日,2021“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路演在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举行。48家入围到路演环节的创新载体逐一登场亮相,展示综合实力和孵化成效。

  今年是天河区第四年开展“天河优创”绩效评价工作。今年,天河区首次引入“先评后赛 以赛促评”机制,通过绩效测评和路演结合的方式,优中选优,评选天河区众创孵化的优秀载体。经过为期两天的紧张路演,48家入围创新载体路演分数最终确定。路演分数按照40%的权重纳入到绩效评价总得分。

  亮点

  1

  48家创新载体8分钟路演 展示综合实力与孵化

  自2018年以来,为助力“双创”高质量发展,天河区深入实施“天河优创”计划,构建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突出单位面积产出为特色”的孵化育成载体绩效评价体系。每年一评,充分挖掘天河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的优质样本,引导辖区内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向品牌化、专业化、链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创新空间资源体系。

  今年“天河优创”评价以自愿申报为原则,面向注册地在天河区的科技创新载体(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以及其他科技创新载体),设置主榜(孵化器、众创空间)和特色榜单(产业孵化器)两大榜单。参加产业孵化器特色榜单评选的同时参加孵化器评选。

  自8月31日启动申报以来,今年共有近百家次创新载体参与“天河优创”评价工作。经过前期测评、专家评审,48家创新载体最终入围2021“天河优创”科技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评价工作的路演环节,其中16家为众创空间,32家为孵化器。

  相对于前期的测评环节,路演环节更侧重于突出创新载体的服务和特色,展示创新载体的综合实力。路演现场,入围的创新载体代表随机抽签决定路演顺序,逐一登台亮相。结合路演评分细则,创新载体代表围绕创新载体综述、孵化个案陈述两大板块等进行8分钟路演,展示综合实力和孵化成效。

  为确保路演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主办方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何静、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慧芳、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裘萍、广州市产业招商投资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龚元、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天河基金总经理朱发军、广州天河区众创孵化促进会秘书长何嘉僖、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倩、广东新媒体产业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远江等来自高校学界、产业发展、园区运营、投资融资等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团,综合评价创新载体的绩效表现。

  亮点

  2

  创新载体秀出本领 众创孵化新老竞技

  “天河优创”的年度考核是对孵化载体一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路演现场,天河区众创孵化的优秀代表齐聚,每位创新载体代表都使出浑身解数秀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同样是运营孵化载体,有些是以垂直行业领域运营,为入驻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帮扶项目成长;有些是以特殊群体如退伍军人为出发点,提供全链条的孵化服务;有些是小载体大平台,以多样化的服务取胜;也有是在大湾区各地市全面开花的综合性孵化载体。

  “我们的孵化器在2018年成立,可能是在场最年轻的创新载体。今年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天河优创’绩效评价。”骐仑丰企业孵化器是路演中最后一家进行展示的孵化器,其代表陈贵康表示,虽然骐仑丰在孵化成绩上不如其他的创新载体,但路演对于孵化器本身来说是一次展示的机会,他们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努力做好孵化服务。

  入围路演除了有不少最近一两年成立的众创孵化“新兵”,也有实力强大的“老牌军”,如微谷众创社区、广州信息港、PCI未来社区等,均为国家级的孵化载体。

  “微谷是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我们以天河区为出发点,以天河区为总部,打造了广州、深圳、茂名三地10个运营基地。”微谷众创社区运营经理介绍,在打造生活科技、汽车科技、化工新材料、通信技术、动漫文化五大孵化通道同时,微谷众创社区注重自身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了自身的数字化平台“三线一网”,为创业者打造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

  广州信息港以“龙头企业+孵化”发展模式打造信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度达到97%。作为国家级孵化器,目前广州信息港已经形成对外复制模式,产业载体复制珠海、南宁、长沙等地。PCI未来社区围绕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对企业进行服务,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共同体。目前已利用自有的20多万平方米场地打造全链条的孵化场地,为创业者提供了梯度化的孵化空间。

  成绩单

  截至今年10月初,全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总数达225家,国家级孵化载体32家,省级以上创新载体60家,均居全市第一。90个创新载体承载全区超7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培育出至真信息、骏伯网络、火烈鸟等10余家市场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未来独角兽”企业。天河区科技创新载体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从2018年启动至今,天河区已有超过400家次创新载体纳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据库,沉淀数据达到41405条。三年来,获评“天河优创”的创新载体接近两百家次。

  选手说

“天河优创”路演不仅仅为天河区各家创新载体搭建了展现自身实力的舞台,同时还给了载体之间互相切磋学习的机会,有力推动天河区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参加路演的都是经过筛选的优秀创新载体。这是高浓度、高密度的学习过程。

——共富金农新能源孵化器负责人熊薇

今年的考核首次引入了路演环节,“以赛促评”,相对于原来的纯量化指标考核来说,确实是一种创新。天河区有许多优秀的孵化载体,通过路演我们也能了解到它们的孵化情况,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鞭策,也是学习的榜样,压力和动力并存。

——金发科技创新社区科技项目经理江炜

今年引入的“以赛促评”路演形式很好,能够让所有孵化载体参与进来,并且为大家提供了集中交流的场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第一年路演有改进的空间,希望分数比重方面也可进一步改进。

——金颖农科孵化器副总经理曾国平

今年的路演模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创新载体的优势和差异,也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对比从而正视自己的问题,向更优秀的载体学习,同时引领相较落后的载体发展。

——德培利TMT孵化器孵化服务部总监李洪莉

“天河优创”促进天河区创新载体良性竞争与发展,充分挖掘天河科技创新载体的高质量发展样本,促进孵化育成体系品质化提升。其评价体系也在与时俱进,每年会根据当年创新载体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与创新,增加一些新的评选维度。不仅挖掘“优等生”,而且还挖掘“特长生”,互为补充与促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创新载体。

——宏太云产业孵化器相关负责人

往年的材料评审,我们只能通过最后的排名去了解优秀的伙伴是谁,但今年路演的形式,能够真正让我们了解优秀的同行伙伴优秀在哪里,哪些方面比我们做得好。在往年“公正、客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透明、公开”。通过这样的舞台,能够让我们和同行之间形成良性的竞合关系,希望未来继续沿用这种“以赛促评”的形式。

——华南黑马会相关负责人

  专家说

  路演评委组长、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

  创新载体高质量发展需“定模式”“找方向”“具特色”

  路演评委组长、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怀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路演现场表现来看,各位创新载体代表的展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可见运营人员谙熟业务,充分体现天河区众创孵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天河区创新载体的蓬勃发展更令人印象深刻。周怀峰说,各创新载体不仅做了大量的众创孵化工作,而且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大力推动了天河区和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发展。其中,众创孵化机构培育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就业、税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部分载体更聚焦于“短平快”

  “看见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问题。”周怀峰指出,由于不少孵化机构是通过场地租赁的方式来运营的,租期的长短决定了孵化载体的投资金额和等待时间,从而导致部分载体更愿意聚焦于“短平快”,不愿意做长线的孵化。在产业领域方面,大部分创新载体孵化的企业,在发展方向上与政府所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有一定距离,缺乏面向实体经济的硬科技产业,更多的是面向流通领域的消费级企业;此外,创新载体的特色化、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为在孵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创新载体首先要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

  周怀峰表示,在图生存的基础上,孵化创新载体还应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找准专业技术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创新载体需要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找到赖以生存的盈利方式;其次,只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创新载体和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要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最好与科技方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对于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来说,主要分为专业技术特色和服务特色,前者侧重于在专业技术领域内孵化企业,从而进一步发展为产业孵化器;后者侧重于提供专长服务,例如缺乏资金的寻找能够投资的,缺乏技术支持的寻找可以提供技术的,这属于特色服务。“图生存、定方向、聚特色这三个部分达成以后,谋发展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周怀峰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王珮琳  主办方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