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深圳艺术空间指南(民营篇之二):

这些艺术空间让市民与艺术正面相撞,体会艺术带来的视觉刺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6月18日        版次:NA06    作者:谢湘南

  华·美术馆展览现场。

  深圳雅昌艺术中心。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蓝岸画廊。

  博雅艺文空间。

  今天介绍的这些艺术空间都在南山区,它们以自身丰富多彩的艺术展与活动,引领市民与艺术正面相撞,体会艺术带来的视觉刺激。有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之称的华·美术馆;也有与大型商业综合体很好融合的盒子艺术空间;有即将试运营,集阅读、展演、沙龙、生活方式于一体的美学空间LA VIE物质生活;也有今日蛇口的文化地标,由日本建筑师槇文彦领衔设计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还有一建立就成为热门打卡地的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可以说,这些融合了不同审美形态与趣味的艺术空间,已成为深圳人文化与艺术生活的日常必需。

  华·美术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深南大道9009-1号(华侨城洲际大酒店西侧)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特殊情况以馆内公告为准)

  

  华·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由华侨城集团投资兴建,于2008年9月1日在深圳华侨城正式成立,现为OCAT馆群中的设计馆。该馆以推动设计的交流、发展和研究为主要方向,关注设计的实验性以及跨学科的创新力量。

  近年来,该馆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展览与公教活动,如“策展课”系列、“机器·人·艺术·时代”、“巴别塔迷思——华·美术馆馆藏展”、“下一代自然”、“变量循环:缪晓春2006-2018”、“重构乌托邦”、“吃设计”、“另一种设计”、“超景观——十周年特别项目”、“我们在参与”系列、D-TALK系列设计论坛等,这些展览与活动在业界引起极大关注。目前该馆正在展出“长效设计:思考与实践(2000-2020)”(5月29日至9月12日),此次展览将植根于中国的本土语境,进一步提供“长效设计”理念在中国在地化的思考和实践样本,以此审视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盒子艺术空间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F3蓝楹坊11栋

开放时间:每周二-周日10:00-22:00

  

  OCAT欢乐海岸展区·盒子空间成立于2015年,在深圳华侨城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内。盒子艺术空间由主展厅与17个可以移动的白色盒子橱窗组成,放置在商场里的公共空间;而主展厅则是由顶层的商铺改造的一个标准展厅,陈列着精心策划和布置的作品并随着档期更换,展览与空间的关系灵活多变,为整个商场带来充满活力的艺术氛围,让进入商场的市民与艺术正面相撞,体会艺术带来的视觉刺激,感受思维受到的挑战。

  艺术家、盒子美术馆艺术总监周力介绍,盒子艺术空间主推的展览是具有充沛的活力、无限的创意的青年当代艺术。呈现最具有新意的原创艺术作品,一方面丰富商场的文化艺术内涵,另一方面切实推动当代艺术发展,这是当代艺术实验介入商业空间的勇敢尝试。

  从2015年至今,盒子艺术空间已经举办了23场艺术展览,7个艺术项目。现正在展的是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策展的“房间剧场”展览,参展艺术家包括葛玛丽,郭苑舒,林钰玘,刘符洁,任倢,小小灰,谢梓鈺,杨一心,张珂,张逸。

  

L·AN蓝岸画廊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路东8号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三楼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2:00。

  

  蓝岸画廊在2017年落地深圳,开幕首展《蓝色》,邀请谭平为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家包括陈文骥、李磊、马树青、马路、孟禄丁、谭平、滕英、王易罡、杨劲松、周长江等当代艺术家,将抽象艺术带入深圳市场。从2019年开始,蓝岸画廊逐步将约翰·麦克林,胡里奥·朗多等好的西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带入中国市场,希望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表达其艺术主张,促进不同的文化交流和互通,去获取进入全球文化语境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下,蓝岸画廊正在展出马树青的个展《平面之上》,该展聚焦马树青的新作——“空间”系列作品。

  

博雅艺文空间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沙河西路1819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7栋负一层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20:00

  

  博雅是深圳的“老字号”,从最初的解放路,到后来的东门、深圳证券交易中心,再到如今的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数次搬迁,40年来一路伴随着深圳特区的发展。如今的博雅艺文空间是一个以阅读为纽带的复合型文化交流体验空间,于2020年6月正式开业。曾举办过《四季英华——深圳市慈善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青年工笔画艺术展》、《影像时空——深圳美术馆馆藏深圳题材摄影作品展》、《翰墨流芳 ——献礼深圳特区四十周年博雅书画藏品展》、《明代毗卢寺壁画——姚淑龙复原临摹作品展》等多项展览,其中《明代毗卢寺壁画——姚淑龙复原临摹作品展》为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项目。当前博雅艺文空间暂时未举办展览,预计将于7月-8月间联合无界艺术举办“关于深圳未来的畅想”公共艺术装置展览。

  

LA VIE物质生活(2021年6月19日试运营)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荔园路9号G&G创意社区南区一、二楼LA VIE物质生活

开放时间:10:00-24:00

  

  即将试运营的LA VIE物质生活是一个集阅读、展演、沙龙、生活方式于一体的美学空间。以伴随深圳21年成长的独立书店物质生活书吧为精神原点,从根植蛇口的社区人文土壤的G&G创意社区再出发。物质生活创始人晓昱表示,LA VIE物质生活的定位是分享一切美好事物与生活,引领城市新生活观念,连接有趣、有用、有态度、有梦想的人,构建品质生活的共生、共赢生态圈。我们将推动艺术机构与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的交流,帮助年轻艺术家、设计师成长。同时致力于“让人们的生活艺术起来”。

  LA VIE物质生活曾于2021年1月举办2020艺术展。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当代艺术家奶粉zhou「咸鱼」主题展(6月6日-7月28日),即将开展的有“设计师、视觉艺术家殷九龙器物展”(6月19日-7月28日),未来将启动年轻艺术家助力项目和年度艺术家合作项目。

  

红树林画廊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1号广场南二期110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六,10:00-18:00

  

  2020年,艺术品经纪人邓彬彬创立红树林画廊,画廊的主要方向是当代艺术,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影响力,策划国际艺术家展览与交流项目以及探索视觉艺术在当代语境下更多的可能性。画廊空间设计由设计师刘晓都操刀,视觉设计由深圳艺术组合「明天见」主理。该空间有如一个小型剧场,富有层次,自创立已来,已举办6个展览,包括国外艺术家丹尼尔·克诺尔、奈文·阿拉达的个展,恩佐·库奇与深圳艺术家梁铨的展览,艺术家伍礼的个展,以及米利亚姆·卡恩、恩佐·库奇、奈文·阿拉达、丹尼尔·克诺尔四位艺术家的群展。

  目前该画廊在展的是艺术家厉槟源个展《阻断》,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李佳策展,首度呈现了厉槟源的最新同名作品,以及他从2012年开始至今的部分精选创作回顾,此展将持续至8月28日。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

开放时间:场馆,周一至周日10:00-22:00;展馆,周一至周五10:00-19:00、周六及周日10:00-21:00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日本建筑师槇文彦领衔的槇综合计画事务所设计,此建筑无疑已成为今日蛇口的文化地标。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自2017年开馆至今,先后共举办了35场展览,其中自主策划18场,围绕“设计的价值”主题,呈现逐步建立自有馆藏的常设展,以及回应重要社会和设计议题的主题展。经过三年的自主策划,已经形成设计互联旗下“设计的价值”系列、V&A合作系列、科技艺术系列和青年先锋系列四大主题展览。目前该中心在展的展览有:“源于自然的时尚”(2020.12.19-2021.07.04)、“新文化运动与美育启蒙”(2021.05.01-10.31)、“振动的云层”(2021.04.30-07.13)等。

  位于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3楼的境山剧场,自开放以来,自主筹划了境山古典音乐季、寻声·留白-东方古典音乐、亲子剧场、先锋计划等四大系列。目前境山剧场正在进行的演出项目是“2021境山古典音乐季:谁不爱巴赫”(2021.06.18-11.20)。

  

万一空间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2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四,11:00-19:00;周五至周日,10:00-20:00

  

  万一空间是由曹元琪、胡霁文、纪绍文三位90后艺术从业者,于2020年在深圳创立的全新艺术空间。空间致力于消解当代与古代的边界,融合美学研究逻辑下的现当代与古代艺术,构建一个不同国家、时期和形式的艺术在同一语境下共容的场域。

  万一空间依托道的同质内核:“一、二、三思维”,依次启动了「万一」、「虫二」和「函三」开幕主题展览,让不同时空、形式的艺术在同一场域互动和发声。展现其后疫情时代对艺术和生命的全新思考。该空间当下正在展出的是,由夏可君博士策展的《留白》(5月28日至7月15日)。此展展出了30件具代表性的中国历代白瓷,和邱世华、梁绍基、尚扬、隋建国、刘国夫、卡萝·杰斯特(Caro Jost)、克里斯蒂安·格琳(Christiane Grimm)7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巢·美术馆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2层204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9:00

  

  由小燕画院创办的巢·美术馆,主要关注00后艺术群体与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2018年3月1日推出首展“未来未来——小燕画院优秀作品展”,此展之后成了小燕画院与巢·美术馆的一个重要品牌。目前正在巢·美术馆进行的“未来!未来!2020&2021国际小燕毕业生优秀作品双年展”就是“未来未来”系列的延续。此次展览展出了140位学生的170多件作品,分两个展厅呈现,一号展厅(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204小燕画院巢·美术馆)展至6月15日,二号展厅(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212)展至6月30日。

  巢·美术馆曾还举办过“粤港澳·画时代”插画作品邀请展、“砂·金”孙玉倩水彩画展、“度物象”左正尧作品展、沈姗珊×沈俊毅10年艺术作品展等众多展览。

  

紫苑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市南山区欢乐海岸等

  诞生于1997年的紫苑,以艺术画廊为起点,是深圳雅生活的首倡者,它融合传统六艺与当代艺术,将生活美学扎根于深圳人的内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紫苑目前分布在深圳的欢乐海岸、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华侨城、中心书城、龙华书城,惠州南坛。这些空间功能各有侧重,但都集文化艺术、活动策展、餐饮管理、美学传播等多业态为一体,紫苑也逐步成为一家文化资产运营管理机构。

  紫苑·蛇口的文化艺术中心店不仅是一家艺术餐厅,更是一件装置艺术作品,餐厅空间环境由空间艺术家冯羽打造。艺术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编作”。空间编织线条纵横交错,时而跌宕起伏,时而蓬勃向上,编造出一个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的视觉形态,以此命名《万物生长》。

  空间获得2019年日本著名商业空间设计大赛JCD空间设计大奖,亦成为蛇口文化艺术中心内重要的艺术网红之地。

  

欧古轩艺术空间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龟山路1-4号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路83号

开放时间:(门票预约制),周一-周日10:00-18:30

  欧古轩艺术空间创立于2016年,是立足于大湾区的专业原创当代雕塑艺术机构。空间集原创艺术品配置、租赁、定制、展览,公共艺术服务为一体,和近百位国内外知名雕塑家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举办过“城市·艺象”公共雕塑展(深圳宝能·第一空间80万平方商业体开业公共艺术展)、“时空旅行”国际艺术家联展、“新象”雕塑艺术联展等展览,其中“新象”艺术展仍在持续中,将展至6月30日。今年5月,欧古轩受邀参加了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雕塑与建筑艺术展”线上开幕式,7-12月份展览计划有“西班牙艺术家联展”、“当代雕塑名家展”等。

  

雅昌艺术中心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8:30(17: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深圳雅昌艺术中心2015年刚开放时,曾以其15万册的艺术类藏书与一座约50×30米的丰碑式艺术书墙成为深圳的热门打卡地,很多外地文化人来深都想慕名去参观。

  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在艺术中心5楼,以极美弧形展线(面积810平米,展线总长100米,挑高9米)著称,经典的长廊型以及天窗所带来的室外光线,配备博物馆级灯光系统,是一个专业级的艺术展览空间。据雅昌艺术中心官方微信号上的数据,该美术馆开馆以来,已举办布达拉宫壁画展、故宫数字养心殿互动展等重量级的展览30余场,艺术课程300余堂、艺术活动280余场,美术馆正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计划,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的学术梳理并呈现出来。

  

高北十六创意园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路六道16号

  

  高北十六创意园开启于2018年11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东方信息港”。园区开启以来,举办了一系列年轻人喜欢的艺文活动,如展览、讲座、音乐、戏剧、电影、潮玩、创意嘉年华等。其每年的虫洞市集,已成为一个受追捧的创意品牌活动。高北十六创造了创造大学,陆续在创造大学培育了五7音乐社、虫洞市集、奇异讲坛、石榴剧场等互动社群。

  

深圳制造文化空间

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路六道16号高北十六创意园内

开放时间:暂停开放状态

  深圳制造文化空间成立于2014年,定位为当代艺术的另类平台,空间曾在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F1栋105B-A,2020年后开始调整空间,搬迁至高北十六。空间还包含实验性展览的制作,当代艺术的咨询和收藏。“制造文化”同时也意味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独立轨道,从当代艺术、独立设计等多个方面接近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后期制作”之中。曾举办过“堆栈的地貌”、“春之歌”、“声色全码、小径分岔的花园——海岚作品展”、“像钻石一样闪耀 shine bright like a diamond”莫棣个展等众多展览。

  

握手302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上白石二坊49楼302室

开放时间:每周三下午3:00-6:00对外开放

  

  “握手302”创立于2013年9月,是一个基于深圳城中村-白石洲的实验性公共艺术项目,也是一个艺术空间。旨在开展艺术创作、研究、学术交流和社区再发现等活动。其创始人之一张凯琴在2020年11月13日川美的一次演讲中曾介绍,“在过去的7年时间,握手302共打造了四十多个系列,进行了二百多次活动。内容涵盖了艺术创作、研究以及活动等。”

  在我看来,“握手302”更像是一个行动小组,他们以行动介入城市肌理,他们最近的两次活动是5月23日、29日与OCAT深圳馆合作开展的“走读+自然艺术创作”活动。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