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两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进行立案查处。据悉,两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存在不落实“四证一码”、食品溯源不完全、核酸检测和消毒不到位等问题。区市场监管局现场查封了存放进口冷冻肉制品的冻库,强制扣押涉疫进口冻品380余件4300多公斤。
“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违法经营销售的行为,我们将严格依法依规查处,绝不手软。”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核查,此次被查处的两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主要存在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瞒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行为、所经营进口冷链食品部分产品无法溯源、部分进口冻品未经核酸检测和消毒上市销售等违法行为。据了解,执法人员当场查封了两家有违法经营行为的冻库,并责令整改。
与此同时,为排除强制扣押的进口冻品疫情风险,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查扣的进口冻品按照相关指引,对涉疫人员、产品、环境进行了核酸检测,对产品的外包装进行了逐件消毒,对环境进行了彻底清洁消毒。在排除疫情风险后,所查扣进口冻品移送到区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进行再次全面核酸检测和消毒。当前,案件在进一步查办中。
据介绍,大亚湾区共有进口冻品经营单位32家。在近期广州、深圳等部分地区疫情防控级别提升后,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应急排查小组,对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行为开展无遗漏、无盲点、无缝隙全链排查,并按照“新五查”(查人员、查产品、查环境、查系统、查制度)严格落实人物同防。
大亚湾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制定了疫情防控应急工作表,实施人员大轮班,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当前,我们已经连续三周作出应急排查安排,每周出动应急排查执法人员160多人次。”
延伸阅读
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 核酸检测采样逐行多点 严格落实逐件六面100%消毒
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领域。近日,南都记者在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了解到,该仓按照疫情防控整体部署和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关口”责任,做好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集中消毒和核酸检测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据介绍,自大亚湾在全市率先建成首个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以来,该仓持续对标深圳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建设标准,多次优化作业区域场地设置,规范核酸检测采样和消杀流程,疫情防控措施得到持续强化,为大亚湾进口冻品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驻仓监管组负责人、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项小明介绍说,“自5月1日深圳市实施新的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地方标准以来,我们对标找差,及时跟进参照学习,对我们的监管仓库作业区域划分进行了提升完善。”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除了明确标示进货平台、出货平台,对库区配套的专用通道、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也进行了彻底的整改规范。明确了作业区、非作业区,设置了缓冲区、防护区、消毒区,配套有办公室、物资储备室等场地。通过区域场地的科学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监管仓的疫情防控及作业处置水平。
据介绍,除了场地区域等硬件设施进行了规范提升以外,核酸检测、消毒的流程、批次、方法,都进行了多次的梳理、规范和加强。由于和深圳监管仓的规模、基础、作业量相差甚远,所以大亚湾的监管仓不能完全照搬深圳监管仓的做法,而是既有参照,又要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在核酸检测采样方面,对整柜冻品进仓和散户(小批量)进仓采取不同的采样流程,提高了采样的针对性。由外及里、由后至前,逐行多点采样,扩大了采样覆盖面,增加了监测强度。在消毒方面,严格落实逐件六面100%消毒,确保万无一失。
截至6月10日,大亚湾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累计已进仓75批次、86540件、1812.56吨;已出仓71批次、86219件、1808.17吨,核酸检测产品及其环境7456批次,结果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