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门医疗队驰援荆州。

↑ 江门第一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长钟景良在进入方舱医院前。

←←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设立130个交通测温点,筑牢防疫墙。

← 顶风冒雨的交通测温点,守护城市安全。
南都江门七一特刊
奋进之 抗 疫 纪 事
从6月30日往回计算,距离2020年1月20日江门市开展抗击疫情行动,已经过去163天,市民群众经历了从担惊受怕到从容应对的过程。战疫至今,江门市“没有医务人员感染,24个患者全部治愈出院,48名援鄂医疗队员平安健康归来,没有出现本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尽管疫情防控形势大好,但疫魔不除,战疫还在继续。成果背后,从市委市政府到基层村居,经历了怎样的抉择?江门市作家协会理事黎彩娟历时2个月,写下12600余字长文讲述其中的幕后故事。经授权,南都记者将万字长文整理成4000余字,推出2个版报道,独家解密江门战疫“决战时刻”的难忘故事。
中层以上干部
全部取消春节休假
1月20日,腊月二十六,大寒。新年气息渐浓,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副主席、市卫健局局长周津明接到省通知,赶往广东省政府参加全国视频会议,主题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组织,各地级市市长、卫健局局长参加。会议提出,一、疫情会人传人;二、必须要隔离。
会后,周津明赶回江门,已是夜晚,他马上召开局长办公会。局长办公会把目前的形势分析报到市里,市里抓紧制定相关的文件,明确了系列具体要求。接着,召开了全市电视电话会议,按照省电话电视会议的内容,结合江门实际,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从这天开始,江门开始动起来,全国也都动起来。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全国上下高度紧张。江门市卫健局把局里16个科室全部打乱,成立了8个专班工作组,来对接国家、省市下达的疫情防控要求。同时在卫生系统发出紧急通知,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到岗,取消春节休假。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郑南才、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黄炎明等一些在外地休假的医院领导,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回江门,还有几家大医院的中层干部,除了个别去了武汉的,其他的全部电话召回。局里8个专班由局领导带班,24小时轮班。按照国家的部署,从1月24日开始上报防控数据,向社会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
会议不断。1月24日,除夕,召开全市第1次联防联控指挥部会议。次日,大年初一,开第2次。之后每天一次。
布置新工作
文件绝不能过夜
从1月23日开始,到1月29日确诊江门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周边的城市如中山、珠海、佛山、肇庆,粤西的阳江、湛江都已有了病人,但江门一直没有病人。市委林应武书记、刘毅市长多次来调研、检查,看医院、看收治病房、看疾控中心,了解准备工作做得细不细。
这一周,外界质疑声不断:“江门是真的没有病例吗?还是有病例但检测不出来呢?”谁都不希望有病例,但前提是检测能力正常!从市政府到各基层单位,都高度紧张,动员了所有的力量去排查。
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29日,江门市疾控中心筛查出首个病例。
全省规定一个市设一个核酸检测点,江门定在市疾控中心。周津明发现实验器械不够,在1月24日向市委打紧急报告,林应武书记和刘毅市长拍板,火速划拨专项防控经费。大年初一新设备投入使用。
按照省的要求,各地要仿效武汉建方舱医院。江门要建,还是不建?方舱医院选址已定好,市级资金已在筹集,必须要做出决断。周津明带头紧急排查,做预案后,将分析意见报市政府,江门的疫情属可控状态,未进入社区传播阶段,暂不宜建方舱医院——如果江门市各医院预备的632个床位都住满患者,那么医疗力量也撑不住了!所以,更紧急的是扩建定点医院传染病区,买设备,采购呼吸机、负压救护车等。事后证明,这次分析判断是科学准确的。
市领导认真严格,新工作布置下来,文件绝对不能过夜的,即便是晚上11点发的文件,也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办妥。据市卫健局办公室统计,自1月21日始,不到一个月,收到疫情文件达1925份。
全省最早
公布患者活动轨迹
江门市疾控中心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之一,检验、流调和宣教,样样重要。
市疾控中心主任杨立峰履新刚一个月,疫情杀到,他大学所读专业就是预防医学,也在防疫站干过,他很清楚,一发生疫情,疾控肯定是主战场。杨立峰既要统筹工作,还参与检验、流调、终末消杀的现场处理。实际上他是个二孩奶爸,孩子不足5个月,全靠妻子照看,自己完全顾不上,天天早出晚归。
梁均和是病原微生物检验所所长,人称“排雷兵”,他从业22年,历经SARS、甲流、禽流感疫情,和临床一线医生一样,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每天几百份样本,没谁知道哪一份有病毒,更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检测中惹上病毒。微检所大门紧闭,连梁均和在内共10人,不足30岁的有7人,24小时轮流做检测。
梁均和深知危险性,也有心理准备,但其他的年轻人并没见过,心理压力很大。有个年轻同事,半夜惊醒,感觉腰酸腿痛,赶紧打电话给梁均和,问自己是否中招了。还有两位正在核心区处理标本的人员,突感头晕,透不过气,只好紧急撤离。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新冠肺炎有多危险,梁均和不想自己的队员被感染,于是自己先进去摸清楚,做好技术把关,稳定好心理,再让年轻人进去。从疫情开始,梁均和连续作战,60多天不下火线。
父母80多岁了,还住在老家的城市,梁均和盼望新年和父母一起吃团年饭。他提早两个月买好年货,给父母准备了礼物。结果,除夕那晚,他和所里的同事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满身汗水,一起吃了盒饭。
黄国是市疾控中心应急部部长,这次疫情中,他和同事一起担负流调的重任。
1月28日下午5点,市中心医院报告疫情。黄国和同事开了10多分钟的碰头会,就马上出发。当天报了2个病例,一拨人分头行动,在病房流调2个多小时,“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追溯患者发病前14天去过哪里,从而判断哪里最危险。
忙到晚上7点多,黄国顾不上吃饭,就赶回单位。30多位同事还在单位待命。黄国告诉他们哪里最危险、哪些是密切接触人员。当晚,2个密接组、2个消杀组奔赴现场进行消杀。
截至6月底,这支“别动队”出动550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383人,协查密切接触者180起,开展8次新冠疫情风险评估,撰写21期报告,对确诊、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住所终末消毒32次,出动159人次,消毒面积24800平方米,对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259次,出动818人次,消毒面积451100平方米。
正是有了这支“别动队”,江门的病例发现很及时,疫情控制有序。江门24个输入性病例,对每一例都摸清来源,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社区感染。江门联防联控给力,是省里最早公布患者活动轨迹的地市,受到省的表扬。
关爱医护人员
无条件给编外人员入编
2月9日零时,江门接到省的指令,要立即派出医疗队,援助湖北,第二天出发!周津明听到值班人员的报告后,连夜部署,火速集结,一共15人,从离城区近的鹤山市、新会区选派队员。队伍在凌晨组建好,早上8点把名单报上去。正在值班的当即下班,打电话匆匆告知家人,赶紧收拾行装,下午1点要到达白云机场。
人齐了,物资也要自己带。当时湖北物资告急,没法提供防护物资,要求各地自备,且须带够10天。周津明指挥连夜成立物资保障组,由市卫健局副局长曾子冉和财务科负责。江门的防护服、N95口罩非常紧缺,除了直接从医院带走一些,不够的再举全市之力,终于备齐。医疗队要出征了,简单搞了一个仪式,刘毅市长给队员作了动员,队员们很受鼓舞。
送走第一批的当晚,又接通知,准备支援医疗队。江门市分别在1月9日、11日、15日,连续派出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第2批1月11日出发,市委书记林应武来送行。
送走队员后,江门市马上成立后勤保障组,24小时对接联系队员。48名队员义无反顾踏上援鄂路,当时武汉疫情那么严重,风险那么大,随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刘毅市长很感动地说,他们真是江门的英雄,武汉3000多名医务人员被隔离,媒体不断报道有多少医务人员受感染,有多少个死亡,他们能不知道危险吗?但他们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很快,江门最早出台了系列对医务人员的关爱举措,林应武书记和刘毅市长带头慰问医务人员家属,妇联和团市委牵头,给家属买菜、辅导孩子学习等。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周津明说,医院发动报名时,有好些是编制外的,也很积极报名。林应武书记会上拍板,要无条件给编外人员入编。江门最早行动,出大招关爱医务人员。编外人员还在湖北,已经入编了,这让他们很感动。国家后续又出台一些细则,这些细则跟江门市有些是配套,有些是同步,包括就学、晋升、补助标准等。市里不断要求卫健局出台这方面的方案,以最大力度关爱援鄂医务人员。
抗击病毒
动员全社会力量
2月10日,江门防控力度升级,城乡各路口、小区封闭管理,不准进出,每户只允许两天一人出去买菜。
周津明经历过非典,此次再战新冠,他觉得跟17年前抗击非典明显不一样,政府的关注程度、组织力度都不一样,还有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也强了很多。江门火速成立防控指挥部,市委书记林应武担任总指挥,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部门、单位从严从快做好防疫宣传、消毒消杀、人员排查、卡口值守、防疫物资保障、困难帮扶等工作,织密“防控网”。
以前折腾好长时间也不知道“非典”是什么病,刚开始说是细菌,后来钟南山才明确是病毒。这次国家开始部署防控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这是个新冠肺炎,是冠状病毒引起的。1月20日,钟南山去了武汉,已很明确地向社会公布这病会人传人,大家要做好防护,并强调还没有特别的办法治疗,关键要隔离。这个关键信息明确以后,政府要动员整个社会力量协同抗“疫”。
疫情初期,面对物资紧缺难题,林应武书记亲自抓,他先让市里的相关部门查询企业名录,结果发现有几家企业能生产口罩。于是林应武书记亲自带队,动员企业复工。企业行动很快,紧急召集工人,在初二就开始复工。接着常务副市长许晓雄跟省里沟通,尽快完成检验程序。在应急过程中,包括消毒水等,都是本土企业生产的,不仅满足了江门市场,还支援外地。
江门市迅速组织企业复工,生产防疫物资,多次获国务院点赞。2020年3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在写给广东省的感谢信中,表扬了8家压条机生产企业,其中有4家是江门企业,分别是盈丰智能装备、铁金刚、弘腾机电、业伟成公司。3月17日,国务院再次发信,表扬了江门市防护服胶条生产企业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为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
海外侨胞同心抗疫。江门是侨乡,华侨众多。疫情发生,五邑籍海外侨胞发动所在社团会员、企业捐款,想方设法在海外采购,捐赠医疗物资。至2月底,23个国家和地区、80个社团组织的五邑籍海内外侨胞,协助采购或捐款捐物,合计近2000万元。
战疫至今,江门没有医务人员受感染,24个病人没有出现危重和死亡,全部治愈出院,派出援鄂的48名队员平安健康归来,没有出现本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简简单单的数字背后,是400余万江门人众志成城同心抗疫,以及400余万海外侨胞强力支援的结果。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通讯员 黎彩娟
摄影:江门市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