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物资紧缺,广州企业在“战斗”
温度计厂家10倍工资激励返工

倍尔康成品装配车间工人正在进行体温计组装。 通讯员 叶青 摄
口罩告急、体温计告急、疫苗研究缺乏原料……这一切发生在春节放假期间,南都记者走访广州的口罩、体温计以及药厂发现,为应对这一波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这些紧俏物资的广州厂家正在“战斗”。
广州药厂千里加急
赠送疫苗研制原料到武汉
研制疫苗求购原料?广州药厂决定捐赠!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研制生产特效药物以及预防疫苗。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许文波在1月26日表示,目前该中心开始启动疫苗研发,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
就在这一天,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汉方)接到了来自武汉的电话,是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打来的,他们正在参与疫苗的研发工作,而且缺乏一种分离病原血浆的原料——注射用大豆油。这个听上去很普通的原料并不容易获得,白云山汉方原料药销售部负责人赖先生说,国内能够生产注射用大豆油的药厂只有两家,其中白云山汉方占了市场份额的七成左右,且质量指标显示更优。“武汉那边也是到处找,然后问到我们这里来的。”赖先生说,因为这个原料价格并不贵,而且前期研究需要的量不大,他们打算无偿提供。
“一方面我们觉得也应该做点贡献,另外捐赠的话就不用签合同、开发票、走程序,东西送到武汉就会更快。”赖先生说。
武汉封城多方全力配合
以最快速度将原料送达
赖先生说,原本以为,捐赠的方式可以让物资第一时间抵达武汉,但在联系物流公司时发现,有的物流公司春节放假,有的物流公司由于武汉封城,也无能为力,因此他们找来一直有合作的中国邮政EMS负责人商量对策。
“EMS也觉得这个事情要特事特办,于是汇报到省公司。因为EMS还承担了很多其它物资运输到武汉的任务,因此中国邮政也在想办法,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将物资送过去。”赖先生表示,他们很快就查询到最快的一班广州运输物资到武汉的专机,但必须要有武汉方面官方接收函,捐赠方也需要有书面的、盖章的文件。
“我们一方面联系武汉那边,一方面临时将负责公章的同事也叫回来,开证明盖公章。也非常顺利,武汉那边的政府很快就把接收函给开过来了。”赖先生说,即便一刻也没有耽搁,但离EMS物流点最后一次发车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为此,公司的同事来不及叫车,自己开私家车直奔物流点,终于在1月27日下午5时之前,将原料交到了EMS手里。
“他们今天给我们打来电话表达感谢,说物资今天已经到了,已在紧锣密鼓着手疫苗的研发工作。”赖先生说。
“晚上加班到10点钟,
辛苦点也无所谓”
疫情日益严峻,市场上温度计脱销,各方向厂商投来渴望且焦虑的眼神。昨日是年初四,南都记者跟随生产部经理庞德洪来到工厂,所有车间都在忙碌着。“正常是初八上班的,现在初三就回来了,晚上加班到10点钟,辛苦点也无所谓。”装配车间组长王海燕说。
据了解,倍尔康1月17日集体放假,随着疫情日益严重,参与过非典时期疫情防控的倍尔康总经理郭智超立刻意识到各地火车站、地铁、汽车站、机场等地方需要大量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1月20日,郭智超就开始筹划提前复工的事。“没有多余思考,看到新闻我马上想到复工。”
由于生产一线工人大部分来自于广西、湖南等地,对于刚刚放假回家的工人来说,大年初一复工困难重重,从1月17日放假到实现年初三全面复工,郭智超每晚隔几个小时就要在微信群里讨论复工细节,每天凌晨才能休息。“开始计划提前到初五复工,后来觉得不行,来不及了,提前到初三吧!别的工厂有给到五倍工资的,我们不计成本,给十倍,当天结。”郭智超说。据悉,倍尔康对所有复工员工基本工资按照平时计算,初三、初四每天奖励800元,初五至初七每天奖励500元,另外带熟手工人入职的额外奖励500元,并报销提前返岗工人车费。有工人现场对南都记者表示,年初三和年初四干满12小时的,可以领到1200元工资。
父亲被下病危通知书
厂长仍在讨论复工事宜
在高薪的激励下,两天内有120名工人应聘入职,算上老员工已经超过400人到岗。由于非接触式红外体温计下单量最大,倍尔康向重要的物料供应城市派驻工作人员到现场协调解决供应问题。“我们收到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各地医院、学校、交通等单位的订单,现在所有生产线、设备、人手都做好准备,保障每天10000支产能,正在计划逐步增加产能,尽快达到15000~20000支日产能。”生产部经理庞德洪对记者说。
南都记者采访郭智超的十分钟内,他接到了约7个全国各地询问电话,“从早上7点半以后,电话是不断的,虽然有生产和市场部门的分担,但是一天也过百个,接电话接到怕,我老婆说我这几天老了三岁。”“厂长杜志刚的父亲腊月二十九被下了病危通知书,除夕凌晨去世。那天,他和我们在讨论复工事宜。”郭智超说。
口罩厂商负责人
自掏腰包请员工复工
位于东涌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是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厂家,由于员工大多数是外地人,企业负责人梅俊自掏腰包将在四川、贵州等地的员工请回广州,到初三前已经有6名员工开始复工生产,目前日产能约为1万到2万个。据其介绍,等到年初九全线复工时,日产能可达10万个。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口罩需求,企业一边开足马力全力生产,一方面原料供应吃紧了。
广州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该企业目前已经开工生产口罩,但是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的处境。原料供应不足导致了口罩未能正常供应。
统筹:南都记者 尹来 刘军 采写:南都记者 刘军 赵青 代国辉 通讯员 罗瑞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