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机场运控中心“夫妻档”:
守护机场 硬核部门


孙晓羽和妻子付佳璇参与春运值班5年了,希望今年能跟父母吃个团圆饭。
在白云机场运行控制中心(AOC)(以下简称“运控中心”)指挥大厅内,孙晓羽和付佳璇坐在各自工位上,紧盯着面前4块电脑屏幕,全神贯注。
作为运控中心运行部业务主任,孙晓羽负责航班监管工作,而妻子付佳璇则隶属于航空信息岗,负责航班次日计划的制作与发布。
为保障春运期间航班更准点、旅客出行更便捷,运控中心里的孙晓羽和付佳璇,与同事一起不断优化飞机地面滑行路线,确保在安全情况下进一步缩短飞机在地面滑行的时间,努力从现场运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来提升运行效率。
工位相隔不足3米,顾不上交谈
孙晓羽和付佳璇同属运控中心,被同事开玩笑说是“夫妻档”。两人办公桌相隔不到3米,却很少有交谈的机会。“我们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般中午吃饭时会交流一下,其他时间各忙各的。”老公孙晓羽说。
5年前,孙晓羽和付佳璇步入婚姻殿堂。两人一起值守了多个春运。
由于民航行业的特殊性,机场运控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行已经成为常态。即便是大年三十晚,孙晓羽和付佳璇也需坚守岗位。“我们的工作性质,注定要有人在春节值守。就算不是我们,也会是别的同事,同样不能和家人吃团圆饭。”
孙晓羽两人所在的运控中心是机场的“最强大脑”,航班的运营编排、实时监控、应急处理等工作,均由运控中心组织协调。
今年春运开启后,1月10日-12日,白云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高达95%。每一架航班正点的背后,都离不开运控中心“协同指挥平台”工作人员的努力。
运控中心实行的是倒班制,2018年以前,孙晓羽夫妻二人分属两个不同部门,上班时间经常是错开的。“我上白班时,他就在上晚班。有时,只有接班的时候才匆匆见一面。”付佳璇回忆道,她和老公于2010年先后入职白云机场,在一次部门团建活动中相识、相恋。“当时哪想到两夫妻在一个部门的辛苦。”
子承父业,亲历机场10年变迁
10年来,白云机场从航班量增加、AOC成立,到T2航站楼一夜转场,付佳璇和孙晓羽见证了这一变迁。
“我们刚工作那会,一天进出港航班大概1000班,今年春运第一天就有1430班。”孙晓羽说。
两人感受最深的是机场技术上的提升。“我负责航班信息,之前都是拿纸和笔记录下来,但2018年之后就在电脑上核对信息了,更加准确、精细。”付佳璇说。
孙晓羽出生于“民航世家”,父亲是老白云机场的一名指挥员,母亲是一名民航教师。孙晓羽自小和机场结缘。“小时候在老机场的飞行区,我们经常跑着去玩。”
在父亲耳濡目染之下,孙晓羽坚定了从事民航工作的决心。“子承父业,我们就是同一个岗位。当时我父亲也是一名指挥员。”
值班5年,希望今年能吃个团圆饭
如今,孙晓羽父亲已退休,但他仍关注着民航的发展。“我们聊天的时候,爸爸也会叮嘱工作要谨慎,千万不能出错。”
孙晓羽和付佳璇有一个3岁的女儿,平时由老人照顾。宝宝刚满一岁时,正值春运,夫妻二人都在值班。“深夜,家中老人突然来电,说孩子发烧近39度。我们急忙赶回去看了一下,然后又回来值班。”
“我女儿坐飞机的时候,常常会说‘我妈妈在机场工作’。”女儿的骄傲,让付佳璇甜在心里。
上有老,下有小,他们跟平凡的家庭一样。春节也希望能跟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
自2014年结婚以来,每逢大年三十,孙晓羽和付佳璇都坚守在岗位上。“今年春节,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们都提前‘部署’好了!”付佳璇甚是期待。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钟丽婷 实习生 樊雅馨 (部分图受访者提供)
- 下一篇:为应对突发 考取救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