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支援武汉医疗队病区日记——

待到春光明媚时 一起去武大看樱花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方晓霞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道斌 01-30 01:39

来自中山三院的护士劝说70多岁的患者接受吸氧配合治疗。

因为穿防护服不透气,很多医护人员皮肤都起了水泡。 受访者供图

1月28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

大年初四,也是我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武汉的第四天。记得年三十那天我还在上班,下午3点左右接到通知,我就报了名,没有和家里提前商量,4点下班,晚上8点半集合。不仅是我,一起的同伴很多年夜饭都没吃,就赶往一线。

对于武汉的印象原来就是武大的樱花,还有网络上人山人海的就诊场面。我也不知道来到武汉会面对什么,但是在武汉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选择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我们来到这里,支援武汉汉口医院。我们广东省医疗队接管一整个病区80张床位,危重病人占了一大半,还有上呼吸机的病人。病房里人人都戴着口罩,看到我们身上写着中山三院,就问我们是不是广东来的,说他们很感谢我们这么大老远过来帮助他们。还问,你们这小姑娘到这里了,你家里父母担心不担心?

看着他们躺在那里,不停地咳嗽,喘气呻吟,我的心都揪着。“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特鲁多的座右铭,看见病中的他们,我能做的除了治疗,就是安慰,帮助他们。

病区中有个老爷爷,单独住院,70多岁,告了病危,上了心电监护、吸氧。但是我们巡房查看病人,还有做治疗打补液的时候发现,他把鼻氧管摘掉,心电监护也不接,问他为什么,是不是不舒服,他只是闭着眼睛摇摇头。于是我们陪他聊天,告诉他这些都是做什么,吸氧对你有什么好处,一遍一遍地说,终于爷爷肯配合治疗,这就有了希望。

为了做好防护,我们每天都要洗手数以百次。因为穿防护服不透气,不仅是我,很多同事皮肤都起了水泡,但是我们仍然每天都要坚持在一线,一刻不停歇。不过我们中山三院这个大家庭的哥哥姐姐很照顾我,给我远程会诊。最后我还接到了一种特殊的“药物”,提供这个“药物”的是一个二胎的宝妈:我们神经内科ICU的护士胡兰云姐姐,她挤了乳汁给我,她的小宝宝还在家里想着她。

来到武汉的医院,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打赢这场战役。我作为众多支援武汉的医疗工作者中的一员,为我们中山三院的大家庭加油!为武汉加油!

坚持过这波疫情,待到春光明媚时,我们一起到武大看樱花。

整理:南都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