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7000余基层党组织编织疫情防控体系
出台织密基层防控体系12条措施

南都讯 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多、出租屋多、工商业主体多等特点,东莞制定织密基层防控体系12条措施,充分发挥7000多个镇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7万多名村(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打通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 “干部联企、党员联户”
通过压实村(社区)党组织疫情防控责任,明确村(社区)党工委书记作为直接责任人,牵头抓总做好疫情防控人、财、物统筹调度,驻村(社区)的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协调解决村(社区)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对全市592个村(社区)全覆盖成立疫情防控联动组,由村(社区)党工委具体负责,统筹整合本村(社区)驻点团队、“两委”干部、工青妇群团组织、社工、志愿者、物业服务企业、“两新”组织负责人等各方面力量,落实属地防控责任。目前,全市组建村(社区)联动组592个共2.3万人,平均每个村(社区)38人,其中党员均超过60%。二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干部联企、党员联户”制度安排。实行每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联系若干企业,每名党工委委员联系若干党员,每名党员联系若干群众,实现联防联控全覆盖零死角,精准、实时掌握辖区内疫情防控动态。目前,全市已发动超过2万名基层党员干部联系企业5万多家,联系村(社区)居民和外来人员17.3万户。实时掌握企业用人单位开工计划和人员返岗情况,由村(社区)对辖区内所有“两新”组织负责人进行“一对一”联系,动态摸排异地务工人员节后返莞情况,协调企业管理层(出资人)落实人社部门关于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的有关要求,并对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主动提供帮助。
做好湖北籍留莞员工帮扶
建立网格化排查全面消除疫情防控空白点。依托“智网工程”划分的2894个基础网格9889人专职网格员队伍,重点加强小区楼盘、出租屋、商圈市场、商务楼宇等,逐楼逐户做好宣传引导、登记排查工作,对全市疫情实行网格化防控。要求网格员精准掌握小区楼盘等区域人员,特别是湖北籍人员及在湖北经商、就学的回莞人员有关信息,建立重点对象情况台账,做到“四清楚”,即家庭情况清、离莞去向清、身体状况清、来访亲友清。比如,麻涌镇新基村通过网格化排查,摸清了村内35家企业214名湖北籍用工人员(武汉籍16人),167户出租屋177名湖北籍租客(武汉籍19人),7名新基户籍人员外嫁湖北,7名湖北籍人员嫁入新基村等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加强对受疫情防控影响特殊群体的关心帮扶。由镇村党组织统筹,协调工会、妇联、团委等各方面服务资源和社工、志愿者等服务力量,切实做好关心关爱辖区内鳏寡孤独老人、生活困难党员群众,主动做好帮扶、济困、解难和释疑解惑工作。要求镇街全力做好辖区内居住的防疫战线工作者及其家人后勤保障工作,切实关心和爱护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采取有力措施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目前,镇街党委已走访慰问防疫战线工作者家属、困难群众或者有需要的人群1.8万人次,其中重点协助做好湖北籍留莞员工特别是其家属确诊患病、隔离员工的关心关爱、思想引导、生活帮扶等工作。
- 下一篇:中山一院抗疫“特战队”七成是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