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爱



许涓,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小语会成员,广州市骨干教师,天河区名教师。


扫码听“南都非虚构写作课”音频
小学生眼中的爱长什么样子?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第八期征文“2020爱你爱你”收到了不少小学生的来稿,本期特意精选了三篇作品。孩子心中的爱如涓涓细流,却满溢心田。妈妈的一瓶水,一次上学路上的相送,一次有趣的乡间捕鱼,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2020,年年有“鱼”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5班 沈壹心
◎指导老师:罗清
年味是什么?是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是一场欢乐的烟火,是一回愉快的探亲访友,更是一次有趣的乡间捕鱼。
2020的年味愈来愈浓,外公家鱼塘的鱼儿也愈来愈肥美。我们迫不及待想感受一下这别具一格的乡村年味——捕鱼。首先是准备工作:大人们有的把鱼塘的水放干,有的在准备捞鱼网兜、大箩筐和装鱼的大水缸;聘请的专业捕鱼者把弹性笼渔网放在鱼塘里,用水枪清理岸边的污泥,方便大家在鱼塘行走。
小孩们可就更热闹了,有的在岸上笑嘻嘻看热闹;有的学着大人模样,穿上长长的水鞋、大大的防水裤和宽宽的袖套。大家都跃跃欲试,仿佛准备每人都捞上满满的一箩筐鱼。我心里也充满了期待,这是一场多么有趣的劳动啊!
捕鱼开始了,大伙儿拿着沉沉的网兜和大筐子,三三两两地往鱼塘涌去。大人们的动作再熟练不过了,拿起网兜,这一条,那一条,全都给抓住了,放进了大水缸里。好多鱼儿因为搁浅而动弹不得,我们几个小伙伴想徒手抓住它们,可是这些鱼儿真滑,滋溜一下就逃跑了。看来得改变方法,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小小的、绿绿的网兜,在旁候着,有一条鱼靠近,我们便举网兜,朝着鱼塘里的鱼儿一推,居然把它吓跑了。鱼在水面扑腾了一会儿,尾巴左摇右摆地,溅得我们一身都是泥。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和妹妹各拿了一个鱼塘边空置的塑料花盆,锁定一只鱼儿,两个花盆把它头尾包着,鱼就进桶了……它“啪嗒啪嗒”地跳跃,一会儿就没力了。哈哈哈,我真是一个天才呀!我们成了“捕鱼专业户”:一条,两条,三条,五条……收获越来越多,我们满心欢喜!岸上的人也不甘落后,一会儿指指点点,一会儿说那边有一条鱼又跳起来了,一会儿又说有一条鱼搁在岸上了……不到一个小时,整塘的鱼几乎都捞完了。
丰收的鱼塘边洋溢着乡亲们满足的喜悦,大水缸里的鱼儿在蹦着、跳着,身上的泥水,裤上的污渍,全都被我们抛在脑后。晌午,村里的农庄腾起了袅袅炊烟,蒸鱼、鱼头汤、红烧鱼……整个村子都笼在鲜美的鱼香之中。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边感受着舌尖上的美味,一边聆听外公循循地讲述:“鱼多了,生活好了,这多亏了国家政策啊。现在农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农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外公边说边笑,白胡子一颤一颤地,在阳光下闪着幸福的光。
2020,国家更强盛,人们生活更富裕。年年有“鱼”,家家有余,这就是最美好的中国年。
点评:
全文充满了年味,小作者以设问“年味是什么”开篇,引出了乡间捕鱼的经历。小作者围绕“捕鱼”描写了准备捕鱼时的热闹,捕鱼时的欢乐,捕鱼后的喜悦。特别是写和小伙伴一起捕鱼的过程,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都很精彩,充满了童趣。文末通过外公的话提升了主题,鱼多生活好,都来源于国家的政策好。这是中国年的味道,也是这篇文章的独特味道。
母爱如水
◎作者:广州天河区华阳小学五年4班 郑宇航
◎指导老师:任丽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朗朗上口,可其中深意未必人人能懂。直到经历了那件事,我才真正理解了如春晖般伟大、如春水般而柔软的母爱。
那是临近寒假的一个周六,我照例要去琴行上课,半天学乐理,半天练演奏。
“妈,快点啊,要迟到啦!”我一边收拾乐谱,一边催促着。
“哎呀,我手头上的事情还没忙完。今天你自己去吧,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啊……”妈妈在书房一边快速地敲打着电脑键盘,一边答复我。她大概在写材料,头都没回。
我有点小情绪,但转头看了一眼钟,离上课还有15分钟,没时间纠缠,还是自己走吧。我摔上门,出发了。背着重重的乐器,我越走越气。以前都是妈妈骑电瓶车送我,乐器可以放在车架上,不用自己背,今天怎么就……妈妈为什么这样对我?工作就工作嘛,对我不闻不问……边走边喃喃自语,我越发觉得委屈,鼻子也酸了起来,眼泪也掉了下来。这时候,乐器也仿佛变得无比沉重,压得我后背隐隐作痛。
终于走到了琴行。进了课室,坐下来,拿出乐器,掏出课本,才突然发现——忘带水壶了。大概是因为刚刚一直在抽泣,现在觉得喉咙特别干,还有点痒。我忍着口渴,才上了小半节课就受不了了,感觉已经连唱了好几个小时的乐谱,喉咙好像要裂开似的。
就这样,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课间。我赶紧冲出教室,准备去接点水喝,哪怕用手掬点水,缓解下冒火的喉咙也好。可是,当我快步走到门口,看到眼前的一幕,更加伤心了。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陪着,给他们递上温水和点心,而我此刻又渴又饿,还没人管。我越想越难受,鼻子又酸了起来,泪水也忍不住要夺眶而出。我赶紧调转头,找了个空琴房,锁上门,哭了出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人要的小孩一样,又饥又渴,心仿佛沉到了海底,又空又凉。在空无一人的琴房,我越哭越伤心,越哭越生气,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我哭累了,喉咙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炙烤着,无论我怎么吞咽口水,它还是很干,干到每次咽口水都像刀割一样。
“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请赐我一瓶水吧!”正当我苦恼无助的时候,突然有一只手伸了过来,递给我一个水壶,而且盖子已经打开,我迫不及待地抓过水壶,仰头喝了起来,“咕嘟咕嘟”灌了几大口,喉咙里一下子舒服了许多。
是谁,给我拿来了水?当我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原来是妈妈,她的手还等在那里,等我把水壶放回去。这双手是温暖的,是发光的,带着希望和爱。
“宝贝,渴了吧?对不起啊,妈妈刚刚有点急事,来迟了。”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膀,柔声解释着。一瞬间,我内心的悲伤、无助、不满,全都消失了,只剩下快乐的小精灵在心头蹦跶。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白开水也能这么好喝:甘甜、清纯、可口。
水,滋润了我的喉咙,也滋润了我的心田。从那时起,我终于明白,母爱如水,是慈祥的,是温暖的,是纯净的,是柔软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也一定会理解妈妈,爱护妈妈,用我对妈妈的爱,滋养她的心田。
点评:
此文巧妙地将《游子吟》中的诗句分别放入开头和结尾,增强了文章的整体感。
小作者通过回忆一件往事写出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过程。文题“母爱如水”和文中母亲送来的水相呼应,构思比较巧妙。对心理真实细腻的描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从对母亲不能送自己上课的不满,到孤单路途中的抱怨,再到课间感觉自己被抛弃时的痛苦和生气,到最后喝到母亲送来的水时的感动和快乐。心理和情绪的变化串起了全文,写出了波折,情感更真实,也更能打动读者。建议小作者在语言表达上能更精炼一些,文章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2020,妈妈,我爱你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京师奥园南奥实验学校 黄子茜
◎指导老师:王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每当读到白居易的这首诗,我就会想起妈妈为我的付出。2020年了,我心里有好多话想对亲爱的妈妈说。
妈妈,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真的好心疼您。您还记得那个星期六吗?那天中午,爸爸正准备送我去少年宫上舞蹈课,可电话突然来了,他有紧急事务要处理,不能送我去上课了。历来一直是爸爸开车送我去上课,我从未有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根本不知道坐几路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可这时候又刚好是妹妹“西瓜”的午睡时间,您必须陪着她。她若是没睡好,会一直闹个不停的。想到这里,我决定自己独自坐公交车去上课。可您不放心,非要陪我一起去,我再三推辞,但您依然坚持,说您可以抱着睡着的妹妹送我。望着您坚定的目光,我只好妥协。就这样,您抱着像只小象一样重的“西瓜”,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公交站。幸好当时公交车上人还不算太多,您还有一个座位坐。您坐下后,时不时照看下睡着的妹妹,时不时叮嘱我要小心。
送我到少年宫后,您笑着跟我告别后转身离开了。您抱着妹妹,小心地在人行道上慢慢地走着走着……看着您略显笨拙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里时,我的鼻子一酸,眼泪猛地涌了出来。我努力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可是泪水还是止不住地往下落。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心酸地哭,这跟平时在家中撒娇的哭不一样,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不经意的流露。那一刻,我是多么心疼您啊!
妈妈,新的一年,我又长大了一岁,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为您做更多的事,但请您相信我,我已经有能力自己照顾好自己了。新的一年,我一定会更懂事,让您为我少操一点儿心。
妈妈,我还想对您说,请您在忙碌的同时照顾好自己。您虽然不用上班,但是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一样。除了关心我的学习,您还要照顾妹妹“西瓜”。每天带着她上早教班、逛公园……“西瓜”偶尔还要耍耍赖、撒撒娇,每次您总是耐心而温柔地教导她。除了带妹妹,您还要为我们做各种家务,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除了照顾全家,您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什么合唱团、家委会、亲子秀……一天到晚,您没有一刻停歇的。
妈妈,转眼就2020年了。时间过得很快,但我希望您能慢下来,慢一点,再慢一点,可以歇一歇,留点时间照顾自己。我已经长大一点了,请让我为您分担一些吧。
最后,我还有一点儿私房话想对您说。妈妈,我希望您还能像以前一样美丽。您以前很爱打扮,每天都美美的。可自从有了妹妹,您全变了。出门时,您前背一个包,后背一个包,背包鼓鼓囊囊的,里面塞满了“西瓜”的衣服和玩具,弄得就像村姑进城一样。我多希望您以后出门能够轻装上阵,像以前一样做一个轻松的、时尚的、美丽的辣妈。
以上就是我在2020年到来之际最想对您说的话。虽然有些建议听起来不太顺耳,但其实我最想对您说的还是,妈妈,我爱您,就像老鼠爱大米。我真心希望,当我长大,而您依然未老,永远做我青春美丽幸福的妈妈。2020,爱你,爱你哟!
点评:
此文开篇引用白居易《燕诗示刘叟》中的诗句,自然引入话题,让读者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小作者用对话的形式倾述新年伊始自己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感情充沛而真实。特别是对妈妈离开时背影的描写,虽然质朴,却蕴含真情。全文层次清晰且注意了详略,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妈妈的心疼,此为详写;二是希望妈妈留点时间照顾自己,这部分略简;最后言简意赅地表达希望妈妈能像从前一样美丽。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妈妈真挚的爱,能引起读者的共情。如果小作者能围绕一个意思来倾述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会更和谐统一。
点评老师
许涓,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小语会成员,广州市骨干教师,天河区名教师。
写作攻略
打开思维,写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我的春节”征文正在进行中。要想写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我觉得首先要打开自己的思维,要对“年味”“春节”有一个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年”首先是一个传说。“年”在我们的传说中是一头怪兽,它的名字叫夕。一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用什么来除掉“夕”呢?用一切红色入火的东西,如红对联、红鞭炮、红灯笼等等,所以在传说中年的肇始就是驱邪招福的意思。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实际上春节是我们先民的迎春活动。一年之初,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春江水暖,百草回芽……人们挂春幡、贴门联,浓浓的年味就来了。年来了,春天就来了,河上的坚冰碎裂,大地开始明媚……我们写“我的春节”,可以写一写自己感觉到的春回大地的景象,人们迎接春天的种种活动与仪式等。
过年,意味着除旧迎新。中国人喜欢用最具仪式化的手段,迎接新春的到来。我们沐浴、购新衣、买年花……把自己装扮得焕然一新,把大街小巷变得花红柳绿,中国人喜欢用最花枝招展的方式告别冬藏,迎接新春。中国传统的年味就在这些繁琐的风俗仪式里。在你的家庭里,家人又会用怎样的仪式,你们会共同参与哪些活动来迎接新春呢?置身其中的你,请主动加入到这迎春的仪式中吧,并且拿起笔记录下来,展示一下你家是如何过春节的。
提到过年,当然不会错过美食,年味儿首先是味蕾的记忆。腊月的歌谣是从“年二十三糖瓜沾”一直唱到大年三十晚上的,这就是中国人年的味道。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年味不再,但对家乡年味的记忆却始终停留在我们舌尖的味蕾上。用自己的笔去追寻一下那记忆中的家乡味,也是一个不错的写法啊!
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过年就是回家。有一句话说:家在哪儿,年味就在哪儿;亲情在哪儿,年味就在哪儿。物质会让年味变淡,亲情则能将年味变浓。你有过在异乡甚至异国独自过年的经历吗?如果有,写下来吧,一定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我的春节”。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春节已不再存在,只能是一个象征、一个传统的符号了。如果我们将过年视为一种文化、一种活法,它也必将随着时代而变化。现在过年,已加入了许多新的活法。有人说,过去的年味在减少,现代的年味在增加。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年味的变化呢?你对此有怎样的见解和看法呢?认真思考下去,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又是一种不错的写法。
不管怎样,年是我的记忆,是你的记忆,是每个人的记忆,是我们民族的春节记忆。
写作是一种打开,打开思路,打开思维,打开记忆,打开生活,打开生命……期待同学们打开思维后写下与众不同、精彩纷呈的“我的春节”!
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 丁之境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
征文启事
#我的春节#
你的“年味儿”是什么呢?如今的“年味儿”和记忆中有何不同?写出“鼠”于你的“年味儿”吧!
征文对象:
中小学生;
体裁:纪实(诗歌、文言文除外);
截稿时间:
2020年2月15日;
投稿网址:http://h5.oeeee.com/zuowen/或扫码进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
本期统筹/主持:
南都记者 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