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者病情快速加重,钟南山远程会诊
“全力救治,太年轻了”

昨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织危重症病例远程会诊。

南都讯 去湖北探亲两天,来到广东即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还持续性地加重,直到上了最高生命支持系统——人工膜肺(ECMO)。“一定要全力以赴救治,太年轻了。”6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出席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症病例远程会诊时表示。
钟南山院士又上线了
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小组副组长、省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表示,自广东省出现输入型确诊病例后,广东一直致力于依靠专家团队做好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组成的医疗救治工作组以钟南山院士为顾问,汇集全省200多名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感染防控等各专科各领域专家。”
同时,广东建立了专家组运行的“3+1”工作机制。明确“一线”守治、“二线”片区巡诊和三线专家组组长配合省指挥部,统一协调省临床专家组的专家,对全省危重症及重症病例进行全覆盖三线会诊指导。
广东还利用全力打造的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的互联互通,定期开展重点病例远程会诊工作,进一步提高省级专家巡诊、会诊效率。“让患者得到更为科学的诊断治疗。”刘冠贤表示。
1月29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出席省指挥部救治组组织的首次远程会诊,2月6日下午,钟院士再度上线参与会诊。
“符合标准就出院,长期留院没好处”
作为最早发现输入性病例的城市,深圳承担的危重症病例救治任务一直比较重。在当地定点收治医院,两例输入的高龄老人病例,在院治疗已有20多天,现在的问题关键就是如何让他们顺利撤下ECMO。
“好消息是他的病毒检测阴性了,之前诊断的爆发性心肌炎症状也在改善,怎么撤机?”一线专家在远程会诊中显得有点急迫。综合了专家组专家、广医一院的呼吸、重症专家黎毅敏、刘晓青教授的意见后。钟南山院士表示,这么长的治疗,一线医生维持得很好。
“患者的状况稳定了,这就是进步。”钟南山除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用药建议和诊疗方案的调整外,还特别建议道,相当多已经插管的危重症患者,都会面临病毒减退、感染改善后的后续治疗如何推进的问题。
一直以来,广东对危重症病例数量的变化都给予高度关注,每一例重症病例都有高级别专家会诊。在2月6日的远程会诊中,1名三十出头感染者的病情的进展牵动人心。
在当地医生上传的影像资料里,这位年轻感染者,从简单影像学改变到变成大白肺,仅仅过了几天时间。“我们及时给患者上了最高生命支持系统ECMO。”远程会诊系统那端,救治医生有点忧心。“患者的心脏、肾脏、消化系统的问题,都能很快得到纠正,可呼吸系统的问题却在持续加重”。
钟南山表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的靶器官还是肺,真正出现多脏器衰竭的病例并不太多。“现在的关键就是要保护好患者的肺,把握好上ECMO的时机很重要。”结合多年的临床意见,他还给出了特别的提醒,一定注意可能出现的感染。
“务必全力做好救治,太年轻了。”
钟南山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定点收治医院花了很大精力去抢救病例,这是必然的。“但我们也要抓两头,只要患者符合四大项出院标准,就可以出院,长期留院没好处。”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 下一篇:网传返程高峰画面并非广州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