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疫情通报由每日两次改为每日一次

从2月11日起执行,疫情短期内影响东莞制造业,但未来整体发展不受影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02-12 02:30

从2月11日开始,广东省的疫情通报从每日两次改为每日一次,即每天上午发布截至前一日24点的疫情情况,不再发布0-12时的新增数据。

2月11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七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东莞市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紫霄、东莞市政府副市长喻丽君、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叶向阳、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司琪、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锦棠出席。广东省卫健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紫霄表示,近日随着疫情发展,广东省病例数有所下降。从2月11日开始,广东省的疫情通报从每日两次改为每日一次,即每天上午发布截至前一日24点的疫情情况,不再发布0-12时的新增数据。

  抗疫前线

  31名专家将分赴全省21个地市巡诊指导

周紫霄表示,为进一步督促各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相关工作制度落地见效,加强专家指导和监督,提高各地诊疗水平,广东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医疗救治组从广州地区部分三甲医院呼吸内科、ICU、感染科、院感科等专科抽调了31名专家,成立了9个指导组,于2月11至12日两天分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对全省所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全覆盖巡诊指导,全面评估现有患者的病情,查找临床救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治疗工作给与指导。

与此同时,广东不断强化“四集中”要求。一是提质扩容收治集中患者。要求各地根据救治需要尽可能扩大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救治床位和救治能力,摸清并准备好后备医疗机构救治床位和医务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二是健全工作机制集中专家。要求各地要不断调整、充实、优化片区和地市临床专家力量,继续加大专家组中重症医学专业专家的比重,安排不少于1名ICU主任担任组长,加强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力度。三是统筹合理调配集中资源。要求坚持市级统一调配和省级重点调配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救治物资资源供给工作。各定点救治医院要实行院长负责制,第一时间为临床一线解决救治需求遇到的问题。四是加强三线值守集中救治。要求一线专家落实“守治”职责,二线专家落实片区巡诊制度,三线专家做好每日远程查房轮值工作,赴各地会诊时要具体指导临床医疗救治。

  昨晚广东第二批240多人医疗队驰援荆州

目前广东援助湖北情况以及后续安排如何?发布会上周紫霄回应,目前广东已派出1176名医护人员组成救援队伍驰援武汉,已有11批队伍正在当地开展防控工作。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广东、海南对口湖北荆州,做好医疗队支援。广东迅速组建了108人的技术骨干,连夜起程,连夜起程,于2月11日凌晨2时乘飞机到达荆州,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进行。据悉,首批队员来自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机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第二人民医院、省结核病控制中心和金域医学等6个单位。

“首批队伍派出不到24小时,我们又马上集结了第二批的医疗队,目前集结了240多人。”周紫霄表示,他们都是从广东省市县抽调的一些技术骨干,有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也特别抽了一些中医,将于2月11日晚上到荆州集中开展工作。

周紫霄说,广东在自身防控物资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困难,尽力做好支援医疗队的物资保障,配备了一定数量护目镜、N95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防护物资。“2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学也捐赠了一些物资,这批物资将全速随当晚去荆州的医疗队,送到湖北的一线去。”

  复工复产

  按轻重缓急 东莞引导企业分期分批开工

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十七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还重点介绍了东莞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司琪表示,在指导企业在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截至2月10日晚,东莞全市已经有4491家企业开工,其中制造业企业占79.54%,批发零售企业占8.61%,其中有一定交叉度。

司琪介绍,东莞引导企业分期分批开工,在达到疫情防控的基础情况下,逐条启动生产线、逐渐提高产能、逐步增加用工需求,确保生产与员工返岗相匹配。

与此同时,东莞还将用工需求进行统筹。“比如一些医疗物资企业急需用工人,东莞就把一些还未开工、留在东莞的一些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上岗,同时将东莞本地‘4050’就业困难人员等作为调剂,做一些分配。”司琪表示,还要保障重点企业的用工,目前东莞已帮助23家疫情防控相关企业,解决用工需求380多人。

司琪表示,东莞目前累计发布了1153家企业8.3万个岗位需求信息,并且特别开设了疫情防控岗位需求信息专版,帮助企业快速找到工人。

  助企撑企 市镇两级组建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锦棠表示,由于开工时间的延迟,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同时也影响了返岗人员的数量,出现招工难的问题。这两个因素叠加,短期内对东莞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对餐饮、娱乐等消费行业影响较大,同时对工业制造业也有影响,预计对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影响较大。

刘锦棠认为,东莞的经济韧性比较好,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因此短期内疫情不会影响东莞未来的整体发展。“我们也有信心,预计这次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前期推迟的消费和投资会有所释放,工业经济增长会呈现补偿性的增长。”

东莞如何应对可能即将到来的经济下滑问题?刘锦棠表示,在疫情冲击之下,稳定企业经营,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是当前东莞市经济平稳发展的头等大事。“2月7日,东莞市出台了‘助企撑企15条’,共有50多项措施,全都是干货。”刘锦棠介绍,2月6日还推出了东莞“倍增计划”升级版,在增资扩产和优化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10条工作措施。并由市镇两级财政共同组建了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扩大风险补偿白名单,将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纳入,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扶持。

  物资储备 粮油可满足半年供应

东莞市政府副市长喻丽君还介绍了东莞市疫情防控情况。喻丽君表示,截至2月11日12时,东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2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或输入性家庭聚集性感染,暂无本地社区传染案例。其中重症5例,危重症5例,部分患者已有好转,已出院7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截至2月10日20时,东莞全市已设置集中医学观察点998个,累计集中隔离10223人,其中4827人已解除隔离。

喻丽君介绍,从1月27日起,东莞设置了129个体温检测点进行24小时检查,精准摸查发热患者和疫情重点区域人员。用大数据逐一排查近14天来莞人员,全力阻断疫情输入。

东莞还在全市设置了52个发热门诊,6家定点医院,组建200多人的专家治疗团队,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目前东莞全市医院隔离的床位储备量最大预计可以达到3300多张。

在防疫物资方面,东莞发挥制造业的优势,千方百计保障一线的需求。喻丽君表示,东莞的防御物资优先保障医护、社区等一线防疫人员,总体上还是比较紧张。但东莞将努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国家和省交办的任务。在生活物资上,目前全市储备粮储备食用油能满足6个月的供应。

  疫情通报

  昨日全省新增治愈出院人数达60人

南都讯 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李秀婷广东战“疫”现场传来好消息!12日凌晨,记者从省卫健委独家获悉,11日全省新增治愈出院人数达60人,为新增治愈出院人数最多的一天。

目前全省累计治愈出院241例,其中不乏重症、危重症患者。从2月2日至10日全省新增治愈出院人数稳定增加,分别为2例(2日)、6例(3日)、12例(4日)、17例(5日)、19例(6日)、29例(7日)、28例(8日)、18例(9日)、38例(10日)。

“心态摆正了,就胜利了一半!”很多新冠肺炎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后成功康复出院,极大提振广东医患人员的信心。他们认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治疗方案,就一定能战胜病毒。

当前,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态势多日总体稳定。2月3日至10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数分别为114例(3日)、73例(4日)、74例(5日)、74例(6日)、57例(7日)、45例(8日)、31例(9日)、26例(10日)。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美苏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莫郅骅 王美苏 王道斌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视频:南都记者 陈艺丹 张驰 实习生 刘紫荆 姚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