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发文规范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

课时不超20分钟 禁强求每天打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贺蓓 02-14 01:50

南都讯 记者贺蓓 延迟开学期间,如何做好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2月13日,广东省教育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明确,要统筹安排好其他学段各门学科的线上课程内容,线上课程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0分钟,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

严禁超进度、超要求、超标准教学

《工作指引》提出,线上线下融合。各级教研部门、各学校要深入研究线上教学的规律、特点、实施策略,不要简单将线下课堂教学直接搬到线上进行教学,注意线上教学和线下学习场景的不同,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原则上线上重导学、答疑,线下重自学、实践。

《工作指引》明确,线上教学可以用录播、直播、答疑的方式进行,各地各学校也可根据本地本学校实际,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合理安排线上教学。

普通高中以学校为主,灵活采用集中教学、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网络直播形式。

初中由县(市、区)统筹安排或有条件的学校以校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中教学、个性化辅导、主题探究和项目学习等方式。

小学由县(市、区)统筹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要强化学科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预习,在家庭成员陪伴下开展亲子阅读、绘制思维导图、创意创作、游戏锻炼等,综合学科(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建议开展有趣味、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要关注重点年级,高三、初三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重难点、强化薄弱点、研究新热点,力争做到“一班一案、一生一表”。

《工作指引》强调,坚持适度教育。要充分考虑到线上教学和居家学习的特殊性,建议放慢进度,以课程标准的达标为宜,严禁超进度、超要求、超标准教学,避免偏题、难题、怪题。要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对小学低年级线上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要统筹安排好其他学段各门学科的线上课程内容,线上课程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0分钟,各学科每天的学习容量要合适,避免各自为政增加学生负担。同时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做到劳逸结合,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

做到少培训甚至“零培训”

《工作指引》要求,加强线上课程与教学资源审核。教学资源的来源要合法合规,推荐的APP须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线上教学资源链接或资源须为正规渠道资源,教师们在教学中引用的教学资源要明确注明出处、合法引用。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线上课程审核机制,合格一门上线一门;线上课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谁开发、谁提供、谁负责,分级审核;要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政治审查、内容审查,尤其是意识形态和学科知识性错误审查。

《工作指引》提出,线上教学原则上以原班级为单位组织上课,各校各年级可统一时间统一课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但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大课”。各学校和老师要充分利用线上班级开展学习指导、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各地教研部门、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检查,确保任课教师在线到位。

同时,要关注线上教学对学生在线学习能力的要求,降低技术使用门槛,尽可能利用一站式应用的平台,或者成熟度高、公众使用率高的免费平台和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做到少培训甚至“零培训”。

此外,《工作指引》要求做好教学衔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和制订正式开学方案、教学计划,确保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各地各学校要对延迟开学期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提升教学计划的针对性,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做到延迟开学期间的学习和正常开学后的教学有效衔接,确保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