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特别书单








编者按:抗击新冠病毒,守护健康,是近期最重要的主题。我们从新书中挑选了8种,推荐给读者,希望对热爱阅读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册》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2月版,15.00元。
该书是国内第一本服务于老年人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手册,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特点和日常生活习惯的角度出发,全书采用问答形式,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础知识与防护常识,同时对老年人日常预防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进行纠正与科学解析,为他们提供科学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专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指导,以消除他们的恐惧、疑惑和误解。该书适当加大了字号,方便老年读者阅读。科学专业,图文并茂,老年人看得懂,用得上,遇到病毒不惊慌。
《剑与盾之歌:人类对抗病毒的精彩瞬间》
刘欢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68.00元。
通过一代代科学家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人类已进入了基因克隆时代,实现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欢在这本书中纵横历史上下数万年,介绍了病毒从古代到现代生活中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探寻了病毒起源和传播,揭开了病毒的神秘面纱。通过疫苗等科学防疫手段攻克天花和狂犬病等,展示了科学技术战胜疾病的伟大力量,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科学家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实事求是、奉献牺牲的科学精神。
《食之养:果蔬的博物学》
(美)乔·罗宾逊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版,88.00元。
在本书里,作者仔细梳理了野生物种经历复杂的驯化为现代水果和蔬菜的过程,描述了人类为了追求高产、口感、品相、易于种植、便于长途运输等,如何通过自然选种和育种技术将生菜、玉米、土豆、胡萝卜、西红柿、苹果、蓝莓、草莓、葡萄等众多植物的可食用部分从小的、苦涩的、营养丰富乃至富含药用价值的转变为大的、甜的、营养贫乏的。罗宾逊主张,人类的饮食文明应该追求口感和营养的统一,她告诉大众如何从果蔬中挑选出可口、同时又富含营养成分的品种。
《我的身体怎么了?》(5册)
(日)WILL儿童知育研究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4月版,100.00元。
这是一套日本儿童绘本,主要以图画书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形式、萌萌的画风,从5大儿童常见病入手,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一整套家庭健康知识基础认知读物,向孩子解答身体为什么不舒服,如果身体不适了应该怎么办,让家长明白怎样及时处理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该系列针对“孩子们为什么会生病”这样的疑问,以绘本的形式,介绍了感冒、流感、过敏、中暑、手足口病、食物中毒等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起因及预防方法。故事简单易懂,插图可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干预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心理保健分会主编,花城出版社2020年2月版,15.90元。
这本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理干预的实用性操作手册。它试图为大众提供专业的抗疫心理指导,降低应激失调,恢复心理平衡,用健康的心态面对疫情。该书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等资料编写。在疫期处于极大的应激状态下,民众和患者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及民众生活质量。心理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目标人群树立起积极应对策略,为目标人群提供情感支持,给予关怀和支持,重建自信心。
《无器械健身》
(美)马克·劳伦等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12月版,79.00元。
现在为了躲避病毒侵害,许多人都“猫”在家里,运动健身变得困难起来,参考这本书,或许可以找到好的在家健身办法。多年来,作者马克·劳伦一直负责美国特种作战部队的训练工作。为此,他开发了一种极其有效的训练概念。他在书中向大家介绍了这种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不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做这些练习。每周4到5次,每次20到30分钟,10周为一个周期。你的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速度、平衡能力、协调性都会增强,柔韧性也将提高。
《与微生物结盟》
(美)艾米莉·莫诺森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4月版,45.00元。
人类的健康和农业的健康基于相同的生态学,并且面临共同的挑战:因进化而导致的耐药性问题。幸运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与微生物结盟。从高科技基因编辑到古老的粪便移植技术,从能够感染并分解细菌的病毒到旨在更好地激发我们的天然防御而设计的疫苗等,本书将科学创新性的策略分享给读者,让读者看到迷人且充满希望的自然防御的世界,并给予读者正确的引导——亲近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合作,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如何生,我们如何死》
(新西兰)大卫·加勒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9年9月版,42.00元。
大卫·加勒是一家繁忙医院的重症监护主任,多年处理急重症的工作经历让他见证了一场场生死离别,父母的相继离世也让他脱离了旁观者的视角,更深入地思考医疗的局限与不凡,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他将这些关于生死对抗的回忆集合成了这本书。在书中,大卫围绕着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展开了对人体物理组成和情感关怀的讨论。他将专业医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急救工作见闻,反思关乎生死的各种问题,细细讲述各种病床前的真实案例。关于生死,我们需要了解得更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