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力“战疫”,也要做好非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2-18 02:30

日前,武汉市卫健委公布了武汉市部分接诊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名单,并指出此举是为做好疫情期间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满足慢性重症患者、孕产妇、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需求。

疫情中的武汉令人揪心,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所需要的床位和医护人员数量远远超过了武汉的医疗资源负荷,不断有医院被征用为定点救治医院,而按照之前的情况,一旦被征用,很多医院都会一刀切地不再接受非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之下,日常医疗秩序必然被打乱,但医疗资源的完全集中和社会资源的集中不是一回事,如果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无法得到保证,则很有可能有人会因此而失去生命,尤其是需要长期治疗的肾病透析患者、血液病患者和癌症等重症患者。疫情下的武汉重症患者困境,已经有过多篇报道,癌症患者坚持了半年的化疗突然被迫停止,肿瘤切除手术推后,白血病患者输不上血,每周需要做三次透析的肾病患者做不了透析,辗转多家医院都无法被接收、继续治疗,等等。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当然极其重要而且非常紧迫,但其他患者尤其是长期重症患者的就医保障也同样重要,他们经不起拖延,无法“忍一忍就过去”,如果就医得不到保证,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就过不去了。

此时,武汉作为重点疫区,安排专门的医院接诊不同类别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需要长期定时就医的都是有慢性病或重症患者,这些有基础病的长期病患者,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很容易变为重症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长期病患者不仅就医需求要得到保障,也需要更周全的考虑和保护,不同的医院收治不同类型的患者,理论上可以更有效地做到资源优化利用。例如,武汉市第六医院虽然被设立为第三批发热定点医院,为了满足原有透析病人的正常治疗,仍制定了“不增容,专通道、普筛查”的原则,设立专用电梯直达医院血透中心,同时对患者实行三测体温制,针对入院肾友病人均集体筛查肺部CT、核酸检测,及时排查新冠肺炎病人,保证疫情期间透析病人的就医安全。同时,也需要注意,对各类型患者尤其是长期病患者的数量、需求等应进行统计,准备好相匹配的医疗资源,否则,如果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将比分散在各个医院救治效率更低。

维持基本医疗秩序,保证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对非重点疫区也同样适用。与重点疫区缺乏床位、缺血和设备不同的是,非重点疫区如今有大量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而长期病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都有固定的医生,一旦医生驰援武汉,则会影响复诊甚至常规治疗。对于非重点疫区而言,在做好“战疫”准备和支援武汉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需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转诊就医服务,科学分诊,并可通过电话、网络、社交媒体等多个平台进行医疗资源信息的发布和沟通。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新冠肺炎患者和非新冠肺炎患者都很重要。在“战疫”的特殊时期,医疗秩序仍需维持,科学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非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就医保障,对长期病患者而言,或许就是救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