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MLF利率下调,LPR也下调10个基点?

今年货币政策的主线是逆周期和降成本,降息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降成本的主要抓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田姣 02-18 02:50

正如市场预期,中期借贷便利(MLF)“降息”如期而至!17日早间,央行开展的新一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这也是继本月初7天期、14天期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之后,第二个具有政策指标意义的利率出现下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MLF操作利率下调外,本次操作还搭配了10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共释放了3000亿元的流动性。市场预计,MLF利率降了,本月20日的LPR“降息”大概率也会跟随下降。

释放3000亿流动性

央行昨日在官网公告,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开展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3.15%;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0%。央行此前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3.25%,本次下降10个基点,这也是2019年11月以来MLF利率第二次下调。

MLF操作利率下调也在意料之中。早在2月3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央行创纪录开展了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时当期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双双下降10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市场预期下次MLF的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会有较大概率下行。

“此次MLF操作利率的下调,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实际融资成本下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向南都记者表示。在银行业短期流动性压力并不高,增量流动性对于实体企业支持相对不足的情形下,降息策略对于直接减轻企业存量贷款利息支出负担的政策边际效应可能更佳,MLF操作利率下调是合理的选择,也在市场预期之中了。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南都记者表示,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利率走廊的“事实下限”,包括DR007在内的7天期货币市场利率品种通常会维持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方。作为市场招标形成的利率品种,MLF利率与市场利率存在较高相关性。此次MLF中标利率下降,增强了与市场利率的同频共振,有助于强化政策利率体系作用,更好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引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下调MLF利率,并未对到期逆回购进行同等规模续作。对此,梁斯认为,主要是当前市场利率过低,不符合央行目标利率区间(DR007应至少在2.4%以上),持续低利率环境容易引发金融市场加杠杆,刺激债市走强,可能会引发市场风险。其次,继续大规模投放流动性将强化“宽松”预期。监管部门已多次强调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会产生影响,不会改变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大规模的流动性投放将带来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容易强化市场对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误解,形成“大水漫灌”预期。

LPR大概率下行

事实上,央行每月中旬开展一次MLF操作逐渐常态化,既向市场投放充裕流动性,又为每月20日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提供价格指引。市场普遍预计,既然MLF利率降了,预计本月20日的LPR也会随之下调,从而促进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下行,用MLF置换部分到期逆回购,一方面可以拉长资金投放的期限,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为LPR下降打开空间。2月20日新一期LPR报价,预计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陈冀向南都记者表示,此时下调MLF操作利率对于20日新一期LPR报价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应对短期疫情冲击,预计1年期LPR报价至少同步调整10BP,5年期LPR保持不变的概率较大,但不排除小幅下调的可能。

“2020年货币政策的主线是逆周期和降成本,而降息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降成本的主要抓手”。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预计,从全年来看,LPR有40个基点左右下行空间,对应政策利率除去本次降息10个基点后仍存10~2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

对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温彬认为,仍将保持灵活适度,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梁斯亦表示,“新冠”疫情只会在短期内对货币政策的节奏带来干扰,长期内不会改变央行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

“在仅仅非对称降息下,可能对于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央行可能推出其他组合政策适度地缓解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压力”,陈冀也表示,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可能成为组合政策的一个备选项。

采写:南都记者 田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