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第二批16个新职业
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AI训练师成新职业
南都讯 记者徐冰倩 又一批新职业“出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等。这是自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
据了解,去年三大部门也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去年公布的新职业中,一是多产业结构升级所催生的高端专业技术新职业,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二是传统职业变迁而来的职业,如无人机驾驶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三是信息化广泛应用衍生出的新职业,如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员、农业经理人。
今年公布的16个新职业中,生产制造和建筑领域的技术革新催生出不少新职业,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铁路综合维修工、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等。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领域,在技术革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上取得了长足发展;高铁、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增强。
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不断涌现。例如,在物流行业,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对整合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供应链管理从业人员的需求逐步增加。
随着大量连锁经营模式的出现,有别于传统店长的连锁经营管理从业人员也逐步增多。近年各类电商迅猛发展,专职外卖、生鲜、药品、代购等网约配送员大量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的新职业有明显区别的是今年有不少与健康护理服务相关的新职业榜上有名,如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就16个新职业答记者问时表示,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新职业的公布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以及有利于产业发展。
相关新闻
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平台员工达623万
相关报告显示,中国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
南都讯 记者傅晓羚 3月4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称,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交易规模增速显著放缓,直接融资规模也大幅下降。不过,在整体就业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依据报告数据,2019年共享经济平台员工数为623万,比上年增长4.2%;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同比增长4%。但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一组数据对比上年,增幅同样放缓。
报告指出,共享经济在就业领域的增长,反映其极大地促进了灵活就业、兼职就业、创业式就业等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报告总结发现,兼职就业成为共享经济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就业形式——滴滴平台上兼职司机大约占到九成,78.9%的兼职司机每天在线时间少于5小时;美团平台上52%的骑手每天工作4个小时以下;爱彼迎平台上近9成的中国房东是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