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从疫情严重国家入境广东者隔离14天

如经广东中转去省外的,严格按当地规定做好防疫工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沛 李鹏 梁炜培 03-05 02:30

3月4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3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3月4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3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现扩散态势,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纪乐勤介绍,广东已建立口岸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加强入境健康管理。凡是从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经广东口岸入境的、目的地是广东的,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实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纪乐勤介绍,广东省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举措,主要包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填报,对检疫发现的染疫人、染疫嫌疑人或参照染疫嫌疑人管理的旅客,按有关规定移交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医学观察场所留观。

根据境外疫情变化动态调整隔离观察政策。凡是从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经广东口岸入境的,或经其他国家或地区从广东口岸入境且过去14天有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旅行史、居住史的旅客,如果是中转去省外的,严格按当地规定做好防疫工作;如果目的地是广东的,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实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外交人员,体温检测合格的,按照有关外交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对到达广东的航班在售票、登机办理、飞行等环节给予温馨提示,并在航班飞行途中提醒乘机旅客、机组乘务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平飞过程中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广东对所有入境旅客的管理本着依法依规、友好关怀原则,纳入现有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并坚持一视同仁,无差别地执行相应措施。

  链接

  惠州62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惠州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惠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小军介绍,截至3月3日,惠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2例,已全部治愈出院;从2月19日起,保持14天零新增病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

惠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刘庆荣补充介绍,惠州确诊的62例病例中,病例排查发现35例,由密切接触者转阳的有23例,社区排查出的有4例,所有确诊病例中,没有普通病例向危急重症转变的。目前实现全部确诊病例清零,在救治中,所有病例都采用了中西医双管齐下、中西医会诊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惠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6.5%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刘小军介绍,截至3月3日,惠州已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1家,复工率96.5%,工人返岗率60.2%;省下达惠州重点保障企业复工率98%;重点企业供应链企业104家,已全部复工。

在建的68宗省重点项目复工率97%。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段及河惠莞高速、太平岭核电、两大科学装置、中海壳牌SMPO/POD等重大产业项目也已经复工建设。

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吴欣补充介绍,截至3月3日,惠州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复产率达99%,重点产业链复工率100%。她举例,作为惠州的知名电子企业,TCL也受到疫情的部分影响,但在2月21日,惠州的TCL供应链的近80家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在惠州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帮扶下,目前TCL的订单量非常饱和,有信心把受疫情影响的损失抢回来。”此外,疫情期间,惠州不少电子信息产业转产、扩产,生产红外测温仪等医疗器械。吴欣介绍,目前惠州红外测温仪的上下游产业链达到100家企业。

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向阳表示,保障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用工需求,惠州的动作“早、准、快”,截至目前,惠州外省务工人员返岗率达到75%。2月17日,就有最早的一批302名复工人员分批乘坐专车返回惠州。复工企业中,TCL已经有近万名员工通过包车等返岗。同时,人社部门还组织开展了网上招聘,针对全市1639家企业,提供9.1万个岗位。

大型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复工率达89%

作为农业大市,惠州如何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全力组织春耕备耕?刘小军表示,全市356家大型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目前复工率达89%,到工率68%。

针对农资和农产品运输不畅问题,为176家符合资质条件的民生保供企业开具资质证明,打破农产品和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壁垒。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对滞销农产品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累计解决2.2万吨蔬果、383吨水产品、145万羽家禽的销售问题。

刘小军介绍,惠州将在农业生产、春耕备耕方面突出稳面积、确保稳产量。以农业产业园、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抓手,示范引领带动农户,在清明前完成早稻插秧、4月20日前完成158万亩春耕春种任务。蔬菜方面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强化生猪稳产保供,全市年出栏生猪将达到190万头,生猪自给率80%,多措并举保障春季渔业生产,预计全市春季投苗约15亿尾,可有效保障水产苗种供应和水产品市场供给。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张沛

采写:南都记者 张沛 李鹏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