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抗非英雄“德叔”:

当年救人感染非典 如今再战新冠肺炎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斌 马辉 刘军 陈冲 03-16 01:30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逆风前行的是战疫者身影。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事关生死的严峻斗争,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日夜奋战、舍生忘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展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一场全体动员、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广大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广大群众众志成城、踊跃参与,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他们都是勇敢奉献的战疫者,许多人原本默默无闻,但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战疫者名片”系列报道,用镜头与文字致敬做出了不凡之举的凡人英雄,让他们的名字走进百姓记忆,照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家园。

派驻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现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被尊称为“抗非英雄”。曾被授予“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特记一等功”、“岭南名医”称号、还是2019年“广东省十大健康科普传播大使”。

  抗疫感言

有人说,非典感染了你还来?我是个医生,来武汉支援当地医疗工作,和我以前得没得过病没有关系。虽然我年纪比较大了,但还是要发扬广东人的精神、中医人的精神、医生的精神。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哪有这么多英雄,我就是个医生。

人称“德叔”的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已在武汉抗疫一线工作一个多月了。56岁的他,是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除夕当天,他出征武汉,奋战至今,整个人已“瘦到脱形”,但憔悴的眼里依然放着光。

1月24日,除夕夜,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德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一天前,武汉开始“封城”。

和张忠德一起逆行抵达武汉的,有另外3位高级别中医专家。专家组的任务是实地了解疫情和患者救治,研究如何中西医结合救治疑难急危重症,优化中医药治疗方案。

大年初一,4位专家7点出发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查房。这里是湖北省、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收治了最早的一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查房持续了5个小时,下午1点半才结束,紧接着专家们又开始开会讨论治疗方案。

17年前的“非典”时期,张忠德是备受关注的“抗非”英雄。

当时,身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在救治SARS患者时,突遇一位患者病情急转直下,他亲自上前“插管”。这个救他人性命的动作让他中招了。

“每一天都觉得这也许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写好的遗书都压在枕头底下了”。幸运的是,他在连续被救治第19天后痊愈。

这次到达武汉,除了参与专家病例分析讨论,参与制定诊疗方案,张忠德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担任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奋战至今,整个人已“瘦到脱形”。

广东60名队员中,虽有他17年前一起抗击非典的“战友”,但更多的是缺乏疫情一线经验的队员。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忠德回想起医疗队队员要进病房的那天晚上突然哽咽,“我怎么也睡不着,我怕。”作为医疗队队长,他希望把他们健健康康带出来、平平安安带回去。

非典九死一生的经历,让张忠德更深切地感受到“命悬一线”的危急,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医药治疗在抵抗此类疫情中的独特优势及特殊价值。

令张忠德高兴的是,在团队和本地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观察上获得积极反馈。这也让中央坚定了推广中西医结合抗疫的决心。

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要求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提升临床救治效果。而某种程度上,张忠德及其战友在一线的工作推动了这份文件出台。

南都特派记者 吴斌 马辉 刘军 陈冲 发自武汉

摄影:南都记者 陈冲 谭庆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