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的城 喧嚣的街
荆州中心城区封城52天后解封

↑3月18日,荆州古城的护城河边,拍照的年轻人。

3月17日,荆州古城墙边,市民骑车归家。

3月17日,荆州中路,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3月17日,荆州古城墙门,外出的市民。

3月17日,市民经过巨大关公雕像。

3月18日,人民路,汽车在等绿灯。

3月17日,市民带两只小狗外出透气,她透露已在家里呆了50多天。

3月17日,三义老街的一个老字号理发店开始营业,剪发依然是几十年不变的老价格,10元一位。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3月17日晚上,在荆州市荆州中路,一个中年男人难掩欢喜唱起了歌曲。这是荆州中心城区“解封”的第一天,大多宅家近两个月的荆州市民,终于可以出动了。和不少荆州当地市民一样,这一天,南都记者也走到了街头。
根据《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8号)》,自3月17日零时起,荆州中心城区范围现有内设交通卡口全部撤除,恢复正常交通秩序。机动车等凭健康绿码或健康证明有序通行,不再需要车辆通行证明。有序解除小区封闭管控状态,居民可分时、错峰正常进出所在小区。在中心城区的路上,私家车、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变多了,带来的喧闹激活了长久以来的沉寂。
栗子正飘香,超市全开放
在店老板的翻炒下,栗子的口开了,香气伴随着热浪飘得更远了。这是一家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州中路的栗子店。店老板唐珍(化名)说,这是封城以来第一天重新营业,“在家都憋坏了,今天真开心!”
她说,她家的栗子都很好,是从“中国板栗之乡”河北迁西县运过来的。“卖了十几年都没试过停业这么久。”她说,希望能慢慢恢复生意,“栗子嘛,逢年过节卖得比较好。疫情过去后,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
在荆州区聚珍园广场门口,这里也是超市的入口。负责在入口测温的辛晓(化名)说,封城期间,来统一采购的社区网格员要登记身份证号,要测体温,还要出示绿码,“得控制里面的人数,我才能放人进去”。她说,今天“开封”了,市民都能进来了,但人流量比平时还少一些,“毕竟以前的人着急着囤生活物资。”
店铺搞卫生,理发师开工
3月17日,临近中午,荆州依然天气晴朗而凉爽,穿着薄外套也不会觉得热。沿着荆州中路向东出发,南都记者看到将近小一半的门店都已经开了,有的门店员工在用“84消毒液”消毒并拖地,两个月没清洁了,地上蛮脏,清洁完好方能迎接客人。在一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门前,许多市民在排队办业务,为了减少聚集,市民得拿号,营业厅里每次只允许进一个人。
在爱民路里,一条恢复热闹的老街吸引了南都记者的注意。这里有特别多理发店,老小区的市民出来剪发了,“Tony老师”笑道,街坊们呆在家里太久了,头发都像野草一样。和现代理发店不同的是,在三义老街有一个老式理发店,泛黄的墙面、老旧的理发椅、理发剪、梳子、海绵刷、爽身粉,颇有时间停滞的感觉。
理发的老爷爷陈宽(化名)已有70多岁,他指着理发椅说,“这把椅子,从我十几岁开始给人理发,就跟着我啰!”老爷爷的手艺活,让人想起作家韩少功的作品《青龙偃月刀》,陈宽和文中的“何爹”相似,都是当地远近有名的剃头师傅。
亲友逛古城,愿天下无疫
在爱民路里,下沉在老街出口蹲点的荆州市公职人员说,解封之后,主要还是得监督出门不戴口罩的市民,但防控工作压力是比以前小多了。3月17日这一天,荆州市连续15天确诊病例“0新增”。
荆州的古城墙斑驳,周围的绿树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出了氧气。相约出行的一家人难得地再次出门散步,孩子们在雀跃,尽管戴着口罩,他们仍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室外的空气。有的孩子看到了喜欢的小狗,会向小狗疯狂地打招呼,像是与朋友久别重逢。一位父亲说,受疫情影响,孩子还没能开学,就是在家上网课,作业量不多,都能完成。
解封逐渐扩展至荆州的县区。3月17日,石首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称,从当日21:00起撤除石首市与公安、江陵、监利三县的县际边界卡口,车辆人员可直接通行。市民可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了。
广东支援荆州医疗队归期在望。解封当日,荆州市当地的热心人士“茜茜”和“毛毛”给医疗队带来了当地正宗的牛肉米粉和热干面。佛山市中医院医师张兴钦发朋友圈说,“味道真不错,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张兴钦说,暖春和解封后的荆州,活力无限,和刚过来的时候风雪寒冷的模样完全不同,“但愿天下再无疫。”
采写:南都特派记者 苏海伦 摄影:南都特派记者 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