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省政府新闻办第4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今年清明广东将推网络祭扫和代理祭扫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03-19 02:10

南都讯 3月1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44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清明期间祭扫活动管理和口岸管理措施。省民政厅副厅长方洽平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清明期间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要转变传统的祭扫方式,倡导绿色、简约、文明的祭扫活动。广东将推出网络祭扫、代理祭扫和公益祭扫。省商务厅副厅长符永革、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纪乐勤、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管理处处长罗和国、广州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黄建伟等出席发布会。

高风险地区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服务

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纪乐勤透露,为切实做好广东清明祭扫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广东省卫健委出台了《广东省清明祭扫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适用于全省清明祭扫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公墓、骨灰寄存设施、农村祠堂、村边或山林墓地等场所清明期间疫情防控。

《指引》提出,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劝导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在外教师、留学生、境外投资合作企业员工清明期间暂不返粤、不扎堆返粤,暂缓返粤祭祖探亲。高、中风险人员和体质较弱的老人、儿童、孕产妇不参加祭祖活动。

《指引》明确,要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清明节祭扫期间,在保障遗体接运、火化和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前提下,高风险地区各类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服务。中风险地区各类殡葬服务机构可提供限制性墓地祭扫服务,采取网络实名制预约、控制人数、分时分批等措施,控制逗留时间,减少人群密度,防止交叉污染。低风险地区各类殡葬服务机构在加强墓地祭扫场所人员健康管理,限制人员规模、逗留时间等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开展祭扫服务。

广东将依托粤省事提供网络祭扫服务

省民政厅副厅长方洽平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广东省清明祭扫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广东将加强对全省祭扫场所的疫情防控管理,在严格加强场所的消毒、通风、个人体温测量,做好防控的同时,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控制人次、分时分批等措施,减少人群密度,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

方洽平表示,对疫情防控需要未能到达现场进行祭扫的群众,广东将提供绿色文明的祭祀服务,方便他们缅怀逝者、寄托哀思。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网络祭扫。省民政厅会同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数字广东公司,依托粤省事提供网络祭扫服务。

二是代理祭扫。鼓励有条件的祭扫场所,在坚持公平、自愿原则前提下,根据群众的需要,由殡葬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代理祭扫。据了解,珠海市的部分公墓已提供代祭服务,代祭过程可拍摄照片或短视频,也可以现场直播祭扫行动,让远程祭扫的行动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

三是公益祭扫。清明期间由殡葬服务机构统一举办简约、文明、不聚集的公益祭扫活动,比如佛山市殡仪馆顺德区的墓园等殡葬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此期间举行鲜花代献活动,免费献花。有一些公墓计划为每一个墓碑都献一束鲜花。

广州将开发个性化网上拜祭渠道

广州市民政局一级调研员黄建伟表示,广州市清明祭拜活动参与度很高,每年有600多万人次到全市140多个殡葬机构进行拜祭。银河公墓是广州拜祭活动的一个代表场所,该公墓盛放的骨灰有5万多具,旁边的火葬场有15万多具,整个银河公墓地区的骨灰存量达到20万具左右。在清明到来的7天时间里,估计拜谒群众达到120万人次,人流非常密集。

黄建伟表示,广州也将搭建网上拜祭平台。除了建设全市公证拜祭网以外,相关的殡葬服务机构也将逐步开发和提供有个性化的网上拜祭渠道,让市民群众足不出户实现遥寄追思。还将指导殡葬业场所安排工作人员,对墓器及骨灰楼进行集中祭祀。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统筹:

南都记者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