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复工率超65%,清明小长假带来的旅游复苏信号:
清明只是“预热”,五一才是“首战”

清明节期间,仍未开放的故宫博物院首次进行线上直播。 新华社发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是因新冠疫情而关闭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以来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也可以说是旅游业在因疫情停摆之后重启复苏的“风向标”,所以这个假期的游客出行格外引人关注。而“黄山紧急限制客流”“西湖日接待6.22万人预约爆满”等现象也成为假期最火爆的热点。
美团数据表明,清明节当天,全国旅游景区复工率创新高,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5.8%,环比前一周上升幅度高达21.5个百分点,是疫情爆发以来周环比上升最快的时期,显示出清明节期间旅游消费爆发式增长。
同时,住宿业商户复工率也首次超过70%,达到71%,环比前一周同期提升了7.8个百分点,显示清明节期间住宿业人气也大幅攀升。
分地区来看,清明节期间旅游景区复工率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安徽、宁夏、新疆、浙江、山东、江苏、湖南、山西、贵州、甘肃,以江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主。
因疫情尚未全面解除,大部分用户偏向于交通更便利的本地游。数据显示,清明小长假期间,本地游占比超过65%,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个百分点,接近异地游的两倍。在出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景点最受欢迎。
此外,清明节期间旅游消费涌现新客群,90后成为今年清明出游人群主力军,占比超一半达50.2%,其次是80后,占比达37.2%。
清明节期间旅游市场的表现,被业内看做一次“预热”。局部地区旅游市场的强力恢复迹象,给旅游界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增加了信心。多个旅游在线企业的预订数据显示,部分热门城市的“五一”关注度同比大幅上升,“五一”小长假或将成为今年的第一个出游高峰。地方政府更是放眼于“五一”,比如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全省复苏旅游市场工作座谈会视频会议,要求各地文旅部门打破常规,采取超常举措,把“五一”小长假作为第一场战役,推动文旅市场实现复苏振兴。
采写:南都记者 龙涛 许琨
业界预期
5月广东省内游会迎来复苏
对于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业内是怎么看待的?
南湖国旅总经理郑年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月中下旬开始,旅游市场正逐步复苏中,但由于疫后初期市民比较审慎,再加上广东清明假期连日暴雨,清明假期出游人数并不算很多。而对于紧接着的五一假期他是比较乐观的。乐观估计,4-5月份,广东省内游、国内游会迎来复苏,五一假期会成为今年疫后旅游的亮点。
广东省中国旅行社总经理罗彪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明假期的游客还是以自由行和家庭自驾出行为主,周边游目前还没有开放组团。五一预计将会有限度地开放周边游,但是总体来说并不乐观,因为防控形势压力依然比较严峻,游客暂时还很难形成大量的出游潮。
由于团队游业务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个清明假期以周边游和自驾游为主,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网红民宿、森林度假村、温泉别墅成为广东人的出游首选。记者了解到,增城、惠州等地的民宿都是一房难求,“我们4月1日刚刚开始复业,正好赶上清明假期,整个4月周末的房间都已经订满了”,增城慕吉云溪的负责人吴静告诉记者。趣墅是一家民宿预订平台,创始人余旭日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整个行业入住率约35%,趣墅清明假期总体入住率达到了60%。”他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持乐观态度。
专家观点
“五一”旅游市场可能出现小增长
我国当前的疫情防控还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阶段,防控措施仍然不能松懈,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谨慎推进,再加上清明节提倡线上、居家祭祀,减少远行和聚集,所以目前统计出来的清明假期出行客流情况是正常的。由于国内国际疫情的影响,旅游市场的复苏正处在启动恢复期,估计要有一年左右时间才能达到基本恢复,所以文旅企业要沉得住气,继续苦练内功,调整战略战术,做好长远计划,为全面复苏做好准备。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旅游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小小的增长,但想出现所谓的“报复性反弹”估计是很困难的。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
记者观察
但愿“紧急公告” “五一”不再重现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黄山游客爆棚景区紧急公告”的新闻了。与黄山风景区类似,连日来多地出现旅游市场火爆现象:清明小长假连续3天,上海世纪公园当日票9000张网络售票额度均在上午就宣告售罄;陕西省红河谷森林公园5日上午发布消息,景区入园人数已达疫情防控限制核载量,建议游客调整行程前往周边景区,等等。
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多个景区再现“人从众”景象,网络围观的人群也一反常态,不再只做个普通“吃瓜群众”,而是大发议论和感慨。无他,只是每一个在抗击疫情中都出了力的公众心中对人群聚集和疫情潜在威胁的担忧。
疫情期间,大家“宅”家生活、办公,但对包括文旅活动在内的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不变,也因此积累了较强的出游和消费意愿,一旦疫情形势向好,“求放飞”的心情可以理解,这也是业界看好国内旅游业长期向好的信心所在。但全国范围内疫情还没有结束,输入性风险仍然较大,在景区“防控型复工”新阶段,游客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文旅业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务必要做到“有序”和“可控”,保障游客安全。
“有序”和“可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限制客流就可以做到,更要注重全流程、系统性可控,这考量的是景区的优化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各省份陆续推出文旅消费刺激政策的大背景下,众多降价、免票的福利措施激发的出行人数的井喷可能造成众多景区人群高度聚集的风险,如何化解风险,将疫情控制落到实处,此次清明小长假算是提供了一次“演练”。
给“放飞”的心情加上安全网,才能“放心飞”,但愿“五一”小长假到来之际,类似黄山景区这种紧急限流的公告不再重现,才会让人安心。 南都记者 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