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将新冠病毒印上烟盒如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建国 04-12 01:20

  街谈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表示,人们最好戒烟戒酒以抵御新冠肺炎。男性是吸烟的主流人群,吸烟除了对他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男性自身的危害更为严重,肺癌、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等都与吸烟有着重要的关系。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吸烟可能会增加发展成重症的风险。

除了谭德塞,近日也有中外学者相继发现感染新冠肺炎的男性比例更高,且男性患者更易发展为严重肺炎,死亡率更高,引发关注。3月11日,美国有学者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发表通讯认为,新冠肺炎存在性别差异,可能与男性经常吸烟有关。

在新冠肺炎抗疫前线,主治医生对危重男性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一些患者的肺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伤,从而造成呼吸窘迫,血氧含量快速降低,各种施救措施均无效,直至死亡。

有关专家介绍,从现有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来看,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肺癌患者都是本次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从目前已经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来看,在新冠肺炎病情的演变过程中出现重症、危重症的,很多也同样是合并有“吸烟”相关疾病的基础病和慢性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容易遭到新冠病毒的“渗透”。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国内一度出现与此截然相反的说法,疫情暴发后不久,有公众号就发表文章截取钟南山团队2月9日所发表论文中的部分数据,得出“明显吸烟者感染率远低于非烟民”的结论。原来,发布该文的是一个为烟草行业推销鼓吹的微信公众号,对钟南山团队的论文数据进行了断章取义。其实,类似的观点并不新鲜,早在十多年前SARS疫情期间,坊间也有说法称SARS感染者中吸烟的少。

与上述不实言论相对应的是现实中禁烟不易。我国现有吸烟者3.16亿,在过去15年间,我国男性40岁到79岁年龄段归因于烟草的死亡比例增加了一倍。既然这样,有关方面能否以此为契机,有力推动国家公共场所禁烟与个人戒烟呢?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曾经提交提案,建议把病变的肺、穿孔的咽喉、烂掉的牙齿、畸变的胎儿等“重口味”图片印在烟盒上。她已连续7年就此建议提交提案。吴明介绍说,烟盒印制警示图案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最低成本、最行之有效的控烟方法。有关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看过这类烟盒后,90%以上的烟民产生了戒烟意愿。现在,全球有118个国家和地区的烟盒包装印制了警示图片,其中105个国家和地区规定警示图形至少占烟盒包装的50%。这种有图有真相的警示比委婉的劝告更直白严厉。

或许有一天,该提案会成为现实,并且将危害生命健康的新冠病毒也印在烟盒上。《纽约时报》曾经发表一篇文章称,漫长的禁烟史,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降低吸烟的美誉度,当吸烟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压力;当吸烟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负担,吸烟文化就会发生迁变。那时候,吸烟尽管不会很快成为历史记忆,但是会越来越成为历史遗存。

我认同这个观点,目前,许多国家使用抹黑烟盒、丑化烟草文化的醒目方式,让吸烟成为过去式,更不会将其作为礼尚往来的礼品,因为那是损害人们肺功能的“毒品”。如能这样,新冠病毒等面对人们健康的肺,“入侵”风险可能就会大大降低。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