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深多地突现小黑虫 密密麻麻难消杀

专家解释,黑虫源于小叶榕,随风飞至阳台,对人无危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冠祺 04-14 02:10

↑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城管办对沿街树木进行打药杀虫。受访者供图

←附在衣物上的小虫子。网友供图

欢迎扫码报料

近日,市民小曾向南都“记者帮”反映,广州在滨江东路绿化带附近出现大量黑色细小虫子,虫子会附到人的衣服和裸露的皮肤上,穿黄色衣服时更明显。记者随后发现广州海珠、越秀、番禺、黄埔等区均有市民反映发现大量该类小虫子,有的还会飞到家中阳台晾晒的衣物上,还有物管进行消杀后无果。近期,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安一路部分路段树木上满是小黑虫,有时风一吹就下起了“虫子雨”。

这是什么虫子,为何突然大量出现?它们对人体是否有害?对此,记者帮进行了调查。

广州:

多地突现大量小黑虫,市民称看着有点害怕

“滨江东路是一个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街坊们平时喜欢在这边散步,附近有地标小蛮腰,游客多,虽说虫子不咬人,但密密麻麻飞到身上,有点恶心。”小曾称,据其观察,虫子在中山大学北门至滨江东路一带非常多。

4月12日上午,记者到滨江东路走访,有路过市民通过记者展示的照片,确认其近日在附近曾发现该类虫子:“当时飞到我的眼镜上了,吹不掉,用手拂开的。”在滨江东路绿植上,记者发现长在前端的嫩叶均呈褐色状,叶面以叶片中脉为轴心向中间卷折成饺子状半叶形,“这明显是虫害,不知道是不是小虫子造成的”。

居住在越秀区北京路某小区7楼的居民小曼也反映,自己喜欢在阳台种些花花草草,最近观察到这种小黑虫突然增多,挂在植物上方的黄色粘虫板几个小时就已密密麻麻。另一位居民小如也表示,其两天用了4块黄色粘虫板,“其实小虫子也没带来多大困扰,听说不蜇人,只是密密麻麻看着害怕”。

深圳

宝安一道路下“虫雨”,行人吓得“落荒而逃”

有市民向南都反映,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安一路部分路段树木上满是黑虫。有时风一吹就下起了“虫子雨”,路边行人被吓得 “落荒而逃”。

市民吴先生介绍,他经常途经宝民一路,3月份路边的行道树上满是黑虫。“黑虫如豆粒般大小,不时从树上掉落在路边停放的车上,一些还掉落在行人身上。捏死后有一股很大的臭味,令人恶心。”市民吴先生说,虫子体形细长,尾巴尖尖的还有个钩子。“黑虫随风还会飘到人身上,甚至会依附在路人的衣服和脖子上。”

有市民表示,不知道虫子是否会咬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4月9日,南都记者回访宝民一路,发现宝民一路部分路段的树木已经进行过修剪,还有一些修剪后枝叶整齐堆放在树下。记者走访时已经没有看见市民反馈的黑虫满树的情况。

新安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城管办已于3月初开始对树木进行打药杀虫,同时开展防台风修剪,市民所述路段正处于修剪乔木路段,待该路段修剪完毕将及时根据雨季变化进行消杀工作,请市民放心。

  专家

  小虫子附在物体上将很快死亡,市民无需担忧

为此,南都记者联系上广东省科学院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韩诗畴。他表示,虫子是榕管蓟马,主要寄生在小叶榕上,适宜温度为25°C至30°C,惊蛰后为繁衍高峰期,对人体无害。

韩诗畴表示,今年市民反映榕管蓟马增多,主要原因是气候适宜榕管蓟马生长,秋冬雨水少,气温较往年暖和。榕管蓟马喜欢附着在长势好的多嫩叶的、阳光充足的小叶榕上。市民可减少在小叶榕附近逗留时间,有附着的虫子抖掉即可。

针对市民担忧的榕管蓟马进家会不会造成危害,韩诗畴表示,居民阳台上出现的榕管蓟马一般源于房子附近种植的小叶榕,随风飞至阳台。但榕管蓟马只寄生于嫩叶,附着在物体上将很快死亡,市民无需担忧。他建议,阳台的绿植可通过将黄色粘虫板挂在植物上方十厘米、喷洒肥皂水、修剪褐色“饺子状”虫瘿等方法进行防治。

有业主向记者反映,小区内有大量榕管蓟马出现,小区物业进行了消杀,但成效不明显。对此,韩诗畴称,无法完全消除有可能是飞出去的榕管蓟马在继续产卵,还有可能是由于已形成虫瘿,叶子卷起来保护了躲在里面的虫子,表面喷洒普通杀虫剂已无效。他表示,最好对有虫瘿树枝进行修剪,也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但不建议多用,会把捕食榕管蓟马的天敌瓢虫、小花蝽也一起消灭,不利于生态平衡。

韩诗畴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叶榕进行挑治,受害严重的可以喷洒一些药物。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黎玉莹 南都记者 李冠祺 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