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6.4%

3月进出口有所回升,东盟超欧盟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林方舟 04-15 01:50

14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其中3月进出口表现有所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季度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均下降的情况下,东盟“逆势”超越欧盟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专家表示,接下来外贸数据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防控的情况。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但较先稳定疫情并复工复产也为我国带来机遇。总体上我国未来进出口形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3月进出口表现好于预期

总体来看,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单看3月份,进出口表现回升。据统计,今年3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9万亿元,下降3.5%;进口1.16万亿元,增长2.4%。贸易平衡也由前2个月的逆差转为顺差。

为何3月数据好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认为,3月份我国进出口情况好于预期。原因是受国内疫情影响,一部分原应在2月通关交货的订单被推迟到3月履行;另外,3月份因海外疫情而取消的订单有一部分交货期并不在当月,对出口数据的影响存在时滞。

此外,李魁文介绍,3月因内需推动进口表现较好。随着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一季度,我国进口值下降0.7%,但3月份进口增长2.4%。

东盟“逆势”超越欧盟

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东盟超越欧盟“逆势”跃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统计,一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进出口分别下降10.4%、18.3%、8.1%,但对东盟增长6.1%。

李魁文称,英国脱欧对我国与欧盟贸易的总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我国与东盟集成电路进出口大幅增长,能源合作与贸易提速,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发挥龙头作用,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以上原因促成了东盟位次提升。

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也增长了3.2%,高出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万亿元,下降1.8%,进口99654.4亿元,增长9.6%。

从主要商品看,进口主要为原油和机电产品,分别增长了20%和20.1%,占我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总值分别达29.3%和28.2%;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主要是机电产品,占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总值的53.2%。

未来进出口形势

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海外疫情尚未好转,接下来,进出口形势将会怎样?

在崔凡看来,今后一段时间外贸数据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防控的情况。由于中国疫情控制住的时间和复工复产时间较早,目前有一些原本下给其他地区的订单转向中国大陆生产,加之海外对比如医疗等产品等有刚性需求,这种现象可能将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同时崔凡表示,但疫情形势走向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其他不少行业也受到严重扰乱。中国首先是应该保住目前防控成果,防止反弹,同时在生产流通各环节,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化防控体系,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李魁文则认为,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逐步显现,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外贸韧性强、竞争力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很强。“我们有信心稳住外贸基本盘,将疫情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降至最低。”他称。

南都记者 林方舟

实习生 韩佳良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