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绥芬河籍广东大学生当志愿者消毒楼道

称当地小区封闭式管理,盼5月复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小殷 04-15 02:00

王佳莹当志愿者消毒楼道。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俄边境的小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因出现大量输入性确诊病例备受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一学生王佳莹是绥芬河市人,她切身感受到疫情对当地人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目前她暂未返粤,而是留在家乡并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单独负责六栋楼各七层楼的消杀工作。“希望5月我能顺利回广州读书,绥芬河的人们也能恢复以往的日子。”王佳莹说。

受疫情影响,家中生意暂停

4月11日,王佳莹向南都记者表示,绥芬河与俄罗斯只有一线之隔,登山去往城市高处就能望到俄罗斯。对于王佳莹而言,莫斯科像是一座邻居城市。

王佳莹介绍,自从近期绥芬河境外输入风险增加,街上人都少了很多,除了社工、志愿者外,鲜见人流。近日,当地不少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每三天只能出门一次,居民们偶尔出门多只为帮家里添置必需的生活物资。

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口岸旅检通道于4月13日后继续临时关闭。王佳莹介绍,在绥芬河,很多人从事中俄间的外贸生意,为了阻断疫情传播,两国之间的不少往来都几乎停滞。

王佳莹的家人也做中俄外贸生意,受到疫情影响,家中生意暂停,“只能等疫情过去再做进一步考虑”。

当社区志愿者 负责后勤和消毒

4月4日,她看到志愿者的招募活动,主动报名,当晚就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中。

王佳莹主要参与的是社区的后勤和消毒工作。她告诉南都记者,在她负责的一个小区里有六栋楼,每栋楼有七层。她独自完成该小区所有楼栋的楼道和门把手的消毒,再给每个楼道角落喷洒上消毒水。

“这份工作很减肥。”王佳莹笑称,刚开始参与消毒工作很费体力,容易感到劳累,工作一周后已经逐渐适应。当地气温只有10摄氏度上下,奔走在楼道里消毒,王佳莹则时常感到闷热。工作中,除了戴口罩、手套,她还佩戴了浴帽、穿着并不透气的雨衣穿梭在小区里。工作结束后,脱下手套时,手心手背尽是汗水。

每天参与志愿工作之余,她还要保证上网课的时间。目前,她已经接到学校通知,5月中旬分批回广州复课。突然其来的疫情,让王佳莹的家乡安静了下来,但她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疫情总会过去,绥芬河的春天总要到来,“希望5月顺利复课”。

采写:实习生 黄冰淇 南都记者 黄小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