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地已发放补贴93亿
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投资范围,包括信息、融合、创新三类基础设施

广州开发区广汽本田生产线。近日,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以新基建、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24个重点项目,通过5G云端直播同时投产、试产,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1172亿元。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线上举行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袁达、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严鹏程、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了有关情况。据介绍,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是短期的,各地实际发放补贴已经累计达到93亿元。全年CPI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
部分工业行业用电量
已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
据了解,从发电看,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6.8%,降幅较前两个月收窄1.4个百分点。据电网公司调度数据,3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4.6%;4月1日至15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2%,实现了正增长。
袁达介绍,这意味着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已经复工。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从物流情况看,铁路装车数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快递业务量已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此外,袁达还透露,2020年中国品牌日将于5月10日采取线上方式举办。
据了解,中国品牌日活动自2017年设立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三年。袁达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中宣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采取线上方式于5月10日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他透露,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将全程在线直播,让消费者参与互动体验。
各地实际发放补贴
已累计达93亿
近日,我国CPI重回“4时代”。严鹏程表示,疫情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影响是短期的,各地实际发放补贴已经累计达到93亿元。
据了解,3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收窄0.9%;环比下跌了1.2%,是近10多年来环比最大降幅。严鹏程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疫情对我国重要农副产品和其他消费品产销的影响正在较快缓解。
严鹏程认为,全年CPI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CPI涨幅有望继续回落。4月19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和集贸市场的猪肉零售价格已经比2月中旬下降了12%。此外,我国粮食储备充裕,全国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
严鹏程表示,近期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明确自今年3月到6月,在现有保障对象的基础上,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一倍价格临时补贴,预计将惠及6700多万人。
已发放56亿以工代赈资金
吸纳30万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面对疫情冲击,扶贫工作进展如何?袁达透露,今年以来发改委已分批下达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吸纳约30万受疫情影响滞留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袁达介绍,以工代赈资金重点投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湖北等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并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
首次明确新基建投资范围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是对冲疫情影响的举措之一。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伍浩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关注焦点
美日企业撤离中国?
国家发改委回应:美日企业投资意愿明显增强
近期美日企业撤离中国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袁达回应说,据调查,目前在华美日资企业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据介绍,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商会机构近期所做的调查显示,3月份以来,在华美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势好转,投资意愿比2月份明显增强,考虑调整产业布局的企业数量很少。
“跨国投资是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袁达透露,发改委将出台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本次修订鼓励目录将只增不减,重点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
海运空运受阻
中欧班列成国际抗疫绿色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运、空运普遍受阻,中欧班列总体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成为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选择。袁达透露,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发运货物逆势增长,已累计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运44.8万件、1440吨防疫物资。
袁达介绍,截至3月底中欧班列已开行1941列,发运货物1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其中去程大幅增长,开行1049列,发运货物9.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4%和28%。
此外,运行质量保持稳定,综合重箱率为98.1%,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去程重箱率99.9%,回程重箱率95.9%,分别比2019年提升0.7个和7.6个百分点。主要开行城市均已实现正常运营,全行业复工率接近100%。从武汉始发的中欧班列,在中断两个月之后,于3月28日正式按下重启键,恢复常态化开行。
袁达特别强调,中欧班列为国际防疫、救援、物资运输提供了抗疫绿色通道。中国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已累计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运44.8万件、1440吨防疫物资。
南都记者 马嘉璐 发自北京
新闻链接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
同比下降14.3%
新华社电 财政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57亿元,同比下降1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4827亿元,同比下降12.3%。全国税收收入39029亿元,同比下降16.4%;非税收入6955亿元,同比增长0.1%。
从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来看,一季度,国内增值税14977亿元,同比下降23.6%;国内消费税4348亿元,同比下降16.4%;企业所得税8625亿元,同比下降12.8%;个人所得税3353亿元,同比增长3.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3393亿元,同比下降23.9%;关税598亿元,同比下降13.8%;出口退税3651亿元,同比下降27.9%。
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284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7173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111亿元,同比下降7%。
从主要支出科目来看,一季度,教育支出同比下降7.1%;科学技术支出同比下降26.4%;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下降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下降0.7%;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4.8%;节能环保支出同比下降15.1%。
此外,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77亿元,同比下降1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49亿元,同比增长4.6%。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