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季度GDP同比降6.8%
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通讯员穗府信 2020年一季度,广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8.80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与全国持平。其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7.2%和2.3%。
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先行指标较快回升。从PMI看,3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1.6%,远高于2月份的36.6%。从开具税票看,一季度全市开具发票企业31.2万户,同比增长4.1%。二是新兴产业逆势增长。从主要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倍,地面通信导航定向设备产量增长49%,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7.3%。从重点企业看,工业百强企业中逆势增长的有33户,其中增速超过两位数的有25户,一批涉防疫物资生产的企业晋升工业百强行列。三是投资形势好于预期。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1-2月收窄5个百分点,3月当月下降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所涉及的16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了21.2%。民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了36.3%。四是网络消费亮点突出。一季度全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4%;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38.6%,增速比1-2月提高2.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平台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51.1%。五是出口新业态增势良好。一季度全市出口1108.4亿元,增长2.7%。其中,1-2月市场采购出口增长74.5%,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增长13.5%,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12%。
当前,广州市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经济韧性较足,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资源富集,营商环境优越,创新创业活跃,市场主体众多,市场腹地广阔,回旋空间很大,尤其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例如投资方面,广州项目储备充足,在年初1567个“攻城拔寨”项目、4617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基础上,又增加75个项目、182亿元投资;在市场主体方面,截至3月底,全市实有登记市场主体238.36万户,3月份新增了3.89万户,其中企业3.02万户。
接下来,广州将从八个方面着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