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省政府新闻办第56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详解校园疫情防控

返校师生将实行错峰就餐分散用餐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燕 吴璇 梁炜培 04-23 01:23

南都讯 广东高三、初三年级师生返校在即,学校防疫物资是否充足?返校后如何保证就餐安全?学校一旦发现可疑病例怎么办?返校后学生和家长如何配合防控?4月22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56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就公众关注的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前后的校园疫情防控一一详解。

  焦点

  A

  如何保证就餐安全? 鼓励提供营养套餐,减少点餐时间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透露,师生返校前,广东对学校食堂及向学校送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对食堂设施设备、餐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对原材料采购、个人防护、就餐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时刻把食品安全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保障师生在校的饮食安全。

王创表示,为了避免人群的聚集,师生在校就餐实行错峰就餐、分散用餐,科学安排、合理划分就餐场所区域。食堂一般有排队间隔指引标志,避免聚集用餐。

广东鼓励学校食堂提供营养套餐,减少点餐时间,减少排队时间,建议由学生自带餐具,打餐以后回宿舍、教室,或者是在食堂单人单桌单向用餐,尽量减少聚集。每个学校要根据学校就餐学生的数量、食堂规模以及是否住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

  B

  防疫防控准备得怎样? 储备14天用口罩 所有中学设临时隔离室

如何保障师生返校后的防疫物资?王创表示,广东各地政府已经按照每人每天配备两个口罩的要求,采购和储备师生14天用的口罩,同时配备测绘设备、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物资,保障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各地各校已经基本上配备足够疫情防护物资供高三、初三学生返校使用14天。

截止到目前,广东所有中学都已设立了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留观室。全省各地各学校统一开展了学生返校后校园防控工作模拟演练,内容包括师生校园学习、生活、活动安排和应急处置等。同时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营造绿色整洁的校园环境。

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一组副组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庄乐从介绍,在确定全省初三、高三年级学生返校时间之前,广东通过摸查已经基本掌握全省各地区各学校防御物资准备的情况和需求,并采取准备的措施。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准备的口罩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保障标准,其他行业物资也基本配备到位。

  C

  返校后学生和家长如何配合防控? 尽量步行上下学 保持1米安全距离

返校在即,家长、学生应怎样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林立丰表示,为确保顺利返校,学生要做好回校前的健康自查和自我健康管理;返校后继续严格遵照各项防控要求。对于日常个人防护,林立丰提出了五方面建议:一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手卫生,如勤洗手或使用速干洗手消毒剂,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保证营养均衡、饮水足够、运动适量、睡眠充足、心态良好。每日自觉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二是能步行上下学的尽量步行;如确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三是入校门前按要求测量体温,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立即报告老师。

四是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离,在校园内不串班、不扎堆、不追逐打闹;就餐时不交谈,不与他人分享食物,避免张开嘴咀嚼食物。

五是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林立丰还对家长给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主动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向孩子普及新冠肺炎防控技能,以身作则,帮助和带动孩子养成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并做好个人防护;二是时刻关注本人及孩子的健康状况。走读生的家长每天配合学校完成学生体温监测和“健康卡”填报。凡是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不应回校,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严禁带病返校。家庭内共同生活人员如有疫区旅行史,或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或家庭内出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情况也要及时告知学校;三是合理规划孩子上下学交通方式,有条件的家庭应尽量使用私家车接送。同时保障孩子的营养和睡眠,科学配餐、尽量不安排外出就餐。

  D

  学校一旦发现可疑病例怎么办? 立即启动响应机制 医疗保障等各部门迅速应对

学校一旦发现可疑病例怎么办?王创表示,目前广东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确保做到方案充分准备,分类响应明确,制定了学校晨间工作流程,在校门口设置测温设备,守住入校门的第一道关,还建立了学校医院体温筛查、转运和处置工作指引。各地和学校都制定了普通传染病和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响应机制和工作流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及时应对。

其次,建立了完备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政府层面,省市县三级成立疫情防控指挥办学生返校工作专班,一旦发生学校疫情,按照及时响应、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疫情的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各级单位立即启动反应机制。在学校层面,校内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及家长四级防控网络,做到信息及时搜集报送。校外也建立了主管行政部门、学校、疾控、定点医院四级联防联控机制,做到响应联动及时到位。

此外,全省开展了全面的应急演练,确保应对高效。前段时间已经组织学校开展至少两次演练,内容包括师生校园活动安排和应急处置,各相关人员都掌握了具体工作步骤和内容。

校园一旦发现明确的新冠肺炎相关疫情,学校将立即启动响应机制,医疗保障、消毒、安全后勤保障、信息联络、宣传和心理疏导等迅速行动,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定点医院派车转运,学校做好病例转运、场所消毒、流行病学筛查和隔离、后勤保障等工作,直到后续经过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后,方终止响应。

统筹:南都记者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吴璇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