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法国滑板小哥的广州记“疫”

戴着口罩玩滑板,自掏腰包给法国朋友寄百套防护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琳 05-07 01:22

法国青年阿特。

扫码看精彩视频

法国青年阿特今年26岁,热爱滑板。2009年,16岁的他跟随父亲来广州探望在中国留学的姐姐,原本只打算作短暂停留,却意外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滑板的中国朋友。于是,他选择了留在中国,在华南师范大学修读了6年中文语言班,获得了HSK汉语5级考试证书。做过6种工作的他,现在是广州老牌滑板店Hero的赞助滑板手和职业模特。

疫情之下,中法文化差异让阿特思考了很多,阿特用他独特的“滑板手”视角,解读了他眼中的“自由”。

计划中的1个月变成11年

阿特的家乡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个仅有3000多人口的小镇生活安逸,年轻人大多外出闯荡,用阿特的话说,是一座“老年城市”。6岁时,小阿特拥有了人生的第一块滑板,他没有想过,装着4个轮子的这块板会让他如此着迷,以至于他带着它横跨大半个地球,在异国他乡用滑板丈量每一寸土地。“玩滑板的时候可以摒弃任何杂念,全心投入,因为如果不集中精神,你就会受伤”。

“我们明天出发去中国!”2009年,阿特的爸爸给了他一个惊喜:一张前往中国的机票。第二天,阿特就跟着爸爸踏上了探亲之旅,去探望在广州生活的姐姐。一下飞机,阿特就被广州的快节奏给砸蒙了,白云机场熙熙攘攘的人群,视线范围内全是陌生的汉字,“我觉得好陌生,好像来了另外一个世界,”阿特原本计划在这待一个月,而今,一晃11年过去了。是脚下的滑板,让他在异国他乡收获了沉甸甸的友情。

滑板让他找到留下的理由

初来中国,阿特依然滑板不离身。姐姐告诉他,广州的英雄广场有很多年轻人玩滑板。虽然英文和中文都不利索,但阿特还是带着滑板兴冲冲地出门了。在英雄广场,他遇见了一个叫田伟的男孩,对方用手指边比划边说:“滑板,一起!”阿特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也是在那一天,阿特第一次踏进了广州老牌滑板店——Hero。这里是滑手们的大本营,老板Tim是本地滑板圈的领军人物。就这样,在刚来中国的第二天,阿特就结识了一群热爱滑板的中国男孩们。

Hero会不定期举办城市Tour,阿特形容“这就像是在不同的城市用滑板丈量每一条道路”,有时候,阿特也会跟着滑板店里的小伙伴去不同的城市参加比赛,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滑手。

在阿特看来,滑板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一座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一个个人。“虽然语言不通,但因为滑板这个共同爱好,让我有了和朋友们沟通的理由,也让我找到了留在这里的理由。”

干过酒吧教过法语

尽管有些玩滑板的朋友会讲英文,可以勉强跟阿特沟通,但为了更好地交流,阿特还是自学了中文。

2011年,阿特在华南师范大学报读了语言班学中文。语言班共有5学期,从A到E,一学期一年,阿特共读了6年。阿特说,“希望自己能够完全读懂,所以在B或C级的时候复读了一年。”

那段时间,他每天上午8点到12点,跟来自泰国、韩国等国家的同学上课,用中文讨论关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各类话题,分享自己对中国的看法。下午,阿特会在家读书到3点,之后就外出玩滑板。

2019年,为了应聘一份酒店工作,阿特还特意考了HSK汉语水平考试,拿到了HSK(五级)证书。“很难,每一天都在练中文”。

“中国人会觉得有个证书很重要,但我更看重工作经验。”在中国的11年时间里,阿特在酒吧当过翻译,做过英文老师,教过法语,在酒店的不同部门轮过岗。现在是一名模特,也是运动公司的滑板教练。

阿特在中国做过不同的工作、去过不同的地方,他常常劝老家的朋友不要一辈子呆在同一个地方。“存点钱,来中国看我。可以去不同地方玩,我来做翻译。”阿特觉得,学好中文和英文后,想去哪个国家都没有太大难题了。“来到中国,留在这里,是我做过最好的选择。”

戴上口罩重新探索城市

谈起新冠肺炎疫情对生活的影响,阿特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他说:“疫情虽然带来了很多不便,但也给了我重新探索这座城市的机会。”疫情期间,大街小巷都空荡荡的,这让他有机会用滑板解锁更多地方。他也意外地发现空气变得很好,“在广州塔玩滑板时,能够清晰地看到白云山。”

因为滑板运动量较大,戴着口罩喘不上气,阿特滑上半小时就需要停下来休息。但阿特告诉南都记者,政府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抗击疫情,之所以能开心地玩滑板,也是因为“口罩很好买,我在中国很安全”。

给医生朋友寄100多套防护服

阿特的妈妈是医生,此时正在家乡一线抗疫。“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在医治好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阿特了解到,妈妈所在的医院已有两名工作人员生病了,目前回到家中自我隔离。而法国的医院也没有足够床位收治病人。

法国疫情暴发后,口罩优先供给医院的人,阿特自掏腰包花了4000多块,给医生朋友寄去了100多套防护服和一次性防护帽,医生朋友收到后还特意穿上一身,拍照给阿特。

让阿特担忧的是,还是有很多法国人不愿意戴口罩,“他们觉得戴口罩就不自由了,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对自由的真正诠释。”阿特更担心的是,法国人5月15日将结束自我隔离状态,恢复工作。

“滑板可以让我变得更强”

受伤是滑板少年们的日常,甚至学会滑板前就要先学会如何摔跤、学会用什么姿势着地,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也因此,阿特坚信,滑板让他变强。

“只要一直练习的话,就一定会成功,虽然这之前可能会失败很多次。”在他看来,“很努力地想要去进步,才是热爱滑板的初衷。”对此,阿特的老板Tim也表示赞同,他说:“每一个滑板手身上都会有两种劲儿,一种叫不服输,一种叫不怕摔,每一次摔倒都是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滑板精神。”

疫情期间,阿特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也在坚持玩滑板。他在玩滑板的过程中找到自由:“你不需要一个团队,一个人就可以玩。做什么动作、走什么路线,都由自己决定。”有意思的是,阿特觉得,玩滑板最开心的是跟哥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或许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在融入这个团队,为这个团队付出。”

文字/视频/摄影:

南都记者 李琳 陈灿荣 实习生 赵泽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