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草案共7编 累计征求意见建议超百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大会会期7天,有9项议程

南都讯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1日21时40分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新闻发布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这次大会会期7天,于5月22日上午开幕,28日下午闭幕,共安排3次全体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实有代表2956名,目前已有2902名代表向大会报到。
张业遂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后的一年多来,立法工作继续呈现分量更重、节奏更快、要求更高的特点,共审议法律草案、决定草案47件,通过34件。监督工作围绕重大改革发展任务推进,发挥代表作用,联系代表、服务代表工作取得新进展。根据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会议期间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防控措施,并对一些安排进行调整。大会将以网络视频的方式组织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代表通道”、“部长通道”等采访活动。不安排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和集体采访,鼓励支持代表以视频方式接受采访。有关会议日程、记者会采访活动时间等具体信息,将及时通过大会新闻中心网页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发布。
有针对性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发布会上,张业遂表示,为完善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今明两年人大常委会计划制定修改法律17部,适时修改法律13部。重点包括争取年内审议通过新制定的生物安全法草案;争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审议修改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尽早完成修改动物防疫法,抓紧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认真评估并有针对性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
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
张业遂介绍,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民法规范。
中国不存在“隐性军费”问题
发布会上,张业遂表示,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开支无论总量、人均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是适度和克制的。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年保持在1.3%左右,应该说大大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与第一大军费开支国相比,2019年中国国防费总量只相当于它的四分之一,人均只相当于它的十七分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每年国防预算都由全国人大审查批准。从2007年起,中国每年都向联合国提交军事开支报告。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清清楚楚,不存在什么“隐性军费”问题。
实录节选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关注到,新冠疫情发生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做出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请问,这一决定有何特殊的考虑和现实意义?另外一点,人大常委会会议不仅讨论了关于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内容,还针对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进行审议。所以,我们还想请教一下,在今后全国人大将如何强化公共卫生的法治保障?
张业遂: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迅速行动,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出台《关于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食用的决定》。第二,审议生物安全法草案、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第三,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第四,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法律,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中国目前有30多部与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有关的法律,这些法律在这次疫情大考中总体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立法、修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了专项计划,成立了工作专班,计划今明两年制定修改法律17部,适时修改法律13部。重点是抓紧完善新制定的生物安全法草案,争取年内审议通过;抓紧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争取今年下半年提交审议;尽早完成修改动物防疫法;抓紧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同时,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完善。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记者: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一些国家出于维护供应链安全的考虑,提出将部分海外企业迁回本国。请问在中国有没有出现外资企业撤离的情况?这种改变产业链的做法是否会加速逆全球化的进程?请问发言人,您怎么看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走向?
张业遂:经济发展有它的内在规律。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是各种要素长期综合作用,各国企业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不是哪个国家可以随意改变的。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潮流。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肯定会对全球化产生多方面的复杂影响,但不至于逆转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
从总体看,尽管疫情对在华外资企业造成影响,但并不存在大规模外资撤离的情况,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没有变,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在华长期经营发展的信心没有变。
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开幕式致辞时提出,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中国将继续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完善。
新华社记者: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但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GDP下降了6.8%。请问发言人,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能否按时完成?全国人大又将对此做哪些工作呢?
张业遂: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中国、对人类的减贫事业都是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也对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比如,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驻村帮扶工作受限,扶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延迟,等等。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克服疫情影响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等。
随着这些措施全面落实,疫情造成的损失将会降到最低。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重点做好与脱贫攻坚有关的立法、监督工作,同时继续发挥好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综合自新华网 中国政府网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审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