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头部企业效应较弱?
市政协委员涂成林:建议三区建文化产业示范区
南都讯 记者赵安然 实习生张越 今年广州市“两会”期间,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大学二级教授涂成林提交《关于推进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做好未来15年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在越秀、天河和南沙区设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先行示范区。
现状:头部企业效应较弱,各区发展不平衡
涂成林指出,近几年来广州文化产业规模一直在持续稳定增长,但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与城市地位不相称,可持续稳定性发展能力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多数文化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各区文化产业发展明显不平衡;文化国际贸易结构比较低端,出口和消费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等方面。另外,城市文化市场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需要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来看,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是引导和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涂成林进一步指出,当前广州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框架虽已基本建立,但依然存在着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比如广州现行文化产业政策中的财政支持力度依然偏弱、政策落实与推行较慢、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等,短板效应拉低了整体政策效能。
建议:编制面向2035年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涂成林建议,全面强化战略引领、法制保障与政策创新。制定出台面向2035年的广州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和《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法治保障,从财政投入、区域与产业协同、产业用地保障、文化资源产业化利用等关键领域进行政策创新突破。建议在越秀、天河和南沙区设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先行示范区,进行政策先行先试,由点及面推动政策突破。
涂成林同时建议,在工作创新方式上,坚持“创新+消费+投资+贸易”多向驱动,进一步增强广州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动力,确保广州文化产业稳定快速增长。总体上定期发布《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与蓝皮书一同构建广州文化产业对外政策和数据定期发布框架体系。
同时,使用数据监测工作等方式在文化产业领域加快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具体来看,一方面推进文化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抓住区块链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的历史机遇鼓励支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动能,建议整合越秀区、南沙等区域资源重点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打造完整文化体育全产业链。加快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向南沙、花都等区域集聚发展,激活边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引领产业结构实现平稳的梯次性跃升。
涂成林建议,下一步要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大力发展科技型文化新兴产业的同时,要鼓励支持传统文化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产业升级;在消费方面,要充分利用广州作为首批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契机,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并加大文化消费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与产业招商;在投资方面,应将更多文化产业投资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行动计划,加快促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进和落地实施;在出口方面,重点是加快推进广州天河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并加强对文化出口企业的专业服务与精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