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应尽快迈入智慧互联时代
来论
疫情期间,血液是同口罩、药品一样重要的生命保障,不少急危重症患者都需要血液救治疾病。特殊时期,全国血液库存还够吗?世界献血者日来临,这些关乎患者生命健康的问题,再度引发关注。媒体梳理发现,疫情期间,全国多地采取不同措施,通过网上预约、上门采血等方式,应对本地区有可能出现的“血荒”,多地还对湖北省进行血液对口支援,共同化解用血难题。
这次疫情对于血液供应构成巨大考验,若应对失当,极易导致“血荒”。民众隔离在家,连柴米油盐都得送到家里,即使有心献血,也不具备外出的条件,即使可以外出,集中采血模式也容易导致疫情传播。但产科、外科等科室的手术还得做,白血病等患者用血也等不起,若不采取有力举措,采血量很可能出现锐减,在用血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血液供需矛盾将因此加大。
好在多地推出多种防“血荒”硬招,确保疫情期间血液平稳供应。不能出门,就网上预约、上门采血,对外出献血者,则定向服务、专车接送,不像过去那样造势搞活动,而是鼓励小团体预约,从而化整为零、积少成多,虽采血的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回报也十分丰厚。而一地缺血,多方支援,通过互通有无化解“血荒”,可以看出,这些硬招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互联网实现智慧互联。
智慧互联的“互联网+献血”,不仅适用于疫情期间,而且也应推广至日常生活中。当前网购兴起,上街购物的人相比以往有所减少,商圈消费模式受到一定冲击。一些原来人头攒动的街区或广场受此影响较大。商圈人流量的减少带来的或许是街头献血量数字将降低。因此,即使没有疫情,传统的采血模式也应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在居家也可一键连天下的当前,采血不应只有单一采取的街上模式,推出网上预约、上门采血、发放电子版献血证、异地用血直报等智慧互联方式是在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时必须思考的问题——创新献血模式、优化献血流程,契合民众的期待,而民众感受到了便捷与尊重,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无偿献血。
今年世界无偿献血日处于疫情期间,借鉴疫情中互联网预约采血与公众无偿献血之间的互动模式,让无偿献血迈入智慧互联时代,既是对疫情期间献血应急举措的发挥,也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秉持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献血模式加以改进和优化,形成独特的“互联网+献血”,相信不仅能化解信息时代对传统模式形成的冲击,而且有望发挥出互联网的巨大潜能。这也是对今年世界献血者日主题“安全血液拯救生命”的深化思考。 罗志华
- 上一篇:打击色情直播的黑色产业链,执法要更有针对性
- 下一篇: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