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生今起停止到校上课
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上调至二级,严格进出京管控,有确诊病例小区全部封闭管理

6月16日,北京蓝天救援队队员在岳各庄批发市场开展消杀作业。 新华社发
6月11日以来,北京连续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16日零时,新增确诊病例已达106例。16日晚,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通报,经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将北京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应急响应上调为二级。
陈蓓通报,北京市严格进出京管控,境外入京人员全部集中观察核酸检测,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出京。非必要不出京,必须出京的要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第一时间启动各项工作预案,要求从今日(6月17日)起,中小学各年级一律停止到校上课,同时做好线上教学的无缝衔接,确保学生平稳进入居家学习。初高三年级也同步恢复居家线上教学。各中等职业学校参照基础教育阶段执行。各在京高校(含高职)从今日起,学生停止返校。
蔬菜供应是否充足?
设置6处新发地临时交易场地
超市及线上供应量增加数倍
此次北京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均与被誉为“北京菜篮子”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关。据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新发地蔬菜占北京供应总量约70%,猪肉占北京供应总量约10%。
13日凌晨3时起,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进行全面卫生整治和环境消杀。新发地市场休市后,如何保证北京蔬菜市场供应?
北京市商务局介绍,新发地市场关闭后,设置了6处临时交易场地;15日新发地临时交易场地蔬菜上市量约1800吨,是14日上市量的1.8倍。除新发地市场外,大洋路、岳各庄、锦绣大地等主要批发市场的蔬菜上市量日环比增长5.5%,蔬菜供应缺口正迅速被填补。
各大连锁超市开足马力加大进货力度。15日,物美集团蔬菜采购量从14日的2100吨增加到2500吨,京客隆蔬菜采购量达到日常3倍,首航蔬菜采购量达到日常5倍……
记者15日在大兴区西红门镇的一处超市里看到,几百平方米的蔬菜区,摆满各式各样的蔬菜,消费者有序挑选。“不用抢,明天还有!”一位售货员大声说。
虽然个别地区出现短时集中采购,但中小型菜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在北京市有近20家门店的金瀛便民公司的总经理丛子斌说:“我们的供应没问题,市民没必要抢购。”
14日,北京市商务局公布了主要大型连锁超市门店信息,小型便民菜店等可与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家乐福等各大商超的500多家连锁门店合作进货。
在确诊案例刚刚发布的当日,一些北京市民发现盒马、每日优鲜上的蔬菜曾一度秒光,但从第二日开始,这些线上生鲜购物平台的货物就比较充足,有的蔬菜甚至较之前的价格还略低。
核酸检测如何应检尽检?
每天最大检测能力9万多人
已检测超7.6万人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天人流量大,流动轨迹复杂,确诊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轨迹涉及多个区,如何做到应检尽检?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表示,目前,北京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有98所,每天最大检测能力9万多人。截至15日6时,北京市16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设置193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核酸检测已超7.6万人。
15日下午,记者来到丰台区新村街道核酸检测采样点,探访这里的核酸检测工作。接到通知的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的统一安排下乘大巴车前来采样。居民测温后依次进入排队等候区,地面已经画好了“一米线”。
在北京佑安医院核酸检测点,为避免人员过多排队聚集,市民需预约才能进行检测。主动来检测的李女士说:“前两周去过一次新发地,不放心,想来测一下。”
佑安医院医务处处长胡中杰说,目前,医院筛查门诊每天向公众开放约800个核酸检测预约号,很快就被约满。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医院会现场加号。当前,医院工作人员和实验室机器都是24小时连轴转。
患者救治情况如何?
大多数为轻型或普通型
北京多个医院驰援地坛医院
目前,北京市报告的确诊患者均在地坛医院治疗。15日下午,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截至15日零时,79例病例中有1名危重症患者、2名重症患者,均已转入ICU治疗。其余患者目前为轻型或普通型。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冠肺炎患者临床分型包括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其中,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普通型患者则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地坛医院医务处处长马剡芳介绍,大多数患者是新发地的商户,年纪较轻,大部分症状不重,发病时间较短。
11日开始,地坛医院进入“战时状态”。地坛医院今年临时建设了300张床位的病区。此次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地坛医院在原来开放一个确诊病区、一个筛查病区的基础上,又临时加开了4个病区,其中3个病区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一个病区用于筛查。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北京派出专家组指导防控工作。根据统一安排,北京多家医院的医疗队驰援地坛医院。16日一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宣武医院等医院的医疗队都奔赴救治一线。
社区防控如何升级?
有确诊病例小区全部封闭管理
近10万人社区抗疫
国务院疫情风险等级查询小程序显示,截至16日10时,北京共有1个高风险和20多个中风险地区。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介绍,北京市对出现确诊病例的小区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
北京社区防控升级,一场“敲门行动”正在北京全面展开。徐颖15日表示,北京近10万名社区(村)工作者投入到7120个社区(村),通过张贴公告、上门询问、电话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开展“敲门行动”,排查5月30日以来曾去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员近20万人。
在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摸排、加强小区管控、开展对社区超市和便利店的督导检查……八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春玲说:“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要重新严格起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控。”
西城区副区长李异介绍,西城区广外天陶红莲菜市场周边7个社区封闭管理后,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保障居家隔离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代开药服务。 新华社
防控 焦点
二级响应下,北京推出15项防控措施:
●严格农贸市场、菜市场、餐饮店、单位、食堂等场所的防控措施,全面规范开展环境消杀,并加强监测,对地下阴冷潮湿的经营场所全部关闭,上述经营场所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
●严格口岸食品的检验检疫,完善进口食品的检疫标准,加强溯源管理。
●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严禁离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要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恢复社区封闭式管理,落实测温、查证、验码、登记等措施后,方可进入。中高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村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高风险街道乡镇所辖小区、村进行全封闭管控,人员只进不出,进行居家观察,并做核酸检测。
●调整公共交通限流比例,控制满载率,落实消毒通风、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留观区设置、发热乘客移交和信息登记等项防控工作。
●在室内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的基础上,对过去14天内到过新发地、玉泉东、天陶红莲市场等重点区域人员及密接者落实检测全覆盖,并根据需要扩大检测范围。
●恢复各年级线上教学,高校学生停止返校。
●商务楼宇、商超、酒店、宾馆、餐馆、工厂、工地、各类门店等公共场所和建设场所需做好体温监测,日常通风消毒和健康宝绿码查验。二级响应级别下不需停产停工,但要下调办公楼宇到岗率,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及公园景区限流30%,实行分时段预约限流,远端疏导等防控措施。室内外体育健身场所实行预约限流措施,停止开放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性及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关闭文化娱乐场所及地下空间、体育健身场所、游泳馆等。
●对监管、养老、福利、精神卫生等特殊机构场所执行严格封闭式管理,重点防控输入性疫情和内部疾病传播。
●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条件下,可举办100人以内规模的会议,或召开视频会议,停止举办会展、体育赛事和演出活动。
●坚持门诊预约挂号制度。
●停止开放境内跨省区团队旅游业务。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医疗卫生等专业机构,从事公共服务人员等必须佩戴口罩,小于一米近距离接触,处于人员密集封闭拥挤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非必要不聚餐聚会聚集,严防人员扎堆。开展活动时尽量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人员密集场所要加强通风,严格按规范加大清洁消毒的频次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