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广州出台创新举措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每年300亿贷款惠及1.5万家小微企业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06-17 02:20

16日下午,在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12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6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第129场广州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和金融服务“六稳”“六保”工作相关情况。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聂林坤介绍,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5年来,累计评出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1361人,总奖励资金超过1.73亿元,为广州市集聚金融人才,推动金融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广州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出台创新举措,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速引入高层次金融人才

1-5月落实金融招商项目135个

2019年,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根据金融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再次修订了《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穗金融规〔2019〕3号),将引进人才的补贴资金由分三年拨付修订为一次性拨付,使补贴拨付方式更有吸引力。

此外,南沙、海珠、番禺、越秀、天河、黄埔等区也将金融人才纳入了区人才奖励的范围,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的金融人才扶持政策,构建起了市区两级的金融人才扶持政策体系,极大地优化了广州吸引金融人才的举措。

“2019年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共评出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278人,奖励资金超四千万元。”聂林坤表示,除了继续做好广州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外,下一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还将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

“金融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聂林坤认为,一个地方是否能吸引、留住金融人才,除了人才服务、资金补贴力度等,最核心的是地方金融的发展程度、创新氛围,及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通俗地说,就是地方金融机构多不多、大不大的问题。”

聂林坤表示,为了进一步吸引高层次金融人才,广州从去年开始谋划,加大金融招商工作的力度。预计从今年开始,未来7年内,原则上常态在香港、新加坡,并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地区)中选择1-3个城市,举办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我们瞄准的是世界500强,只要大的机构来了,高层次人才、团队便会跟进来。”聂林坤说。

据透露,1-5月全市共落实金融招商项目135个,预计投融资总额超2200亿元;收集金融招商项目线索27个,预计投资总额超1380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将加大与港澳金融机构对接力度,加快推进一批港资、澳资国际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落户广州,吸引港澳高端金融人才集聚广州。搭建穗港澳三地金融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依托广州金融人才协会,做好港澳金融机构人才服务,组织开展穗港澳三地金融人才培训,推动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交流合作处处长梁小敏介绍,广州还将为有意落户广州的金融领军人才、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安排专项入户指标;暂无落户意向的上述人才,可申领“人才绿卡”,在购房、购车、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广州市民待遇。

预计每年可为广州中小微企业

降低融资成本近40亿元

此外,广州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金融业发展稳中有进。“一季度广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72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位居五大城市第一位,占GDP比重10.94%,是全市第四大支柱产业。”聂林坤表示,截至5月末,全市金融业税收208.8亿元,占总税收比重为9.88%。1-5月份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11.5万亿元,金融业总资产突破8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突破7.5万亿元。

南都记者从现场获悉,在3月份由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广州再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前20强,位列全球第19位,成为国内一线城市中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广州还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台创新举措。通过印发《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管理办法》,企业转贷融资综合成本有望降至0.066%/天,预计每年可为广州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近40亿元。

同时,印发《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管理办法》,遴选第一批共11家合作银行机构,6月10日起正式运行。按政策规定,广州市财政每年将安排2亿元专项经费,对合作银行机构投放的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性的信用贷款)所产生的不良贷款,给予不良贷款本金50%以内的资金补偿。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最大痛点就在于没有合格的抵押品、质押品或者无法引入第三方担保,其次痛点就在于很难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李有生介绍,该政策直面难点痛点,专门鼓励和引导银行机构发放此类贷款。

李有生表示,按照该政策设计,每年有望引导、促进合作银行机构新增发放小微企业贷款300亿元左右,按照单户平均发放200万元信用贷款计算,惠及1.5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