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设置高铁站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昨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第147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育新机 开新局”之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会上,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青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情况。
他表示,规划到2025年,广州基本建成与国际一流湾区和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广州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基本建成。与此同时,打造一批“零换乘、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典范,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引领带动实现大湾区互联互通。
加快建设世界级空港
高铁、城际、地铁驶入机场
周青峰表示,“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加快建设世界级空港。全面增强白云国际机场综合承载力,完成白云机场三期建设,建成具备5条跑道、3个航站楼的一流国际枢纽机场。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05亿人次,远期达到1.4亿人次。据悉,6月28日,机场三期安置区一期启动区已正式开工建设,确保机场工程年内动工。
同时,着力构建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3060”交通圈,实现机场与市中心30分钟通达,与珠三角主要城市60分钟通达。在T3航站楼规划设置高铁站,机场航站楼将规划引入新的高铁、城际、地铁线路,规划建设白云机场内部和机场至北站的快速轨道捷运体系,实现空铁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
在加快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开发建设方面,广州还将积极推进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空港经济区复制推广,完善机场与空港经济区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机场和空港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广州航空产业价值创新园。
打造“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
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直达
与此同时,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周青峰介绍,广州将加快国铁、城际、地铁一体化建设,建以广州为中心“极轴+放射”的大湾区城际轨道网络。
实施广州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白云站,以国际先进城市中央火车站标准实施广州站、广州东站改造工程,构建“三站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区组合枢纽,逐步优化形成“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客内货外、互联互通”枢纽格局。
构建区域轨道联通网络。抓紧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广州东至天贵、芳村至白云机场、佛山经鱼珠至东莞等城际项目,构建完善湾区城际轨道网络;加快完成广中珠澳高铁前期工作,强化广州与珠江西岸城市沟通联系,推进广佛、穗莞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打造广佛、深港、珠澳湾区发展极之间的高速轨道,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中心1小时直接通达。
推进广州地铁和湾区城际铁路一体化运营。“预计今年10月底开通广清城际(即广州至清远城际铁路),由广州地铁开展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后续将逐步推动广州地铁和珠三角城际铁路实现‘一张网、一张票’一体化运营。”周青峰说。
提升城市内通外联水平
实现广州中心至南沙30分钟直达
周青峰还表示,要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强港。推动广州港由吨位大港转为价值强港,力争到202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标箱。推动以南沙港区为核心优化港口功能布局,重点推进南沙港区四期、五期工程、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等一批专业化码头和深水泊位建设。实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桂山锚地扩建等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港口群出海航道、锚地适应能力。
同时,完善结构性骨架路网,全面提升城市内通外联水平。完善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华南的“三环十九射”骨架高快速路网。新建广连高速、扩建街北高速,加快推进从埔高速、增佛高速、南中高速、佛江高速北延线等项目建设,构建东西、南北双通道,疏解广州过境交通。加密珠江过江通道,强化珠江东西两岸高速联系,开工建设莲花山、狮子洋等一批重大过江通道。提升广州中心城区至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广州南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外围区中心、南沙明珠湾、中新知识城等重点功能区以及佛山、东莞中心城区共8个方向的快速直达水平,推进实施一批高快速通道项目,实现广州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围城区中心、重点功能区直达时间30分钟以内,广州市中心与东西两翼佛山、东莞城市中心直达时间60分钟以内的时空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 下一篇:深江铁路在南沙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