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所有高考考生没有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高考明日开考,每个地市设1个隔离考点,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燕 敖银雪 徐全盛 谢萌 钟丽婷 梁炜培 07-06 01:40

2019年6月7日,广州市第七中学考点,进入考场前考生与家长击掌加油鼓劲。 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女警孙莉娟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7月5日11:00,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6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高考疫情防控工作。今年广东高考涉考工作人员和考生提前14天监测健康状况,每个地市设1个隔离考点,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介绍,广东所有高考考生没有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举措

涉考工作人员和考生

提前14天监测健康状况

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介绍,为做好高考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广东采取4项措施。一是所有的考生、监考员、考务人员注册粤康码,考前连续14天进行健康监测,这个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二是各个地市都准备了备用的考点,所有的考点都按照10:1的比例准备了备用考场。目前,广东考点有479个,考场23452个,备用考场2305个。如果有发热或身体健康异常的考生,可以安排在备用的考场里面参加考试。三是考场内部座位的间距拉大,防止出现交叉的感染。四是每一个考点派驻两名医务人员,发现发热或身体健康状况异常的考生,可以马上进行分析研判,做出妥善的安排。

“考生和考试安全的环境是有保障的,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放心。”景李虎透露,到目前为止,广东省参加夏季高考的所有67.4万名考生中,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没有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疑似感染的考生,也没有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考生。

对于涉考工作人员和所有的考生,广东通过14天粤康码的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异常和发热的考生以及涉考工作人员。对于红码黄码的考生关心关注,综合研判他们的身体状况,保障他们参加高考的权益。每个考点配备至少两名医护人员,考试期间全程在岗,随时为身体异常的考生提供服务。每个考场都安排了公安人员执勤巡逻,保障考生的人身安全。各地各考点配齐配足了口罩、洗手设备、消毒剂、清洁剂、体温检测设备等防疫物资。每个考点每天完成2~3次的消毒通风,对所有的空调进行清洗消毒。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玉润介绍,所有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必须接受体温检测。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经评估后安排去备用的隔离考场进行考试。

张玉润介绍,前一阶段全省各地卫生监管部门以监督检巡查、联合督导验收等方式,对全省479家考点学校进行了全覆盖的监督检查。截至7月3日,全省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238人次,监督检查考点594间次,全面监督检查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生活饮用水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教室课桌椅配备及照明的情况,督促考点学校加强管理,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消除卫生安全隐患。

从现场检查情况来看,各高考考点基本上均能做到新冠肺炎防控的各项措施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均能定期对考场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学校整体卫生环境良好。在此基础上,省卫健委近期再次组派了7个检查组,对全省21个地市进行现场巡查,每个地级市抽查1~2个考点,并听取当前考点疫情防控组织实施情况,现场反馈巡查意见,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张玉润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按照指引的要求,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每日如实进行健康申报,特别是考后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出国出境,不组织不参加聚集性活动。要高度重视高考期间的个人防护工作,配合考点考场做好健康管理,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进入考点考场前测量体温。考试过程当中如有不适和其他特殊情况,请及时报告。

所有高考考场空调全覆盖

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介绍,今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78.8万人,比去年増加两万人。其中,参加夏季高考考生67.4万人。全省设考点479个、考场23452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约10万人次。今年广东各部门全力以赴统筹抓好平安高考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诚信高考、暖心高考的目标。

广东省成立了由19个省直部门组成的高考安全工作专班,召开了6次视频调度会,对各地各考点各考场遇到的问题及时研判,及时处置,及时给予专业性的指导。教育部门印发了高考考务的通知,高考安全工作方案,疫情防控的指引和极端天气应急处置的指引,共12个指引。

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广东抓实抓细试卷的印刷、流转各个关键环节的工作。试卷的运送车辆全程视频监控追踪,试卷分科入箱入柜存放,严格落实保密室6小时录像回放要求,确保试卷安全保密万无一失。严格学生户籍学籍的核查核验,严防冒名顶替高考移民行为。加强对考务人员的纪律教育,加强考务信息化建设。今年广东省全部完成考点的视频监控高清改造。

同时做好暖心服务,全方位打造温馨、凉爽、舒适的考场环境。广东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告知考生考试的规则、注意事项、防疫措施,提醒考生家长做好防护工作。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为全省142名残疾考生提供了放大号的试卷,延长考试时间等合理便利。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食材安全的检查,为考生提供治安、出行、食宿、卫生方面的综合保障,持续净化考点周边的环境,减少噪音、粉尘、空气污染。

针对高温天气,最近三周全省考点新增安装了空调21770台,确保所有的高考考场空调全覆盖,实实在在地为考生们营造一个清凉舒适的考试环境。到4日下午6点,全省所有考场空调安装调试已经完成。

“总之在这里郑重告诉大家,和高考相关的试卷安全、考场安全、考点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治安安全、保密安全、防疫安全、防暑降温安全,所有的保障条件和保障措施都已经准备就绪。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全社会都在全力以赴为高考加油鼓劲,助力护航,请考生们放心,请家长们放心,请老师们放心,请全社会放心。”景李虎说。

   支招

  如何缓解高考压力?

“家长该干嘛干嘛,不要过分安慰”

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科主任尹平,就如何进行最后两天的高考压力调节,介绍应对策略。尹平表示,首先要如实面对,高考一定会有压力,今年的高考压力可能会大一些,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要承认和允许压力的存在,只有面对压力,才能进行调试。还要看到压力有正向的意义,有一定的压力,能更好准备。

距离高考只有两天时间,尹平建议考生不要把剩余的时间重点放在学习一些不懂的知识上,应该多关注自己擅长、熟悉的内容。因为看越熟悉的东西,就越有信心、越放松。如果去处理一些不会的内容,就很容易紧张。“其实这个时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经不在于要再补充什么,不是补漏,而是放松好自己,让学习到的东西能够更多地倒出来。”尹平说。

同时,考生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运动、听音乐、涂鸦、玩游戏等。高考带来的精神压力容易引起精神疲劳,最好的缓解方式是让身体运动起来,肢体活动多了,大脑就放松下来了。哪怕是家长最讨厌玩游戏,也未尝不可,一两天也没有什么问题,放松就好。

还要把焦虑“说走”,聊天很重要,把自己焦虑的感受、难受程度、烦恼说出来。一般跟朋友或者亲戚说。这个说的过程其实就是表达和宣泄,当我们表达时,情绪就像乌云一样,让它下雨,云团就透亮了,烦恼紧张的情绪可能就会慢慢消减掉。除了聊烦恼,还可以聊一些对未来的向往,对大学和专业的期待。也可以讲讲风花雪月,这或许会带来很强的动力,考出好成绩才可能和你更喜欢的人在一起。

此外,尹平提醒要“喜旧厌新”,这个时候不宜随便换新的地方住。有的考生家确实离考场很远,为了方便,在考场附近住个酒店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情况下,考生住的地方,以及生活习惯不要轻易改变。“一个人在他熟悉的环境下,更容易放松。”

对于家长,尹平提醒,面对高考可能很多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比孩子更紧张更着急,这个时候帮孩子减压,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把自己的压力减下来,也就是不要总去安慰孩子,甚至说“孩子不要紧张,考好考坏都没有问题”,总是很关心“你喝点糖水、吃个香蕉,甚至说你还有什么困难我给你帮助”。原则上,这种刻意的关注和安慰,其实都会让孩子有无形的压力。“建议家长们该干嘛就干嘛,在行为上保持平静自然的状态。”尹平说。

   各地动态

高考将至

广州地铁设考生“绿色通道”

南都讯 7月7~8日是全国高考日,据了解广州57个考场分散在全市各区,其中邻近地铁站的考场占了将近一半,有28个。为了让考生安心赴考,广州地铁将在全线网开设绿色通道、邻近考场的车站设置“爱心防疫助考驿站”及严控噪音等措施做好服务保障。

为方便考生出行,广州地铁邻近考点及全线网执行常态化客流管控的车站将与往年一样,在进出闸机、安检点处设立“考生快速绿色通道”,考生可凭准考证快速通过。若考生在赴考乘车过程中遇到票卡无法正常进出站或其他特殊状况,可联系工作人员,车站将确保考生优先快速通行。广州地铁在邻近考点的车站设置“爱心防疫助考驿站”,为考生提供“爱心礼包”。里面配备了医用口罩、酒精湿巾、一次性手套、纸巾等实用防疫用品外,还有往常针对部分“大头虾”考生准备的“爱心文具袋”,以及针对广州暑期天气高温多变的特点设置的“爱心防暑应急箱”,更好地保障考生顺利到达考场。

深圳43个高考考点准备就绪

体温偏高可到隔离备用考场考试

南都讯 高考在即,据悉,深圳市今年高考考生总人数达4.35万人,全市10区共设考点43个。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形势,深圳市高考设置了1个隔离考点和212个备用考场,其中158个为专用隔离考场。同时,43个高考考点均增设防疫副主考,并配备卫生防疫人员,全力保障高考防疫工作。

高考期间,考生进入考场需要通过哪些查验?考试中如遇体温升高等情况是否还能继续考试?记者从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考考点之一——红岭中学了解到,红岭中学考点共有考生1541名,设置考场54个,其中5间为备用考场。

考生进入考点时需佩戴口罩,随后进入测温通道进行体温测量和洗手消毒。洗手后,考生会进入测温箱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如果体温正常,就可以进入候考室。体温偏高的,就要进入临时观测点进行观测。在观测期间会进行两次体温检测,如果体温测试还是偏高,且考生坚持参加考试,该考生需进入隔离备用考场进行考试。考生如果在考试期间出现体温异常、身体不适的情况,防疫人员会将其带到隔离备考室,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时间将不计入考试时间。

1.5万警力43个安保团队

深圳“一考点、一团队”护航

南都讯 2020年全国高考即将开始,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了解到,考试期间,深圳公安预计将投入安保警力1.5万人次,按照43个考点“一考点、一团队”实施多警种协作,全方位维护考场秩序。

据介绍,针对高考安保工作,深圳市公安局从6月初即着手准备,专门成立了安保工作领导小组,考试期间将在市局设总指挥部,各区分局设分指挥部,精准调度安保警力,并启动最高等级的信息会商和巡查管控机制,确保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化解问题。

高考期间,深圳市公安局将按照“一考点 一团队”的要求,在每个考点设立安保服务站,由分局治安部门牵头,派出所、交警、机训等部门派警力进驻。自6月以来,深圳警方提前采取多项举措,对全市考点开展了治安、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打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和“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和助考中介”五项综合治理。科学制定道路交通优化管控方案,组建“铁骑护航队”,推出护送考生“绿色通道”、严查乱鸣喇叭、实行轻微免罚、设立专用车位等一系列措施,为考生提供便利服务。

   高考护航

  抗疫期间走访核查8000户居民

女警进校服务护航高考

2020年高考在即,7月1日,南都记者跟随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萝岗派出所社区民警孙莉娟来到其辖内的玉岩中学,随警采访了她为该校考生提供涉高考服务的相关情况。南都记者了解到,自1月底以来,孙莉娟始终在社区抗疫一线,她走访核查辖区内8000余户居民,此后,她又参与到助力复学护航高考等工作中。高考临近,孙莉娟告诉南都记者,其所在辖区中的两所中学是今年高考考点,为护航高考,民警要对学校进行技防、物防、人防等工作检查,走访考点及时解决学校需求等。

社区民警工作群达80多个 护航高考进校服务

7月1日,临近高考,南都记者随孙莉娟来到黄埔区玉岩中学。考虑到防疫需求,孙莉娟与学校沟通,由社区民警进校园为考生服务,保证学生安全。

会议室里,孙莉娟与数名学生一一交谈,逐一登记考生信息。她告诉南都记者,她所负责辖区共9所学校,4月份后,复工复学逐步推进,上下学高峰护送学生、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等成了社区民警的工作常态。

社区民警的职责不止于此,萝岗派出所副所长黄九祥介绍,社区工作繁琐,现阶段,孙莉娟主要负责基层基础工作,大小工作群都有80多个,工作内容包括社区走访、收集社情民意、网络宣传、涉黄赌毒防控,甚至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小区养犬等,社区大小事都是社区民警的职责,“说起来就是基层基础四个字,做起来就很多了。”

在关注社区问题时,有户人家让孙莉娟格外牵挂。她介绍,自2月份以来,派出所数次接到该户人家因管教孩子打来的报警电话。据她了解,由于父母离异,又各自重组家庭,两人的孩子一直随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此累积了许多家庭问题。疫情期间,学校停学,开放网课,孩子又喜欢玩游戏,接触网络的时间变长,家里人常因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矛盾。

考虑到孩子特殊的家庭关系,孙莉娟数次上门调解,并与学校老师、青年社工组织对接,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很聪明,目前还是有很大的进步,最近老师还跟我讲孩子成绩又上升了。”孙莉娟告诉南都记者,希望能通过社会组织的帮助,带孩子参与更多的户外或志愿者活动,弥补他缺失的温暖,让他学会理解关爱他人。

出身军旅,疫情期间走访8000多户居民

自1月底以来,始终在社区抗疫一线。大年初二,远在湖南老家过年的孙莉娟突然接到紧急战疫通知,在深夜11点登上返粤的列车。她的辖区有近6个小区,几乎都是萝岗街的主要楼盘,8000多户,住有约17000人。孙莉娟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人员核查的路上,有近两周的时间,她吃住都在所里。“那时候工作量确实很大,白天晚上都在走访”,孙莉娟也分享了走访的经验:坐电梯到顶楼,从上往下逐户排查。“从上往下走的话,体力不会消耗那么大。”

黄九祥回忆,疫情期间,派出所接到市民报警,在辖区内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身有残疾,希望民警提供帮助。孙莉娟了解到事关辖区流浪汉,主动要求与同事一起出警。到达现场后,民警立即安排流浪汉前往医院检查,孙莉娟为其主动买来食物、提供衣物等。社区居委会遇到难题也主动联络孙莉娟,“她都一一走访,将心比心,许多时候都是占用了个人休息时间。”黄九祥向南都记者介绍。

去年3月,孙莉娟从部队转业,不久后成为萝岗派出所民警。“坚韧、果敢、无畏”黄九祥这样评价孙莉娟在工作中的样子,“感觉她做事非常贴心,看起来像一个小女生,柔柔弱弱的,其实工作起来也是风风火火的,非常利索。”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敖银雪 徐全盛 谢萌 钟丽婷

通讯员 郑驰宇 樊茜瑜 陈虎辉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