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鄱阳湖畔莲湖乡龙口村断水缺电成“孤岛”

拆渔船发电机供电 开放自家井供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驰波 林子沛 吴佳灵 詹晨枫 黎湛均 07-16 02:20

14日,上涨的鄱阳湖水漫过鄱阳县莲湖乡连接外界的桥面,莲湖乡龙口村在航拍图上俨然是一 座“孤岛”。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是一座岛乡,平时依靠一座大桥与鄱阳县城通行。近日,随着鄱阳湖水位的不断上涨,乡中原本即四面环水的龙口村历经圩堤决口、洪水涌入冲断通信光缆、断水、断电,如今,村中的水位与鄱阳湖的水位齐平。7月14日,南都记者探访发现,上涨的湖水将乡内连接外界的桥面漫过,莲湖乡龙口村在航拍图上已经俨然是一座断水缺电的“孤岛”。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村民们则想了各种办法应对:有人取下自家渔船上的发电机为邻居供电,住在高处的人家开放自家水井提供备用水源,村里也留好了安置点和充足的物资,组织了船只供村民出行。

面对洪峰,这个与鄱阳湖共进退的岛,已经做好准备。

鄱阳湖水位涨多少,家里也涨多少

7月15日,华能江西分公司驻龙口村第一书记张玉向南都记者介绍,在鄱阳湖的水利设施里面,莲湖有两条滚水坝,在外围保护大坝泄洪,村民们轮流守堤。7月12日、13日,莲湖乡两处圩堤接连溃口。“一开始只是一个小的往下漏水的一个窝,有其他村值守的村民发现了,拍了视频给我。”

张玉介绍,龙口电排站和莲北圩先后决堤,村内洪水泛滥,水位快速上涨,最快时半小时上涨一米。通村公路被淹中断,电力中断,村里撤离圩堤值班人员,连夜做通村民工作,转移群众和财产。

“我们龙口处在两湖之间,本身就是一个岛村。加上自来水厂决口,两个决口导致整个村子的水位和鄱阳湖水位一样高。我们村受灾严重,就是这个原因。”

在龙口小学安置点,有5户村中出现决口后被村干部“敲锣打鼓”地提醒撤离的村民。7月14日,其中一名村民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与家人获知预警搬出时,家中还没有浸水,他们得以将家具等物品搬上二、三楼,并且带出床褥等。

如今,原本在鄱阳湖面行驶的船只可以直接开到被淹没的村里的戏台前方。在延伸入鄱阳湖的邹家村,农田已全部藏于水下,约有50%的房屋浸水。

村民李常的家紧靠着鄱阳湖,他做捕鱼后勤生意,白色瓷砖小楼一层是店铺,二层为住家,“靠鄱阳湖吃饭的”。李常告诉南都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大洪水后,村里统一组织了搬迁,他花二三十万元,到现在所在的地方盖了新房。平日里,要从家往外走快50米才靠近鄱阳湖边。

今年,李常眼看着湖面一天天向他家里逼近,他忙着把一楼的农机设备往楼上搬。“没想到会涨到那么高,淹到我家里来。”李常告诉南都记者,7月9日,鄱阳湖的水面已经漫进了他家。“我们住鄱阳湖边上,外面(鄱阳湖)涨多少,里面(家里)也涨多少。”

村民拿出16台发电机互帮互助

每到下午,龙口村村民张明的副食店里,总是一片热闹。洪水来袭后,为了方便村民,张明花1300元买了一台发电机,供有需要的村民充电。店里甚至摆起了麻将桌,凑齐四人便搓上了。还有小孩来店里充电,拿着手机玩游戏,吹着风扇纳凉。

洪水从沿湖一带向村内蔓延。张明家的一层被淹,店内也有部分货物被水浸。把老婆孩子送到亲戚家之后,张明留在了店里。发电机每天下午1点到4点,晚上7点到10点多都会放在店里发电。“看到我开始发电了,村民们就过来了。”

张玉介绍,目前村里断电断水的状态下,村民展开自救,一起发电,共同使用。“村里我们统计了大概有16台大大小小的发电机,都是个人的,村民们拿出来互帮互助。村民们至少说吃饭、手机用电可以保证。”

南都记者在村里看到,一户人家把原本渔船上使用的发电机拆下放在街头,通过五颜六色的新拉的电线通向几十米外的数层民房。

张玉表示,目前龙口村村民主要的饮用水源是井水。“在自来水厂改造之前我们村民用的都是井水,这个井水我们专门拿到鄱阳县进行化验,水质是合格的,可以作为一个备用水源。”

副食店也照常营业。除了最初被洪水浸没的少部分货物,剩余的货物都被张明及时转移到了高处。“这几天水也慢慢往下退,村民们要个什么东西都到我这里来买。”张明告诉南都记者。

往日,张明通常到鄱阳县城进货。去县城的必经之路被洪水阻断后,张明的进货交通工具换成了船只:龙口村村委会组织了两条船,专门为村民服务。前几天,张明坐着其中一条,和以前一样去进货了。

张玉向南都记者介绍,村里目前准备等待水位退下后进行重建。“如果水再涨的话,我们也留好了充足的物资。一个是我们准备了充足的船可以把人员转移出来;第二个是留好了安置点——龙口小学和集中建房那里都可以安置贫困户;再一个就是乡政府也在调拨救灾帐篷,我们如果有需要,在小学的操场里也可以安置群众。”

张明表示,公羊救援队、狼群救援队等好几支救援队伍来到了村子里。有的帮村民家里接电通电,有的用冲锋艇将突患急病的村民送出去就医。“救援队来了之后,方便了村民。”

“我们需要用船的时候,就给村里打个电话,他们就会来接。”7月15日,李常告诉南都记者。这天下午,看着鄱阳湖的水已往下退了些许,他正忙着和妻子把二楼的家什往更阴凉的一楼搬。“我们家里面的水退了,差不多还有四五天就准备全部搬回到一楼。”

面对洪峰,这个与鄱阳湖共进退的岛,已经做好准备。(张明、李常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