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已“在路上” 中药材价格将迎大考?
本月12省采购联盟高调成立,广东也已在筹备中


近日,广东省中医药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在药材源头上下功夫、坚持质量第一。与之相应的是,国内首个中药材采购联盟近期已悄然成立,而南都中医药守正创新研究课题组则最新从广东药品交易中心获悉,就中药材带量采购,该中心目前已在筹建交易平台。
那么,试水带量采购,相比去年,价格已有微幅回升的中药材是否会像药品带量采购一样,迎来大考?
中医药强省建设离不开好药材
都说“岭南出好药”,广东不仅是中药制剂、饮片、配方颗粒大省,药食同源药品的消费大省,也是中药材重要产地。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省中药种植面积达575万亩,已形成中国面积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南药生产体系。广东中药材资源约占全国药材各类的20%。
但即便如此,还有80%的药材需要由外省入粤。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广东省中医药大会在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的同时,还要坚持质量第一。
为此,会议要求抓住6个方面重点领域下实功夫。其中第3点,明确指要在药材源头上下功夫,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动规模化品质化种植,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场地位,打造新时代南药(岭南中药)金字招牌,建设全国中药材集散交易枢纽。
而南都中医药守正创新研究课题组最新也从负责全省药品带量采购的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获悉,广东中药材的线上采购已在探索建交易平台。
大幅降价还是优质优价?
其实不止是广东,中药材的集中采购,在省外也已经在探索之中。
今年7月7日,“十二省(区、市)中药材采购联盟”在山东成立。作为全国首个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联盟发起成员分别为山东、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12省(区、市),涵盖了关药、北药、江南药、云贵药、藏药、西药等全国十大中药材产区的六大产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5%。
依照计划,该联盟将通过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常态化质量抽检及道地中药材认证、中药全流程追溯体系等,建立起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打造道地中药材的品牌名片,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提速增效。
由于此前的药品集中采购,多数药品降价明显,业界有关中药材可能因此迎来价格大考的预期已在业内发酵,这或将对后疫情期间的中药材产业复苏形成一定的影响。
来自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今年7月,体现国内中药材整体价格走势的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已在复苏中,7月20日这一指数较去年同期已有0.41%的涨幅,达到了2320.32点。但相比2017年7月20日2457.18点的高位而言,仍在低位。
不过,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观点。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就向本课题组表示,如集中采购按中药材等级标准来划分质量层次,将产地、生产年限等因素综合考虑,那么,优质中药饮片和中药原料也不排除在集中采购中被提价的可能。
“以前好的中药饮片和原料多用于出口,但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对优质中药材的需求已在大幅提升。比如,长了2年麦冬,或者长了5年的党参,它的价钱肯定比普通的会贵。”在贾海彬看来,消费者对优质优价的中药材的接受程度已在逐步上升。
标准建设还有待跟上
据本课题组多方调研获悉,目前国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都已经实现了阳光采购和集中采购,唯有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材原料这三块仍是“空白地带”。
事实上,于2000年启动的药品阳光采购就曾拟将中药饮片纳入其中,当时四部委下发的308号文件曾有专门提及。但查询各省药品采购文件可见,到2020年为止,国内尚仅有两三个省份在中药饮片方面尝试了做集中招标采购,且成功的不多。
此次多地拟建立统一的中药材采购平台,本身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但业内也有观点认为,中药材集中采购,上需要做好标准建设工作。
在中药材天地网的一些专家看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药材的商品的流通标准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标准,就没办法在价格上拉平。比如以三级货参加集中采购,那么三级货应该怎么来定义?另外,三级货里又涉及到药材的道地性问题,比如新会的陈皮和外地杂陈皮,就不应该放在一个水平线上来竞价。此外,不同的年份的中药材也有不同的价值。
其次,要想实现产品和其他的标准化,还需要和溯源系统结合起来。再以新会陈皮为例,年份是3年还是5年,除了药企自己报,还可能需要借助溯源体系,甚至物联网技术,来确保其真实性。
行情分析
二季度广东部分道地药材价格上涨
虽然线下中药材交易已经逐步回暖,但从宏观药市方面而言,近半年来中药材价格走出一波上扬后回落的行情。根据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价格指数,今年1月1日至今的高点出现在4月份,该月份中药材综合价格一度站上2394.25点,但截至7月21日,这一价格指数已回落至2320.32点。
从第二季度开始,部分中药材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例如白残花价格降幅高达76.7%,蒲公英和百里香等药材价格下挫6成以上。至于广东道地药材,广藿香和砂仁等品种价格相比第一季度有所下降,巴戟天和沉香价格平稳,而佛手平和高良姜价格持续上扬。如将时间拉长至去年,广藿香、佛手和高良姜仍高于去年同期价格,涨价幅度在23%至43%左右。
实地走访
穗最大药市已在复苏
广州中药材线下流通交易情况如何?课题组为此对广州清平中药材市场这一广东和国内大型的中药材集散地展开了实地调研。
调研发现,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六二三路)中,虽然该市场因疫情防控仅留下部分出入口,但市场内多家商户已正常营业。进入市场后,除一家商户正在围蔽施工外,其他商户正常营业。而在附近新建的药材市场清平大厦,虽然商户已在正常营业,但人流相对冷清。另外在该大厦4楼,粗略统计后发现有7到8家商户并未开门,店铺疑似已清空搬走。
针对目前市场相关情况,一名已搬出清平市场的中药材商户表示,复市后市场已经逐步恢复正常,“过往至今清平市场中个体商户较多,而且经营多年,有铺面在还能继续维持客情关系,因此选择关店的商户并不太多”。
策划:马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 贝贝
实习生 程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