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11位高考学霸八大致胜窍诀

学霸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并非是智商差异,差的是一套高效的学习系统与生活规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程昆 07-25 01:30

2020年高考成绩于23日晚6时发布,深圳屏蔽生共11人。南都记者采访、梳理、提炼这11名同学高分的经验和背后的故事,并分析出他们优秀的共通点。我们总结出学霸们都有的八大制胜秘籍。我们发现,学霸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并非是智商差异,差的是一套高效的学习系统与生活规律。

同时,我们收集了其中10位屏蔽生就读的小学、初中名单,近半数学霸小学读的并非是名校,但初中基本就读于“四大”初中部或者区属重点学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深圳富源学校有一位全省理科屏蔽生王彦楷,他小学就读于松岗一小,初中、高中都在深圳市富源学校学习。

11位屏蔽生中有9名提到了“心态”“减压”等词,并给出了听音乐、跑步等方法减压和舒缓心情,这足以说明心态的重要性。

复习跟紧老师节奏

11位屏蔽生中有6名提到了“跟紧老师节奏”,老师的经验可以帮助同学们避开很多弯路。

深圳实验学校理科屏蔽生李宇轩,从初中到高中,在深圳实验学校6年,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是他成绩一直还比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深圳高级中学文科屏蔽生张晋森则被老师逼着做错题归纳,并在复习后期尝到了甜头,“整理错题,在复习后期提高复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深圳中学文科屏蔽生赵樱子坦言,自己并不是计划特别强的人,学习中基本就是按照老师的引导,还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一些必须做的事情。

有一个坚持的课外兴趣爱好

11位屏蔽生中有10人说起自己的课余兴趣爱好,如看选秀节目、听交响乐、下围棋、弹钢琴、阅读、球类运动等等,这些爱好帮助他们扩展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舒缓学习压力的作用。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三1班出了3位全省理科屏蔽生:胡栈、李宇轩、林胤。李宇轩和林胤都喜欢踢球等体育运动,他们特别指出,实验学校的体育课内容设计得特别好,运动种类繁多,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高尔夫球等,这些体育运动在高三时候给他们很大帮助,有利于调整状态。即便在高考前夕,实验学校也没放弃体育课,最后依然保持着毕业班每周三次的运动节奏,体育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先做操再跑步。

李宇轩喜欢打游戏,他坚持认为,适当的游戏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但前提是要控制时间与频次、适当有度。小时候李宇轩在爸爸的带领下开始打游戏,主要玩“手游”,高三期间,游戏成为他学习之余的一个消遣方式,“一次十分钟,少量多次。”他还喜欢跟爸爸妈妈打牌玩儿斗地主,宽松的家庭氛围让李宇轩从小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深圳中学赵樱子进入广东省文科前20名,这位女孩子的兴趣不一般,特别爱看《道德经》,此外还有画画和看书。高三以来学习压力日渐增大,画画这个爱好有所搁置,但看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是她学习之余放松自己的一大法宝。“我看的书比较杂,特别喜欢老子的《道德经》。”赵樱子告诉记者,“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而老子提出的一些思想也对她思考和认识世界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宝安中学理科屏蔽生徐菲学习累了会去看看选秀节目,动漫、羽毛球和乒乓球也是她的兴趣所在。

目标明确、学习自觉

11位屏蔽生都提到了学习要有自己的节奏,如自主地进行时间分配、错题本做总结等等。不难看出,自主性是学霸们的共同特征。善于总结,找到自己的节奏。

“冲劲十足,有强烈的向上欲望。”这是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三1班化学老师蒋国鑫对屏蔽生林胤的评价。去年,林胤因参加化学竞赛耽误了三个月的课,在课后花了大量时间把拉下的课程补回来。高考延期一个月,他暗自庆幸,争取出更多时间查漏补缺。

进入高中后,深圳中学文科屏蔽生赵樱子暂时告别了自己的绘画爱好,投入到紧而有序的学习备考中。每天6点40分起床,晚上10点半回家,完成作业后她就要求自己尽早休息。疫情影响下,赵樱子和所有的考生一样在家上了几个月的网课。“上网课期间,我的作息依然很有规律,再加上学校和老师对网课的安排比较到位,所以在家学习对我的影响不大。几乎没有熬夜复习过。”

今年出了两名屏蔽生的深圳中学高三二班班主任物理老师张一驰也表示,班上两名屏蔽生非常能够沉下心来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兼顾各个学科的均衡,从而在高考过程中没有太大的短板,也就容易发挥好。

生活规律

有条理、不熬夜、不沉迷,按计划做事,不一暴十寒。采访中,超过半数的学霸都表示,没有熬夜的习惯,睡眠充足、作息规律。

深圳实验理科屏蔽生李宇轩说,他平常的睡眠时间很充足,没有熬夜学习的习惯,有比较规范的日常作息时间。

深圳高级中学文科屏蔽生张晋森,放松的时间主要安排在了睡觉上。备战高考期间,他一般早上6:50起床,中午有1.5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晚上11:30左右睡觉。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讲究学习方法

“选择做更有效率的事情。”宝安中学理科屏蔽生叶子琦说,一套数学试卷,花一两个小时去做,大部分题型都是已经掌握的内容,认真做完也只是获得手感的提升,重复性掌握了的内容就可以减少精力去应对。“填坑不填井”是叶同学认为高三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临近考试,学习应该多填一些小坑,避免死磕一直都很难攻克的内容。”

深圳市富源学校理科屏蔽生王彦楷则认为,除了扎扎实实跟着老师走、专注当下,学习秘诀是“追根溯源”。他还总结出一套严谨的学习方法:明确目标——主要知识点——学习计划+总结和复习——持之以恒。

作文拿高分

今年高考语文科目的难度超出预期,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三年级主任、语文老师李新林分析说,深圳11位屏蔽生,语文成绩一定在135分以上,其中作文尤其重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有思想、张扬个性,是拿高分的必要素质。而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的这三位全省理科屏蔽生,虽然语文不如理科强,但这三位同学语文学习上的特点,都是多读书、有思考,作文中能够把自己的个性特点表达出来。

比如屏蔽生胡栈,特别喜欢读大部头的书,平时学习不止专注于高考学科的知识积累,在多方面都有涉猎。这些理科学霸还有一个共同点,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尤其擅长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并用理性思维梳理好文科知识要点。

家长支持

大部分家庭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其实孩子的学习好不好,不仅要看孩子的学习能力,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家庭氛围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家庭氛围怎么样,对孩子的学习有着意义深重的影响。至少有4位屏蔽生在受访中提到了父母给予的陪伴,他们特别感谢自己拥有一个懂得信任、善于思考、正能量的家庭。

深圳实验学校理科屏蔽生李宇轩说,父母大学学历,自己成长于工薪家庭。“如果说在知识上帮助我最大的是老师,那么在人生指引上,父母给了我耐心的陪伴与鼓励。当我遇到问题,他们会一起帮我找到解决方法。”

李宇轩英语特别好,是学校英文社团的学术总监。他说妈妈是自己的英语启蒙老师,“小时候她把我抱在怀里,指着树说,那叫tree。”爸爸经常陪他运动,小时候李宇轩很宅,不爱出门玩儿,爸爸就用塑料袋吹一个球,在家陪他玩儿,他的羽毛球启蒙教练也是爸爸,“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爸爸也是他的指路人,经常说努力到位了,结果都是副产品,爸爸的这些话潜移默化,让李宇轩在高考时拥有一个好心态,考出理想的成绩。

深圳中学理科屏蔽生谈景行也说,取得这份骄人的成绩,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支持。“跟家长的沟通非常顺畅,家里的氛围也很好。他们做好后勤保障的工作,我就安心的学习,平时跟父母沟通也能够帮助我释放压力。”

统筹:南都记者朱倩

采写:南都记者朱倩 程昆 伍曼娜 谢萌 何思敏 吴灵珊 蔡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