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实施两星期紧急状态 大爆炸港口涉事官员被软禁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黎巴嫩相关部门6年来没有对首都港口仓库存放的危险化学品采取妥善处理措施

8月5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拍摄的爆炸过后的港区景象。

←5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安全部队人员查看在爆炸中受损的街道。

←6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家医院,人们哀悼在爆炸中遇难的亲人。

爆炸前

爆炸后 爆炸前后贝鲁特港区的卫星照片对比。
黎巴嫩政府5日宣布,即日起在首都贝鲁特实施紧急状态,为期两周。消息人士5日披露,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黎巴嫩相关部门多年来没有对首都贝鲁特港口仓库存放的危险化学品采取妥善处理措施,是前一天大爆炸的原因之一。
软禁官员直至确定责任人
黎巴嫩政府当天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贝鲁特为受灾城市,在贝鲁特实施为期两周的紧急状态,由军方监督实施。政府同时敦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救助灾民,包括向无家可归者开放学校、酒店等场所,并确保民生物资供应等。
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当天晚些时候说,4日发生的爆炸已经造成135人死亡、大约5000人受伤,另有数十人依然下落不明。
黎巴嫩总统奥恩5日在紧急内阁会议上说,将尽快查清这起事件并公布调查结果,对责任人“施以最严厉惩处”。
多名消息人士说,黎巴嫩内阁5日决定,软禁2014年以来分管贝鲁特港仓储和安全的全部官员,由军队看守,直至确定爆炸事件责任人。
黎总理哈桑·迪亚卜说,对爆炸展开调查是当前第一要务,应尽快取得结果。黎巴嫩内政部长穆罕默德·法赫米表示,调查将耗时5天,调查结果将是“透明的”。
5日是黎巴嫩全国哀悼日,黎巴嫩所有政府机构降半旗志哀。
包括法国、卡塔尔、伊朗、塞浦路斯、科威特、俄罗斯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宣布向黎巴嫩提供医疗和人道援助。法国两架军机搭载55人和大约15吨仪器装备以及一个移动医疗中心,于5日抵达贝鲁特机场;卡塔尔一架运载医疗物资的飞机当天也飞抵贝鲁特;伊朗、塞浦路斯向黎巴嫩派遣了医疗队或搜救队。
当地时间4日18时10分左右,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具体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多名黎巴嫩官员提及,有大约2700吨硝酸铵自2014年起便存放在贝鲁特港口区仓库内。
大爆炸早有预警或涉“渎职”
黎巴嫩多名官员和知情人士5日说,贝鲁特港口区仓库爆炸事件“是可以预见的”,过去6年来多次有人发出预警。多年来,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这些易爆化学品坐视不理,“这是渎职”。
英国《卫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爆炸仓库距离居民区不到100米,大约2750吨硝酸铵自2014年起便储存在这处仓库。
多家媒体报道,一艘俄罗斯货船2014年搭载这批硝酸铵,在贝鲁特港口遭扣押,黎巴嫩当局把没收的硝酸铵储存在港口区仓库。围绕扣船理由存在多种说法和猜测,包括货船因质量缺陷不适宜远航、船方拖欠贝鲁特港口费用等。
黎巴嫩海关总署署长巴德里·达希尔5日告诉媒体,海关部门2014年以来6次向司法部门发送文件,警告说港口仓库存放大量硝酸铵构成安全隐患。
“我们要求运走这批硝酸铵,但是事情不了了之。”达希尔说。“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将由专家和有关各方调查认定。”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一个检查组6个月前检查这批硝酸铵,警告说如果不将这些危险化学品转移到更合适地点,一旦发生爆炸,可能“炸毁整个贝鲁特”。
另一名消息人士说,黎巴嫩多个委员会和一些法官曾收到过有关这批硝酸铵的预警信息,但是“没人采取措施”。
贝鲁特港总经理哈桑·库雷特姆和黎巴嫩海关总署署长巴德里·达希尔分别告诉媒体,他们多次请求司法部下令处理这些危险品,但司法部没有采取行动。
“我们请求把它们重新出口,但没有实现。”达希尔说。库雷特姆说,知道硝酸铵是危险品,但没想到“能到这种程度”。
消息人士说,贝鲁特港口区第9号仓库4日最先起火,火势蔓延到储存硝酸铵的第12号仓库,导致剧烈爆炸。黎巴嫩当局正在调查起火原因。
犹如“浮在水面的炸弹”
一些媒体前些年采访被扣货船船员后曾描述:“这艘货船犹如一个‘浮在水面的炸弹’,船员就生活在炸弹上面。”
船长鲍里斯·普罗科舍夫5日接受自由欧洲电台采访时说,货船2014年是因欠费被黎巴嫩海关方面扣押,他联络船主伊戈尔·格列丘什金,但是格列丘什金没能解决纠纷。
一名律师曾于2015年在一份法律文件里说,这些船员多数是乌克兰人,货船遭扣期间被黎巴嫩当局勒令生活在船上,将近1年后才重获自由。据这名律师所知,货船搭载的硝酸铵后来遭黎巴嫩方面没收,储存在贝鲁特港口区仓库。
普罗科舍夫说:“船主抛弃了这艘货船……船主也抛弃了我们这些船员。我们不得不在‘火药桶’上生活了10个月。”
按照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说法,货船拖欠贝鲁特港口10万美元费用,是扣船原因之一。
现场
“我75岁,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的场景”
“我今年75岁,一生都没见过这样的场景,甚至在黎巴嫩内战期间也没见过。”5日,约瑟夫·哈代德这样向新华社记者描述前一天贝鲁特港口区爆炸的惨状。
哈代德在紧邻贝鲁特港口的街区经营一家商店,4日傍晚爆炸发生时他不在店内。等5日清晨来店里查看,发现整个店面完全被毁。由于店铺没有保险,哈代德欲哭无泪,“对我来说,这是灾难性损失”。
记者5日清晨在这一街区看到,几乎所有建筑物都是满目疮痍,地面到处散落着碎玻璃,一些电线也掉落地面,被居民临时用木棍支起。道路两边停放的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许多车辆的安全气囊打开。路旁大量树木在爆炸冲击波中被炸断。整个街区像是在战争中遭受过轰炸一样。
附近一家五金店老板穆罕默德·哈马德面对一片狼藉的店铺,一筹莫展。“我想清理一下,但实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这次爆炸真是让人绝望。”
他说:“昨天爆炸时,我第一反应是空袭,因为感觉爆炸距离那么近,那么强烈。”经历过2006年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哈马德对当时以色列轰炸贝鲁特的场景记忆犹新。
所幸,哈马德没有受伤。等他缓过神走出店铺,发现周边建筑物严重损毁,街上一些车辆撞在一起,有人在惊叫和奔跑。“那场景太恐怖了,但万幸不是爆发战争。”
“黎巴嫩真是祸不单行。从去年10月开始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今年年初又遭疫情,老百姓日子本来就难过,现在又发生这么严重的爆炸。”现年53岁的哈桑·哈利勒无奈地说。“但也许这就是生活,日子还得继续。”
冲击
贝鲁特爆炸致超过2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估计30亿至50亿美元 黎巴嫩储粮不够吃一个月
黎巴嫩经济和贸易部长拉乌尔·尼迈5日说,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前一天发生的爆炸摧毁一座大型储备粮粮仓,目前全国储备的粮食仅够维持不到一个月。
多家媒体报道,这座粮仓的最大存储量为大约12万吨。尼迈告诉路透社记者,如果要确保黎巴嫩国内粮食安全,储备粮至少需要能够维持3个月,但目前“勉强够维持一个月”。
不过,尼迈同时强调,黎巴嫩“没有面包或面粉危机”,“我们有足够储备,(运粮)船正在路上,可以满足黎巴嫩长期(粮食)需求”。他同时披露,爆炸发生时,被毁粮仓内仅有大约1.5万吨粮食。
黎巴嫩国家通讯社5日援引尼迈的话报道,储存在这座粮仓中的所有粮食“已经受到污染”,无法食用。不过,尼迈强调,黎巴嫩当前有足够小麦满足民众需求,将进口更多粮食。
经济和贸易部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黎巴嫩媒体,政府已经让4艘运载共计2.5万吨面粉的船转往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的港口。
的黎波里距离贝鲁特大约70公里,有黎巴嫩第二大港口。的黎波里港口官员艾哈迈德·塔梅尔说,的黎波里港口与贝鲁特港口不同,没有可以用于储存粮食的设施,不过可以将粮食转运至大约2公里外的若干座仓库。
贝鲁特港口区4日傍晚发生剧烈爆炸。视频画面显示,据信为粮仓的一栋白色大楼遭爆炸冲击,建筑物部分受损,大量粮食散落在周围,不过大楼没有坍塌。
美联社援引美国农业部数据报道,黎巴嫩所需大约80%的小麦需要进口,被毁的粮仓估计能够储存全国大约85%的储备粮。
爆炸发生后,多国向黎巴嫩伸出援手,包括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只是,贝鲁特港口是黎巴嫩进口物资的主要门户,在爆炸后运营几乎完全瘫痪。
爆炸原因仍在调查。包括总统和总理在内,多名黎巴嫩官员提及,大约2700吨硝酸铵自2014年起便存放在贝鲁特港口区仓库内。
贝鲁特省省长马尔万·阿布德5日告诉媒体记者,爆炸导致超过20万人无家可归,当地政府正向他们提供食物、水和临时住所。
阿布德披露,一份2014年的安全文件警告,首都可能出现爆炸,因为大量易爆炸物以“不安全”的方式储存。他同时说,大约10名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殉职,爆炸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在30亿至50亿美元之间。
科普
硝酸铵爆炸为何威力大 可用作化肥可制造炸药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4日傍晚发生剧烈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目前,爆炸的具体原因仍不清楚,但多名黎政府官员说,爆炸可能由存放在港口仓库中的2750吨硝酸铵引起。硝酸铵是何物?其爆炸威力为何这么大?如何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硝酸铵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体,易溶于水。硝酸铵用途广泛,可用作化肥和制造炸药等。在用作化肥时,硝酸铵往往以颗粒状存在,遇到水分能快速溶解,从而释放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氮。
硝酸铵也能作为炸药原料。虽然在常温下稳定、不易燃,但它也是一种氧化剂,遇见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并能与可燃物混合发生反应而爆炸。硝酸铵在受热或受到剧烈撞击时也会爆炸。根据受热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温度越高,有关反应越迅速,到400摄氏度以上时,它会剧烈分解并发生爆炸。硝酸铵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等混合时,也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750吨硝酸铵爆炸的威力有多大?有业内人士表示,贝鲁特港口区此次事故的破坏性,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爆炸产生冲击波和气浪的影响,毁坏了大量建筑物。
12-13版文图: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