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

以数字基地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冯芸清 08-13 00:30

王辉耀。 南都资料图

数字经济时代来势汹汹,“数字人才”亦成为“香饽饽”。如何培养“数字人才”?广州如何增加对数字人才的吸引力?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近日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可通过打造数字基地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要巩固数字经济领先地位

王辉耀表示,此次疫情让中国意识到一件事情——中国的线上行业如直播电商等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领先于世界。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10.63万亿元,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万亿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5125.65万人。2020年第一季度,电商直播更是超400万场次。

“像我国的5G基站,一个星期要建1万多个,按这个速度下去,中国在5G方面将会超过其他国家很多年。这次疫情也让我们发现,原来我国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比其他国家要好得多。”王辉耀说。

据工信部统计,2019年,我国净增移动电话基站174万个,总数达841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达到544万个。王辉耀表示,面对目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发展、巩固数字经济领先地位上更具迫切性。“不只是超出一两年,五年十年都是有可能的,国家要在这方面发力。”

政府首先要“筑巢引凤”

“要培养数字经济人才,一是学校培养,一是行业带动,再加上在职培养。”在王辉耀看来,目前,国内对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已经较为重视,如各高校专业分配上会考虑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政府对相关院校亦加大了投入。与此同时,国内许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愈发丰富。

王辉耀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首先要“筑巢引凤”。建设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氛围,才会聚集更多人才和企业共同建设数字经济。

近日出台的《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显示,广州将发挥服装、化妆品、皮具、珠宝、食品饮料五大特色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集群内企业广泛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升级。

对此,王辉耀建议,要实行更开放的政策以吸引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广州建设数字经济很有前景,可背靠市内各大院校,通过打造数字基地等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不过王辉耀认为,目前广州虽拥有多所高校,却未能充分发挥出高校的带动作用。相比之下,身处内陆的成都,因专业院校与环境配置充足,还有东软软件园,反而吸引了不少企业与研发中心落户,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电子商务科技人才聚集地。

“此外,广州要利用国际化的优势,吸引全球的人工智能、理工类院校来合作办学。”王辉耀说。

据了解,广州市日前提出,将引进国内外数字新基建领域领军创新创业团队,加强数字新基建相关学科建设,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结合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实干型、创新型复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