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国95%的法院可网上立案

跨域立案服务已覆盖中级、基层和海事法院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嫚 09-04 01:10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视频)9月1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介绍,当前全国95%的法院实现网上立案,不少法院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此外,跨域立案服务已在全国中级、基层和海事法院实现全覆盖,截至7月底已提供跨域立案服务5.2万件,异地起诉不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331个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在多元化解纠纷方面,周强介绍,当前“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诉讼服务中心实质性解纷功能大大提升,大量简单案件通过调解、速裁、快审等方式实现一站式化解,有力提升了纠纷化解效能和审判执行质效。

最高法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3331个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3.3万个调解组织、11.9万名调解员入驻参与调解,累计汇聚调解案件743万件。去年全国法院约10%的法官与调解员共同化解约40%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法院将调解员编入速裁团队,促进诉调对接实质化,上半年通过“多元调解+速裁”解决纠纷超过同期民事结案量的65%。安徽法院推行繁简分流智能识别系统,提升简案快审质效。

异地起诉不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周强还谈到,在诉讼服务中心转型方面,全国98%的法院初步建成立体化、集约化、信息化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能力和质量跃升到新水平。全国95%的法院实现网上立案,不少法院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

同时,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中级、基层和海事法院实现全覆盖,截至7月底已提供跨域立案服务5.2万件,异地起诉不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例如,云南法院采取民族特色调解和涉外涉侨在线调解方式,满足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群众司法需求,内蒙古法院蒙汉双语诉讼服务平台方便了群众诉讼。

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开庭44万次

周强介绍,2月3日至7月3日,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法院网上立案280万件、网上开庭44万次、网上调解12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46%、895%和291%,电子送达848万次。

“疫情防控期间,各级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等平台畅通网上诉讼服务渠道,提供立案、交费、开庭、调解、送达等全方位服务,克服了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周强称。

让更多纠纷以非诉讼方式化解

周强要求,要加强涉诉信访工作,全面推进视频网络申诉和群众来信办理实质化,依法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同时,要推动健全涉诉信访大数据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审判执行、社会治理中的普遍性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更好服务科学决策。

“让更多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化解。”周强表示,要强化人员对接。指派专人与各类单位组织进行对接,开展“量体裁衣”式培训指导,探索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促进行政机关、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提高依法化解矛盾纠纷能力水平。

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服务有望全覆盖

在跨域立案方面,周强要求,各级法院要持续加大司法改革力度,将跨域立案诉讼服务主体扩大到人民法庭、专门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案件范围从一审扩大到申请再审,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实现全国法院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

周强还要求,要扩大跨域诉讼服务范围,探索在材料收转、委托送达、视频调解、网上开庭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进一步解决群众异地诉讼不便问题。同时,要将网上诉讼服务与跨域诉讼服务结合起来,将线下一窗通办跨域服务事项与建设跨域诉讼服务管理平台统筹起来,加快实现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

采写:南都记者 刘嫚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