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天开出千份垃圾分类整改书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发现问题1000多处,开具整改书1000多份,下一步将对3500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紧盯问题高发的小区。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9月1日起实施,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执法检查,9月1至3日,全市共检查点位4037个,发现问题1072处,检查垃圾收运车辆321台次,检查垃圾处理企业61家,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003份。
深圳自2015年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市住宅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各类场所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今年7月3日正式发布,目前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普遍增强,对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投放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市民对《条例》的主要内容、法定职责、法律责任等具体条款一知半解。”
杨雷介绍,部分小区分类设施设置和日常管理情况较差,没有严格落实“集中分类投放”的管理要求,存在分散式“其他垃圾”桶点,分类收集容器缺失、破损情况较多,垃圾投放点环境差、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较多,垃圾分类管理台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检查还发现,大型商超、集贸市场、商务办公、旅游景点等场所,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分类设施不完善,存在混收混运现象。部分生活垃圾运输单位未按要求配备密闭化运输车辆,车身未按要求喷涂分类标志。
杨雷透露,下一步,深圳垃圾分类执法将聚焦突出问题,提高全覆盖执法的针对性。在分类投放环节,对3500多个住宅小区实施全覆盖检查,同时紧盯问题高发的小区,进一步压实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责任,加强设施管理维护,确保分类设施设备功能完好、摆放合理有序、标志清晰醒目、投放点环境干净整洁。在9月底前确保所有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车辆标志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