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文旅部对关注度高、预定量大的两百家景区发出预警提示

景区门票限量预约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宋承翰 09-30 01:59

  防控

昨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介绍秋冬季传染病多病共防以及节日期间出行、旅游、健康提示等有关情况。多位与会官员、专家表示,今年十一或迎出游高峰,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众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等。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建议,公众出行前应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备齐,如口罩、消毒免洗液等。出行前要做自我或者随行人员的状况评估。“如果有感冒症状,可能就不适合做旅行安排,或者缩短旅行行程,尽量是近距离的,不做跨省的安排。”

专家强调,公众在旅途中也要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如发烧、头疼,不适合继续旅行,应终止或取消旅行,避免症状加重,病情加重。

旅游景区实行门票预约制度

文化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健在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旅游景区要实行门票预约制度,限量、错峰管理。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不超过座位数的75%。“我们在前期已经对游客关注度高、预定量大的两百家景区发出了预警提示。”

李健强调,将继续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督促对疫情防控、旅游包车、涉水项目、节庆活动、火灾防控、食品安全等领域,以及观光车、索道、缆车、游乐等一些重要的设施设备开展隐患排查,压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此外,将督导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各类文化和旅游市场违法违规活动的查处力度,同时进一步强化黑名单管理,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老人无健康码

可要求经营者代查

十一出行时也少不了健康码。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称,目前,各地主要在车站、港口、机场等场所要求查验健康码,个别城市在公交、地铁环节要求查验健康码。

“为了方便不会使用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儿童等旅客出行,我们要求经营者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代查健康码、协助信息填报等服务。旅客出行期间遇到这方面的困难,可以找工作人员帮助解决。”他说。

旅游返回后亦有注意事项。吴尊友表示,十一旅行结束后,应继续观察身体状况。“在14天里,注意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之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要跟医生报告你旅行的情况。”他说。

全球疫情暂时没有缓和

吴尊友也在这场发布会上分析了当前的全球疫情形势。他认为,目前全球疫情大流行仍然处在高峰期,没有出现缓和下降态势。“在没有新的特别有效的措施下,未来一段时间要指望很好控制,可能性不大。”吴尊友梳理了新冠疫情的流行趋势:从年初以来,疫情的全球走向一路上扬,到3月下旬,全球每日报告数突破5万;5月下旬,全球每日报告数突破10万;7月初突破20万;9月以后多个单日报告数突破30万。

“从这看,疫情就没有出现缓和下降的态势。”吴尊友强调,欧亚多国的情况都提示,如果防控措施放松就会反弹,一定要保持常态化防控的意识和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疫情也会随着时间变化,大家要密切关注信息通报,随时调整每个人的防控措施,在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配备口罩,在人员密集、通风不好的情况下都要佩戴。”吴尊友表示,秋冬季将至,其他呼吸道疾病叠加下,防控形势还很严峻,提示一定要做好常通风、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