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听障少女设计研发字幕眼镜 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
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公益个人奖”,有机会进入后续孵化

包诗淏与创客小伙伴陈盛桐在进行研发制作。

↑包诗淏获“最佳公益个人奖”。 ↓字幕眼镜模型图。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这句话放在10岁的包诗淏(Sophia)身上再适合不过。如果说先天性听力障碍是那扇关上的“门”,那惊人的语言和学习天赋,则是为她大大敞开的另一扇门。
10月23日,在科大讯飞举办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式上,包诗淏作为现场年龄最小的贵宾,与其他几位视听障人士出现在了大屏幕上——那是科大讯飞与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共同推出的A.I.公益赛颁奖短片,大赛倡导开发者利用前沿技术,关注特殊群体的需要,通过科技提升障碍群体的生活水平。而她与小伙伴为听障人士设计的一款字幕眼镜,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公益个人奖”,有机会进入后续孵化。
这是包诗淏的一个梦,成真的梦。喜欢科技,从5岁起学习编程,她希望能研发出更好的助听设备,帮助和自己相同的那群人。这也是包诗淏妈妈成了真的梦,“我一直希望能够让孩子自己去引导她更自信的生活”。南都记者发现,无论是包诗淏已掌握多国语言,培养了众多兴趣爱好,还是她小小年纪就具有的科技天赋,背后都是包家人对于女儿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早期干预,对特殊教育的付出,才是这家人创造的最大财富。
编程设计出字幕眼镜
南都:你是怎么接触到科大讯飞的这个公益比赛?
包诗淏: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听妈妈说科大讯飞有一个开发者的公益大赛,还是跟视听障碍人士有关。我本身就是听障人士,5岁起一直在学习编程,就报了名参赛。
包诗淏妈妈:由于今年的疫情,从寒假到暑假这段时间,Sophia基本上就不用到学校上课,都是在家学习。其间在线学了很多创客班的编程课,技术也更加精进了。
南都:于是你们研发了这款字幕眼镜系统?
包诗淏:是的。这个字幕眼镜叫DISCOVER-LEAF,是为了帮助像我一样的听障人士能够“看”得到周围的声音,看到有人跟他们说话,缓解一些人戴助听器听不见的问题。
我们是一个团队“音波-Ignite”,陈盛桐是我的创客课小伙伴,他今年12岁。我们一起做了很多的创客项目,他的数学非常好,也有丰富的硬件编程经验,曾经去过很多次“天使之家”,也是一个对听障人士充满爱心的人。
南都:它怎么“看”?需要用到什么特殊材料制作吗?
包诗淏:眼镜右边是一个OLED屏幕,屏幕上会把讯飞语音实时翻译的文字显示出来,左边会放一面镜子,文字最终通过屏幕和镜子中间45°斜放的亚克力玻璃投射到人的眼中,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转译出来的文字了。我们是通过网上能购买到的很便宜的零件来制作,因为需要的材料还没完全定制到,所以还没真正成型。
南都:怎么运用上语音转译的文字?
包诗淏:语音识别的部分使用了科大讯飞实时语音转入功能,通过代码可以把实时说的话以PCM(音频)的形式录制,然后上传到服务器,最终把接收到的话以文字形式发送给用户。通过连接眼镜的屏幕,就可以把周围人说的话投射到眼镜上。这个便携式眼镜戴上去之后,旁边的显示屏和眼镜连在一起,会非常美观。在显示屏的旁边有一个按钮,可以轻松地开或关屏幕。
孩子的需求比旁人眼光更重要
南都:为什么会想着让包诗淏参加这类比赛?
包诗淏妈妈:因为Sophia特别喜欢科技。我从小就带她去科技馆、美术馆和历史馆等地方玩,科技馆是她最喜欢的。我一直希望能够让孩子自己去引导她更自信的生活,她从5岁就开始学习拖拽式编程,学习Arduino、Python和树莓派,她也有学习目标,就是要让他们这一特殊群体里的辅具产品做得更好。
南都:她是先天性听障吗?
包诗淏妈妈:Sophia2010年在北京出生,出生几天后做听力筛查没过,当时护士安慰我们说可能是仪器的问题,还会复查。我们不相信孩子听力异常,就一直观察,感觉她可以听得见,并且会用眼睛追逐声源。孩子的姥姥也提过,孩子睡得很沉,不像我小时候那么容易被吵醒。尽管家人都说,孩子看起来一切正常,在孩子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在耳科研究所做了相关测试,得知孩子是中度听力损失。
我在网上查了很多关于听力筛查的信息,自己也有专业知识背景,明白如果听力有损失,早期干预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也非常焦虑,请教耳研所的专家,被告知孩子听力会有些差,但不是完全听不见,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以免被打上残疾人的标签,让本来可以被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被歧视。她只要“克服”些困难,家长稍微包容一些,看电视、说话对她大声一点就可以了。让家人都接受这一情况也是比较困难的,它确实是非常隐形且容易被忽略的“小状况”。就这样,我心理充满疑惑地度过了最初两年。
南都:什么时候意识到她需要佩戴助听器?
包诗淏妈妈:因为周围也没有任何人的孩子有相同的困难,网络社交也没有现在发达,我没有参照养育和学习的实际榜样。我只能通过参照国内外网站对于养育听障儿童的建议去持续观察,坚持搂着她做近距离的中英文亲子阅读,并且按照我对于孩子的培养计划,在她两岁半的时候送她去了一家英文外教全天授课的美式幼儿园,从零开始浸入式的母语环境学习英语,我一度非常紧张,不知道她会不会遇到困难。
我记得,他们班主任是个大嗓门的西方男士,我和老师们持续沟通,他们都告诉我,Sophia看起来一切正常,英语的掌握进度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但似乎只有妈妈的细心才能发现。我们每天上下幼儿园的路上,在嘈杂的马路上聊天,孩子经常要求重复好几遍我说的话。有一次我重复几遍确实不耐烦了,语气不好,孩子用害怕的眼神望着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可能不是她没有专心听,听不懂,而是她真的听不清。我一想到她以后可能面对的困难和旁人对她的误解,心情越发沉重。好在她在幼儿园的上课效果很不错,尽管一些咬字不清晰,Sophia的英文和中文都很幸运地同步保持在同年龄的语言发展水平。
南都:所以最终选择了佩戴助听器?
包诗淏妈妈:在她不到四岁的时候,由于我的工作原因,她跟着我去了加拿大。我在寻找幼儿园时恰巧找到了蒙特利尔聋儿口语学校。拿着她的听力报告单,我咨询了学校的专家,他们见到Sophia。尽管她年龄很小很害羞,不爱多说话,但专家们很惊诧她的实际听力效果和语言水平。看了她的报告单,专家说,其实她只有正常听力一半的水平,因为她的高频损失相对较轻,又因为亲人细心的照料、近距离地和她沟通,所以她的语言输入并没有因为听力损失而受到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她需要佩戴助听器来帮助她生活更容易些,扩大生活交际圈,培养更好的社交能力,可以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我一直记着国内医生对于避免受歧视的建议,仔细考虑了很久。
蒙特利尔聋儿口语学校(幼儿园)是一所受政府资助的私立学校,每年9月份是预算年度,政府根据9月份入学的人头数来给学校进行财政拨款。Sophia2014年1月份到校的时候,学校是没有政府拨给她的经费预算的。但校长告诉我,所有听力有损失的孩子都要尽早接受干预,这样才能在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更多受益。所以学校决定自行承担Sophia半年的学费花销,并且安排一位老师对她进行每周一次的免费语言矫正康复,持续半年时间。老师也让Sophia在幼儿园中和其他听障小朋友一起就读,并向我普及相关的听力知识,通过学习更专业的知识,我意识到孩子佩戴助听器的必要性以及扩大生活和社交范围的重要性。最终,我们认为孩子的需求和更好的生活比别人的眼光更重要。就在那一年,Sophia佩戴上了助听器。
我们全家至今十分感激口语学校的帮助和支持,这也使得我成为了听障志愿者,Sophia自己为这个群体尽力,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心中种下了种子。
掌握多语种还会弹乐器
南都:你很注重对她的语言培养,她现在学了几门语言?
包诗淏妈妈:除了中文和英语,还学习了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因为魁北克省是一个法语省份,蒙特利尔是一个英法双语的城市,但口语学校是一所英语学校,不能给小朋友提供法语的环境和教育。法语这门语言又比英文要难得多,如果只会英语,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永远“瘸腿”走路。
虽然口语学校的老师一直跟我强调语言学习对于听障儿童的困难,建议我以英语为主就好,但我始终觉得,孩子只是语音输入有一定障碍,智力发育、语言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她在北京时,既然能在没有佩戴助听器的情况下学习中文和英文,也一定可以在浸入式的环境下学会法语。
于是,除了口语学校以法语为母语的老师给孩子们中午吃饭的学法语时间之外,我给Sophia找了法语日托班,每天中午在口语学校吃完午饭后,我去把她接出来,开车去下午的法语幼儿园学习到放学时间。半年为冬天的蒙特利尔,风雪中,我坚持了一年半的时间。其间我也请了讲法语的babysitter(帮忙照看孩子的青少年),每周跟Sophia玩儿法语两个小时。听障儿童协会的阅读志愿者老师每月到我家探访Sophia一次,为她带去精心挑选的英文书和法语书,指导我更科学地为孩子进行阅读。
南都:学习效果如何?
包诗淏妈妈: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实际接受效果到底如何,也很焦急地希望看到效果。直到Sophia进入半天法语幼儿园学习后的半年,有一天,我们一起去蒙特利尔外的纯法语区参加薰衣草庄园的郊游,当地的特产摊位的推销员用法语推荐她试吃薰衣草做的小曲奇饼干,我看着她伸出两个手指头用法语跟推销员说:Je veux deux pour mama.(我想要两个给妈妈一个。)我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会说法语了,她知道想着妈妈!
南都:多语种是同步学习吗?
包诗淏妈妈:从上学前班开始,她每周六有3小时在德语学校学习德语。在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Sophia经过三年的浸入式学习,也为她的德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18年的暑假,我们在蒙特利尔参加了多语种文化节,Sophia认识了更多母语在三种以上的小朋友和专家,了解了学习语言更科学的方法,也学到了很多语言的最起初用词,这让她更有兴趣继续多门语言的学习。2018年秋天,她开始了西班牙语的在线学习。
后来我们的家庭计划有了改变,决定回北京生活。她的中文水平一直处于听历史故事、简单阅读和拼音打字的水平,写字能力还十分有限。虽然她被北京的国际学校录取,经过水平测试中文被分到了母语班,但从写字无要求到直接进入三年级的中文学习,她自己克服了很多困难,十分努力。
现在孩子精力有限,就专注在中、英、法三门语言学习上,这样编程语言会学得更多,我们认为这比多学几门外语对未来发展更有意义。
南都:她还学习了乐器?
包诗淏妈妈:Sophia在加拿大上幼儿园时,我就向老师咨询过孩子是否适合学习音乐或者乐器。口语学校的辅导老师介绍了一个佩戴耳蜗、在上高二的华裔大姐姐家庭让我们认识。尽管这个姐姐佩戴耳蜗,但从小一直学习小提琴,已经是学校乐团的小提琴首席。我们咨询了听力专家和音乐教授,他们认为听力声响的损失不会影响到孩子的音乐感知和学习。因此,Sophia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在钢琴考级、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回到北京,她有幸拜专业院校的中提琴老师为师,目前在学习中提琴。她的目标是成为北京国际学校管弦乐团的中提琴首席。
希望自己能研发更好的助听设备
南都:她有曾经为自己的缺陷感到不愉快吗?
包诗淏妈妈:没有,她一直都比较阳光自信,接纳自己听不清的事实和状况。我了解到,我国有8000多万的残障人士,其中听障人士就超过2000万,他们因为无法接收声音而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比如自我表达、沟通交流、学习工作,甚至在外因为无法及时感知周边的交通状况而时常遇到危险。久而久之,他们缺少与外界的有效沟通,渐渐就会被有声世界边缘化,内心也会产生挫败感。
南都:人工耳蜗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办法?
包诗淏妈妈:是的。但也会存在各种问题,包括费用较高;人工耳蜗需要手术,会破坏原先的耳内结构,这是不可逆的。而且耳蜗机器更新迭代快,要通过手术更换植入脑内的电极片部分也存在一定风险性;人工耳蜗还需要定期保养和清理,也需要成本。再就是对于语前聋的患者,还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语言训练。
南都:并非每个听障人士都能更换最新的设备?
包诗淏妈妈:Sophia现在戴的助听器已经是更换的第三个,每次都有新的功能升级,有更多的场景模式,让她能收听得更好。比如在户外的时候,助听器的AI场景识别能自动降噪,弹乐器的时候就会切换成音乐模式等等,的确需要不小的费用。
南都:像她一样,戴了助听器还会遇到不便吗?
包诗淏妈妈:听力障碍是一个隐形困难,十分容易被忽略,在学习、运动和日常社交中,身边的人很可能因为忽略她有信息接触不到而造成困难。2018年春天,她想去参加魁北克省最好的双板速降滑雪队选拔。由于滑雪需要戴面罩再戴头盔,即使戴上助听器,听力效果也差很多。选拔当天,我只嘱咐了Sophia跟老师紧一些,注意听指挥,犹豫之中没有来得及让老师知道她的听力障碍。选拔结束,所有的孩子们都回到了休息室,就没有看到她,我冲出去找,后来发现她站在另外一个休息大厅门口,已经哭得不成样子。她说老师可能通知了结束后的休息地点,但她没有注意听到,等她下山后才发现小朋友和老师全都不见了。
南都:这样的字幕眼镜会便宜一些吗?
包诗淏妈妈:目前来看,他们设计这个眼镜的成本很低,大概制作下来1000块都不到,相对于助听器来说成本会更低。
南都:未来会尝试去钻研助听器吗?
包诗淏:因为我从小就经常跟着妈妈拜访医院、听力检测室和助听器验配店,对听障的医学知识和助听设备都十分好奇。我希望通过自己学习编程知识,以后学习医疗和科学技术,可以研究发明出更好的助听设备,让每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都能得益。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图片:受访者提供
- 下一篇:广告